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她还只是一个高三的学生,然而,她却在2003年连续获得国内三项选美大赛的冠军,成了众人注目的明星。不过,这位新疆女孩并没有满足,因为在她的心中,还有一个更高更远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十年前,她仅仅是一位只有初中文凭,不暗世事的小女孩;十年后,她却成了400多人的“老师”,荣获宁波市劳动模范称号。十年前,她仅仅是一名只千过两年缝纫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打工妹;十年后,她却屡次拿到宁波市缝制比赛的冠军,被誉为“市操作能手”,转眼成了外来务工明星。当记者问她,是什么让她在这十年间,有了如此巨大的转变?她却谦虚地说:“不是我有多能干,而是这个时代给了我们机会,造就了我们。”  相似文献   

3.
15年来,她哭过、愁过、委屈过,惟独没有后悔过; 15年来,她默默坚守在基层,排百家忧,解百家难,永远冲在问题的一线; 15年来,她用坚毅与激情,将青春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社区内的每一条街巷。 她就是杨茹,“济安街”的“小巷总理”。  相似文献   

4.
前些年,美国方言学会曾经攀行过一次“世纪之字”评选活动。结果出人意料:“她”以绝对优势战胜“科学”等候选字,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人们也许忘记了,“她”,曾经是一个多么微不足道的字眼。在12世纪之前,英文字典里还没有“她”(she)字,“她”进入汉语字典更是不过百年历史。直到1917年,现代诗人刘半农才创造了新字“她”.使“她”字广泛启用和流传,并得以正式编入汉语字典之中。“她”字入选“世纪之字”,似乎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5.
歌唱家登台表演赢得掌声,运动员在赛场凭竞技夺得金牌,这样的场面司空见惯,但给牛披红戴花拉上擂台“选美”,再由专家给登台作秀的牛打分,评选出“冠军”、“亚军”和“季军”,记者还是第一次耳闻目睹。3月23日,在陕西扶风县就发生了这样的稀奇事。  相似文献   

6.
她曾经是一位很有前途的游泳运动员;也曾经梦想成为一流的演奏家;但19岁这一年,她却成为“第七届世界旅游小姐大赛”中最璀灿的一颗东方之星,冉冉升起……  相似文献   

7.
记得大连曾经有一个市微,也不知现在是否在用。市徽图案好像很复杂,但其中有一个元素我记得很清楚,就是足球。我曾经在广州《足球》报发表过一篇文章,说.“足球是大连不落的太阳,在这座城市里产生冠军,那很正常。”  相似文献   

8.
吴强 《中国西部》2012,(18):116-119
就是这样一位曾经被我深深伤害过的学生。事隔两年后。在遇到困难时。竟然还会想起我,想起当年那个从来不顾及她感受。反而故意去孤立冷落她的“坏老师”来……  相似文献   

9.
冠军杨理     
五星级游轮的甲板上,T型台仿佛无限延伸,美丽夜景幻化成选美的舞台背景。2008年12月12日晚,停泊在重庆朝天门码头的“世纪天子”号游轮灯光璀璨,在解放碑CBD总冠名的“2008中国·重庆·解放碑FTV国际模特大赛中国总决赛”上,22岁的重庆女孩杨理开始了她的美丽角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已经成为国际选美机构的“兵家必争之地”。继2003年和2004年“世界小姐总决赛”连续两年在海南举行后,2005年4月,第36届亚太国际小姐选美大赛总决赛登陆广州。近几年来,除了国内举办的诸多选美赛事外,国际小姐在内的国际级选美赛事也陆续抢滩中国内地。国际选美机构为何如此钟情中国?在急剧升温的“美女经济”热潮中,谁是最大的赢家?  相似文献   

11.
歌唱家登台表演赢得掌声,运动员在赛场凭竞技夺得金牌,这样的场面司空见惯,但给牛披红戴花拉上擂台“选美”,再由专家给登台作秀的牛打分,评选出“冠军”、“亚军”和“季军”,记者还是第一次耳闻目睹。3月23日,在陕西扶风县就发生了这样的稀奇事。  相似文献   

12.
她曾经举过八磅锤,摆小摊卖过凉粉和米豆腐:她没有上过一天学。就连自己的名字,都是儿子手把手教她写的。她充满艰辛,却乐善好施,时常接济附近一所学校的一名贫困生,感激之下,学生叫她“干妈”。久而久之,周围的人们也都亲切地叫她“老干妈”。于是,便有了后来的“老干妈麻辣酱”。  相似文献   

13.
安徽,曾经孕育过令世界瞩目的徽商和徽文化;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也曾得过农村改革的“头彩”;现在面对“中部崛起”的新转机,安徽能创造新的奇迹吗?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里,曾经在公募的天空里闪耀过的明星很多。他们手握重金、呼风唤雨,人前光鲜,一呼百应;上市公司对其热情款待,投资者对其膜拜有加。但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翻开基金历史业绩榜单,尽管没有哪一只基金能够年年夺得业绩冠军,但5年下来仍有不少基金经理的平均年化收益可以比肩巴菲特。  相似文献   

15.
头条     
《中国经济周刊》2005,(12):10-10
股评阴谋;保险资金“选美秀”;终结CEO继任危机;韩国重型化之鉴。  相似文献   

16.
几年之前,我在新加坡上学,有一次去伦敦旅行,曾经遇到过一个在美国好莱坞工作的人,当然他不是演员,否则也不至于跟我出现在同一间廉价旅店中,这人是搞效果的,点个火放个炸弹什么的都是他的活儿。他的工作是干一次活结一次帐,每次收到的支票都要扣税。当时我第一次听说这种“立刻”缴税的方式,因为新加坡是按照年份结算的。  相似文献   

17.
几年之前,我在新加坡上学,有一次去伦敦旅行,曾经遇到过一个在美国好莱坞工作的人,当然他不是演员,否则也不至于跟我出现在同一间廉价旅店中,这人是搞效果的,点个火放个炸弹什么的都是他的活儿。他的工作是干一次活结一次帐,每次收到的支票都要扣税。当时我第一次听说这种“立刻”缴税的方式,因为新加坡是按照年份结算的。  相似文献   

18.
“过去老百姓的梦就是能够吃饱,现在老百姓的梦是能够过好。”2013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农村基层的人大代表王银香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在她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民曾经梦想解决的温饱问题早已解决,而现在农民的梦想是能够过上高水平的小康生活。  相似文献   

19.
她曾是一名普通的下岗女工,为了对奶奶的一个承诺,不顾众人阻拦建起了滨州市第一家民营敬老院。转眼间,风风雨雨13年。前前后后有1000多位老人亲切地叫过地“闺女”;她亲手为300多位老人洗澡、穿衣、化妆、送终,“替天下人行孝”;还有心怀感激的老人子女,向她下跪以谢“大恩”…… “我活得很踏实,看到老人开心地生活,我就很欣慰。”滨州市颐寿苑老年公寓主任鄂桂珍,用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总结了自己。  相似文献   

20.
她,从名孤儿成长为新中国的杂技艺术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凭着“蹬人”的杂技节目,她应邀参加建国10周年的国宴,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周总理和她扳过手劲;她曾与王昆、胡松华等艺术家出访北欧,并带着她的节目走遍了五大洲20多个国家。八十年代末,她在重庆杂技艺术团低谷时期出任副团长,卧薪尝胆八年,率领重庆杂技艺术团在国际国内杂技赛场上获得三十多项大奖,为重庆杂技事业写下了灿烂页。她,就是重庆杂技艺术团团长何天宠。她说,“如果有来世,还干杂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