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业者(广州)》2006,(23):39-40
从2004年11月19日起,市劳动保障局信访办先后转来广州市某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超市)员工代表共7封投诉信件,主要反映该公司存在拖欠员工工资、欠缴社会保险费和未支付员工加班工资等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问题。要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依法进行处理,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陈小姐于2004年4月底进入某传动带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2004年5月10日至2007年5月9日,实行计件工资。2005年2月1日,陈小姐向用人单位表示因公司拖欠其工资不愿继续在公司上班并要求公司付清所欠工资,劳资双方产生争议争执不下。2005年2月18日,陈小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称自己从2004年4月底工作以来只领到了5月、8月、9月三个月的工资,  相似文献   

3.
HR来信:我公司有一位员工没有续签书面劳动合同。最近一次合同是2010年4月30日到期。2012年2月他主动书面提出离职,公司提出补签一份2010年5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的劳动合同,遭到该员工拒绝,并提出索要未签书面劳动合同期间21个月的双倍工资。请问该员工主张的双倍工资是否会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i0日,某高校毕业生王某与某咨询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约定王某从事留学咨询顾问工作,年薪不低于3万元。同时,双方签订了一份竞业限制协议,协议约定王某不论因何种原因从A公司离职,1年内不得到与A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就职,A公司则需向王某按月发放竞业限制补偿金,标准为王某上一年度从A公司获得的工资报酬的20%,未满1年的按当年工资报酬折算。王某如不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违约金为12万元。  相似文献   

5.
案例 2003年11月7日,王某向中山市劳动保障局提交一份申诉书,反映中山XX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无理强制解除劳动合同问题,请求公司增补工资、加班费、最低工资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6.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LYC公司)是永城煤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煤集团)与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轴)在2004年12月18日合资合作的新公司。新公司继2005年实现净利润3700多万元之后,仅2006年上半年己实现利润4712万元左右,与洛轴2004年亏损9000万元形成鲜明的对比。2007年2~4月更是连续3个月销售收入和销售回款均超亿元。  相似文献   

7.
张某于2006年9月18日到某服务公司工作。2010年5月12日,双方签订了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及过渡期合同,载明双方同意于2010年6月11日解除劳动关系,工资结算至2010年6月11日,公司支付张某经济补偿金等离职结算款10余万元。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2009,(24):72-73
案情简介 王某自2004年8月来到大祥文化服务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两年期限的劳动合同,2005年、2007年双方先后办理了二次续订同期限劳动合同的手续,合同至2009年7月止。2008年5月,王某被提升为办公室主任,工资提高到4500元/月。2008年12月公司进行年终考核,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2005年12月14日由新华社发布,以下简称国发[2005]38号文件)的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这意味着个人养老金计算有了新办法,那么,这种计发办法的变化对职工影响大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正>【案情简介】李某于2018年3月25日入职某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热电公司),签订自2018年3月25日起至2022年3月24日止的劳动合同书,但李某长期借调在外地关联企业某生物质能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物公司)。2021年3月1日,热电公司向生物公司印发《关于调李某到某生物质能热电有限公司工作的通知》,载明决定调李某到生物公司工作,劳动关系、工资关系、组织关系均调至该生物公司。2021年4月1日,李某与生物公司签订自2021年4月1日起至2022年3月31日止的劳动合同书。2021年6月29日,李某向生物公司所在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生物公司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为由要求生物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5万元。2021年8月11日,仲裁委以李某仲裁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为由予以驳回。2021年9月3日,李某又向热电公司所在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工作调动为由要求热电公司支付其2018年3月25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间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32843.03元。热电公司主张李某系因工作调动而解除劳动合同,应属于主动离职,不应支付经济补偿。当地仲裁...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2014,(1):70-71
HR来信:我公司曾与外商签署品牌代理合同,合同期满后,外商提出希望将我公司部分员工转至旗下,经协商,部分员工同意向我公司提出辞职,并与外商订立新的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个别不愿意辞职的,我公司也安排至其他品牌门店。为避免法律风险,离职时公司与相应员工签署了一份《离职情况说明》,对离职后的工资计算、假  相似文献   

