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定期储蓄由存单核算改为存折核算的设想黄旭春(一)定期整存整取储蓄存单核算的弊端定期整存整取储蓄的存单核算(以下简称存单式定期储蓄)是银行长期沿袭下来的一种储蓄核算方式。这种核算方式在过去居民经济收入不高,存款不多的历史条件下,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安全...  相似文献   

2.
1.规范质押存单的范围、期限、折扣率.一是规范作质存单的种类.为控制作质存单带来的风险,存单的种类选择上应限于未到期的定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存本取息、华侨人民币储蓄存单、定活两便储蓄存单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记名)以及外币定期储蓄存单.活期储蓄存折、单位存款证实书、凭证式国库券、信用卡、银行结算户存折和结算卡等情况复杂,较易产生风险和纠纷,因而不宜作为质押物.对所有权有争议、已作担保、挂失、失效或被依法止付的存单不得作为质押物.异地存单不便管理,也不得作为质押物;二是结合实际,灵活掌握存单的出质人.出质人应以借款人为主,但不应限制出质人,关键是要由贷款调查人员亲自取得出质人同意出借存单,并按<担保法>规定到期代为偿付贷款债务的合法证明;三是规范贷款的折扣率.为规避贷款风险,存单质押贷款的贷款金额应不超过质押存单面额的80%.根据<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各金融机构在办理存单质押贷款中不得收取利息保证金.  相似文献   

3.
利率市场化的新阶段 2015年6月2日,央行正式发布《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早在1989年,我国就曾推出大额可转让存单.但由于缺乏规范统一的交易市场,市场一度出现混乱,迫使央行于1997年暂停了大额存单业务. 此次重启大额可转让存单之后,央行可能按照“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缩小可转让存单面额——长期限定期存款利率上限放开——短期限定期存款利率上限放开——活期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路径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4.
抵押贷款,是目前我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实行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指标,而利用储蓄存单特别是我们建行的储蓄存单(包括建行发行的各种有价证券、债券,以下均简称储蓄存单)作为抵押凭证,其积极意义显得更加突出。 首先,利用建行储蓄存单作贷款抵押,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三性原则。从安全性上来看,此种贷款可称得上是无风险贷款,从资金的流动性来看。因这部分资金大都是临时性的周转贷款,贷期大都在三、五个月至多是一半或稍长一点,因而使用期间短,资金的使用率高,完全符合资金的流动性要  相似文献   

5.
重辟我国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我国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由于利率优势丧失,缺乏流通转让,业务一度陷于停滞和萎缩状态。跨进新世纪,金融市场应审时度势,重辟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并以此推动存款利率改革进程。本通过回顾我国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的发展及特征,论述了重辟我国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的必要性及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银行家》2014,(8)
正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各种金融创新产品不断出现。最近两年来,大额可转让存单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就曾经发行过大额可转让存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央银行又不得不叫停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发行和流通。直到2012年以后,大额可转让存单再次成为市场讨论的一个热点。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市场参与主体,都希望通过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发行和流通,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从国际范围  相似文献   

7.
大额可转让存单作为一种标准的存款工具,起源于美国,并被其他国家作为利率市场化的工具。通过分析大额可转让存单的特点,指出在推进大额可转让存单业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大额存单作为一种存款,与现有存款监管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佃凯 《银行家》2014,(1):81-83
正上个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美国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整个经济出现了滞涨现象。通胀高企使得货币基金迅速兴起,加速了银行存款的流失,金融脱媒的现象倒逼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过程开始于1970年,美国先后取消了不同额度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和定期存款利率的上限管制,允许部分期限的储蓄存单利率与国库券利率挂钩。1986年,随着存折储蓄账户利率上限的取消,所有的存款利率限制均被取消。除住宅贷款、汽车贷款等  相似文献   

9.
1.对开办小额抵押贷款要实行限额控制,其贷款指标要按人民银行核准的信贷资金计划执行,其贷款用途要符合信贷政策的有关规定。 2.作为小额抵押贷款的抵押存单仅限于未到期的整存整取、存本取息、华侨人民币、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记名)和外币定期储蓄存  相似文献   

