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Solow模型和干中学模型的扩展,阐述了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并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西部地区资源承载力的差异,结论表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资源承载力一直处于超载状态,其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西部12省市资源承载力存在差异;西部地区和东、中部地区资源承载力存在差异。相对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虽然综合承载力增强,但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尤其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超载状态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论文阐述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和特征,从生态承载力、资源承载力、心理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四个方面对扬州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扬州发展旅游业,提高环境承载力的相关建议。研究表明,扬州市日平均接待游客量与该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相符,但高峰日严重超载。笔者建议,加快建设不同层次的住宿设施和交通设施;增加市民福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研发新技术,利用新能源,提倡能源低碳循环利用;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文章从甘肃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研究,从经济承载力的角度出发,根据甘肃省情将其划分为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三档生活标准,分别探讨了预测期内甘肃省土地承载力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地资源矛盾日趋突出,为了保障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协调发展,土地承载能力的研究一直是土地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对土地承载力的内涵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还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加大的社会背景下,承载力研究也相应进入新的阶段,需要从全新视角探索其研究路径.承载力研究不仅要注重单要素承载力、城市承载力、绝对承载力、现实承载力的研究,还要注重综合承载力、区域承载力、相对承载力以及潜在承载力的研究,并将这几个研究对象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对全面分析和客观判断一个城市或地区承载力状况、探寻如何疏解承载压力、增强承载能力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的发展也应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这一思想包括三个层次,既要满足东道社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也须限制超越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过度发展,还得兼顾当代人与未来人分享旅游资源利益的平等原则,于是,应树立以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为核心的全新的旅游业发展的伦理观,同时特别应注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深度理解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3个方面构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的指标体系,应用集对分析法,对皖江城市带2007~2016年十年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态势进行了测度。发现: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与社会经济子系统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皖江城市带资源环境承载力近年来向好的方向转归的趋势较为明显。基于测度结果,针对皖江城市带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从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府际合作、产业引导和主体协同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调控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首都圈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及空间优化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首都圈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及其空间格局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论为:京津冀首都圈土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有较大潜力;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土地资源的社会承载力较高,开发建设承载力最低;经济社会承载力与开发建设、生态环境承载力不相一致;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建设承载力有一定开发潜力。为了提升首都圈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应针对不同区域特征进行空间优化。空间优化格局为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区、中部都市功能优化区、东部人口产业沿海集聚区、南部绿色空间优化区。首都圈发展应针对空间格局特征,分区配套土地利用政策,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土地利用的区域协调与合作,从整体上提升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的南疆、北疆和东疆三大区域为例,分析资源人口承载力.因不同区域的人口分布、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承载力、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的差异更大,所以研究不同区域的资源人口承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经济发展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作者在《经济发展环境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研究》一文中,以绿色经济思想为理论基础,将"环境承载力核算论"和"绿色GDP核算论"两大研究体系相结合,在不改变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基础上,将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消耗量、资源价格、环境质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等四个变量置于同一个系统,通过构建"绿色经济体系"测算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力。在该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甘肃省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成果对甘肃省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旅游环境承载力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地阐述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特征及系统构成,并以秦皇岛市为例,通过测算其生态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承载力、居民心理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以此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广东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承载能力、环境容量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作为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无论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还是从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及环境问题都存在较大的压力。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广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准确地量化和评价可持续发展状况,为广东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实施宏观调控中,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使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和人口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人口分布、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集中区,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产生了诸多的城市问题,研究城市承载力是解决城市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运用层次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由土地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交通承载力、环境承载力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对西安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估和灰色预测,为实现西安综合承载力的提升、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等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不断上升,而生态承载力在不断下降,出现了持续且不断上升的生态赤字,年平均增长率已达5.87%。可见,重庆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超出了其承受的范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应创新发展模式,提倡循环经济的资源利用模式,并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以提高生态承载力、降低生态足迹。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方法,首先计算了2008年湖南省生态足迹、生态承载能力以及生态赤字。然后,运用生态足迹分析的基本结论,分析了湖南省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改善湖南省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旅游环境复合系统承载功能的内涵,构建包括旅游资源、旅游生态、旅游经济、旅游社会环境四大子系统在内的旅游环境承载水平评价体系,采用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结合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环境系统承载功能协调耦合关系的时间序列变化与空间分异特征进行量化测度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呈稳步上升的态势。系统承载功能的互动耦合和协调发展均有一定的提升潜力,同时协调发展程度在!间上表现出较强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7.
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是统一的,不能封闭孤立的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传统宏观调控政策关注调整人类自身的经济关系,对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影响不大。我们以环境生产要素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环境容量生产要素市场的新型环境—经济系统协调调控机制,分析了这种调控政策的目标、手段和运行模式。这种宏观调控机制具有自动稳定性功能,宜同其他宏观政策一道作为常态政策类型,弥补传统宏观政策环境效应差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旅游景区空间容量控制方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旅游景区容量的计算和控制方法未考虑不同时刻游客在各景点间分布的不均衡,从而导致了景区容量控制指标的不合理估计,造成了对“热点”处资源、环境等的破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旅游景区容量控制的新方法:热点控制法.通过从保护“热点”出发,确定出一个更为合理的容量指标,保证高峰时刻“热点”不超载,并且以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保护景区资源的基础上,对景区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使其容量得到科学地提高,为景区容量的控制与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人口、资源、环境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基本要素。对人口与生态环境现状的评价可以通过分析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现状来实现。运用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分析。陕西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水平越好,人口发展对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越小;反之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