12.
案例 2012年9月1日,田某被某公司招聘为保安,工作任务为保障商场内外消防安全和防偷防抢。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公司安排田某每隔四天上一个夜班(当日22:00点至次日8:00点)。田某认为,夜班属于直接、连续从事工作,应当认定夜班为法定的加班,公司应支付其加班工资,而公司每月只支付他夜班值班费。2013年8月31日,公司告知田某将终止与他到期的劳动合同,不再续签。随后,田某要求公司支付其夜班加班工资和经济补偿,并与公司多次协商无果后向劳动仲裁委提请了劳动争议仲裁。  相似文献   

13.
小王2009年到山东某机械加工厂工作,2010年12月提出辞职,并要求厂方结算欠发的2010年4、5、6、7、12月共5个月的工资,计11000元。机械厂称只能结算王某12月份未发的工资,而4—7月的工资已在8月份发放工资时补发了。为此,双方发生争议,小王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相似文献   

14.
申诉人:王大庆 被诉人:集大集团有限公司 案情简介: 联大集团于1996年12月27日与王大庆签订了自1997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止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但王大庆在联大实业公司(北京公司)工作。王大庆99年1、2月领取的工资均为3000多元。自99年3月起,王大庆未再领到工资。99年4月,王大庆以联大实业公司为主体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诉,后又起诉至法院,要求联大实业有限公司支付其工资等。  相似文献   

15.
【案例】申诉人周某于2000年4月到某公司工作,双方未签劳动合同,口头约定工资每月400元,工资按月发放。2005年5月申诉人提出辞职,被诉人经研究同意其离职,双方就业绩工资提成一事签订了一份“承诺”。其主要内容:1、周某提成款6项共计39937元。2、公司在收到合同款后6个月内结算完周某提成,前2个月支付25%、35%,在中  相似文献   

16.
案情概述 案件A张某与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双方约定试用期为1个月,自2008年3月1日至3月31日,试用期工资为1200元。双方在劳动合同中并未约定试用期后的工资数额。张某在公司工作到2008年4月30日,在离职结算工资时公司为张某结算了2008年4月工资1200元。  相似文献   

17.
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1994年《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加班工资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为加班工资计算基数。1995年《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又明确了“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系指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的岗位(职务)相对应的工资标准”。这两个规定明确了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系指与职工本人岗位(职务)相对应的工资标准,但企业并不清楚,这个工资标准是指与岗位(职务)相对应的全部工资报酬,还是全部工资报酬中的岗位工资标准。如有一公司自己理解,加班工资计算…  相似文献   

18.
《创业者(广州)》2006,(11):47-47
深圳市第二技工学校(以下简称深二技)是一所以技能成才,素质就业为特色的全日制,综合性,多功能的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05年12月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下发政府批文,同意在深圳市职业技能调练中心的基础上设办深二技,该中心曾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等称号。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月313,李某受雇于某私营公司,与该公司签订了三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李某月工资为1500元,工资发放目为次月5目。但工作以后,李某才知道,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每月按70%发放,其余的30%工资年底一次结清。因此,李某每月只得到1050元工资,其余的30%工资到年底才能领到。2006年4月3日,李某依法向公司书面提出解除合同后续继工作。5月4目,李某在办理手续时发现,公司少发给其2006年1月至4月30%的工资1800元,公司劳资人员让奠在2006年年底来领取。李某于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该公司立即补发所欠的工资,并支付其经济补偿金450元。劳动争议仲裁员会经过调查后认为,李某的要求是合理的,应予以支持,于是裁决该公司立即向李某支付2006年1月至4月工资的30%共1800元,并支付经济补偿金450元。  相似文献   

20.
<正>[案例]黄某为某单位驻外人员,2004年1月开始负责售后服务工作。2007年12月15日因单位与之终止劳动合同,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单位给付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驻外期间节假日加班工资,共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