10.
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波  郭天钰 《中国金融》2012,(13):73-74
国外利率自由化改革实践美国利率自由化。为应对1933年大萧条,美联储改变了之前的利率自由化,出台了"Q条例"管制存款利率上限。在20世纪60年代通胀率不断走高的背景下,银行资金流失体外,银行通过创新如大额可转让存单(CD)、货币市场账户(NOW账户)等金融工具,迫使货币当局推进利率自由化:从1970年开始先后取消不同额度CD和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允许部分储蓄存单利率与国债利率挂钩;1980年  相似文献   

11.
宗良  刘娜 《国际金融》2014,(1):10-13
一、国际经验表明:大额可转让存单是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有效手段 大额可转让存单(简称NCDs)于1961年起源于美国。当时美国政府对银行存款利率实行以“Q条例”为代表的利率管制,  相似文献   

12.
定活两便储蓄是银行近年来新开办的一种储蓄品种,它以不确定固定的存款期限,可随时续存和提取,利率依存储期长短不同分别按照活期或定期储蓄计算的优点,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经济现象,一些定活两便储蓄存单在不少个体工商户之间转手,成为流通中代替现金的“本票”;一些企业,商店财务同志在单位集资、发放股票、出售高档耐用消费品时,也收取职工或顾客的定活两便储蓄存单代替现金,这种做法流弊很多。  相似文献   

13.
正同业存单的产生同业存单在国际上被称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英文简称CDs)。是银行、其他存款机构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为了规避美国政府利率管制,增强货币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资金吸收能力和满足市场投资者对短期投资工具的需求而发行的一种可以在市场上转让的定期存款凭证。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诞生于20世纪  相似文献   

14.
5月6日,央行在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将逐步推出面向企业和个人的人额可转让存单,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随着面向企业和个人的人额可转让存单的面世,个人储户,尤其是风险偏好较低的储户,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免受利率管制的伤害,从存款中获得市场化定价的利率。与此同时,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可转让存单的面世,也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只剩下最后的临门一脚——存款利率上限管制的最终收开。  相似文献   

15.
居家过日子,谁家都免不了会遇到手头拮据的情况,而恰恰这时自己手中持有的定期储蓄存单还未到期。此刻,多数人往往不愿向别人借款落人情债,而选择提前支取定期储蓄存单以解燃眉之急。然而,这会造成不必要的利息损失。现在,农行、工行等银行都开展了定期储蓄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所以,在定期储蓄存单提前支取时,我们就应多算计算计,看看究竟是该提前支取还是质押贷款划算,尽量把利息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6.
<正>第一:接力储蓄你可以选择:12存单(一年期)、36存单(三年期)、60存单(五年期),然后存单到期时把本金利息加新投入的钱又转存。如:12存单,每月1单,1年12单,第2年开始每月都有1单到期,每一单到期后,再把此单的本利存成新的一单,由此重复。那36存单,60存单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17.
新动态     
《时代金融》2014,(19):10-11
<正>大额存单箭在弦上央行近日下发《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正式将启动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提上日程。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指银行为吸收资金发行的,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转让的银行存款凭证,一般为固定利息。《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大额存款凭证属于一般性存款范畴,并将对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居民个人定期储蓄存款存单抵押人民币贷款违规结汇的不良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居民个人外币定期储蓄存款存单抵押人民币贷款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第五章 票据抵押贷款 第一节 抵押贷款的概述 抵押贷款,是银行凭借款单位、企业或个人提交的某种抵押品作为担保而提供的贷款,是一种货物信用行为。其抵押品一般是易于保存、变卖和转让的财产,如票据、商品凭证(栈单、提单)、有价证券(股票、债券、定期储蓄存单、外币兑换券)、房地产契据等。银行在办理这种贷款时,并不按抵押品的定额贷放,除定期储蓄存单和外币兑换券不打折扣外,其余抵押品均按一定的折扣率计算,其目的在于防止在处理抵押品时蒙受损失。同时按其贷款规定的利率计算  相似文献   

20.
储蓄五招     
递进式存储法:假如你持有3万元现金,你可分别1万元开设一至三年期的存单各一份。一年后,你就可以用到期的一万元,再去开一个三年期的存单,以此类推,三年后你手中所持有的存单全部为三年期的,只是每1万元存单到期年限不同,依次相差一年,这种储蓄方式能保持等量平衡,既可以应对国家利率政策的调整,又能获得三年期存款的高利息,也是一种中长期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