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睿 《大众商务》2010,(1):62-62
本文在对商业银行资产损失准备评估制度进行定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商业银行建立资产损失准备评估制度的重要意义,指出我国应加强资产损失准备评估制度的建立,以完善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达到增强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安全的本质是信息资产风险管理,而信息资产风险评估是信息资产风险管理的基础。文章从工作准备、建立信息资产风险库、评估脆弱性以及开发安全策略与行动计划四个阶段,对采用OCTAVE方法在商业银行信息资产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在贷款准备金制度改革中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由于财政部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人民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对商业银行计提贷款准备作出的规定有一定的差异,各家商业银行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二是现行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存在的局限性导致商业银行在计提贷款准备时可能出现误差:三是各商业银行计提贷款准备的范围和比例不统一,导致贷款损失准备结果缺乏可比性。  相似文献   

4.
使用CreditRisk~ (信贷风险附加)模型对选自某商业银行的贷款的资产组合进行风险测度。得到了资产组合中各债务人的预期违约损失和风险贡献,资产组合的预期违约损失分布,以及各置信度损失水平下的临界值等信息,从而完成了资产组合风险的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对资产组合进行了预期违约损失、风险贡献、经济资本和信用准备金等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实选择是CreditRisk~ 这种违约模式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金融资产评估是目前资产评估中较为困难的一类资产评估。虽然确立了以评定信贷资产风险损失为核心的金融资产评估方法体系,但是,要解决金融企业信贷资产评估的许多问题,应当对信贷资产风险有足够的认识。本从信贷资产风险的成因出发,探讨信贷资产风险评估应建立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信贷资产风险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因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所以  相似文献   

7.
孙天琦 《西部金融》2005,(10):19-23
香港现行银行呆坏账拨备制度的主要特点(1)与一些监管机构不同,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没有发出过对呆坏账拨备水平的正式指引,但是制度有效;(2)HKMA鼓励按个别贷款的实际情况计提拨备;(3)结合五级分类制定各级别贷款的具体拨备基准,并在特定时期有针对特定国家的国家风险准备;(4)强调五级分类的准确性;(5)要求计提拨备时对抵押品适当估值.HKMA经常对银行发出指引,列明银行就部分常见的抵押贷款(按揭、股票质押等)应遵守的最高贷款与估值比率;(6)一般准备税后处理,特定(专项)准备计入成本税前计提,银行与税务部门就拨备也会讨价还价.对我们的启示(1)准确的贷款质量分类是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基础;(2)关于贷款损失准备的税收待遇,商业银行和税务部门的讨价还价不可避免,金融企业也必须通过纳税承担社会责任,但是在特殊时期,可以考虑税收上的支持.同时要规范核销,提高核销效率;(3)可以研究针对特别国家和行业的特种准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研究针对特定行业贷款比重限制(余额占比、增量占比,即贷款的行业集中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农村信用社要加紧推进五级分类,并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贷款损失准备制度;(6)规范抵押品的价值评估、打折率、聘用外部评估公司、抵押品保险、价值重估、五级分类和计提时对抵押品的处置等,这需要各方的工作进入到更深的技术层面;(7)监管部门出台相关指引,引导金融机构主要是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必要的和规范的内、外部各层次数据库,积累有关数据;(8)借鉴国际先进的风险资本或者经济资本管理,加强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确保贷款损失准备能够覆盖预期损失,而其不能抵御的非预期损失能够被资本充分覆盖,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压力测试、制定应急方案等措施来应对异常损失.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2007-2015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数据,运用信息熵最大化法构建了银行间的同业网络,根据所估计的商业银行受传染的资产损失,选取资产规模、资本充足率、银行间拆借利率价差及国内生产总值等既反映商业银行个体行为的变化对风险传染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风险传染的影响的变量,构建了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传染的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在同业市场上,风险传染损失与国有银行的同业业务占比负相关,当国有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占比越大时,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占比越小,银行之间因为风险传染而造成的损失会减少.同业市场上,银行之间发生风险传染与违约损失率有关,一般来说,违约损失率越大,银行系统的资产损失比例越大.银行风险传染损失大小与银行总体的资本充足率密切相关,资本充足越高,银行的风险传染损失越小.  相似文献   

9.
冯岚 《西部金融》2005,(9):28-29
一、现行统计制度下资本充足率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资本净额未考虑非信贷资产的减值准备,高估资本充足率 由于目前商业银行普遍未提足贷款损失准备金,因此监管当局在考核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时采取"影子考核"方式,即在计算资本净额时从资本中扣除未提足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相比变化很大。对商业银行而言,《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废止,具体有公允价值的引入使用,金融资产的重新分类和计量,金融衍生工具的表内核算,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后不得冲回,采用未来现金流折现法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等新规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商业银行会计计价原则及财务报表结构。  相似文献   

11.
资本约束、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成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行业的风险属性和资本的吸收与转移风险损失的本质特征,使得资本对商业银行的资产扩张和成长具有很强的约束作用。资本软约束是制约中国商业银行成长的主要障碍之一,但仅仅致力于资本充足率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保证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成长,风险约束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成长的瓶颈。只有从制度、技术和经营战略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业务增长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尽快实现成长模式由资金约束到资本约束的转变,中国商业银行才能在效益、质量和规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12.
在银行体系中,农村商业银行无论从经营管理能力还是从银行实力上来说都是银行体系中的弱势群体,从2013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出现持续“双升”局面,其中,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稳居榜首,不良贷款率在不断提高,表明信贷资产质量在不断下降,尤其是我国目前出现的经济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这就预示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这种风险可能会更大。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必须从抑制信贷资产盲目扩张、规范银行高管职业行为、建立信贷质量追责制度、加强贷后管理等方面加强信贷资产的管理,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剧烈,因此,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问题便成为商业银行业务是否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造成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的原因有商业银行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对此,只有通过分析商业银行资产现状,找出形成的原因,规范政府、商业银行、企业三方的行为,并从法律的角度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和外部监督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防范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风险。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资产均衡投放的实证研究,认为均衡投放下各期间段资产重新定价的规模与到期现金流相对稳定,有助于利率及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但是,在部分利率及期限结构过于极端的情况下,资产"均衡投放"理论将会失效.商业银行在实际运用"均衡投放"策略时应当先做"有效性验证"模拟验证.国内商业银行应当用前瞻性的视角来实施主动性的风险管理,以更加有把握地将风险损失控制到风险偏好以内.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于2003年9月发布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在“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下增设“合同预计损失准备”明细科目来核算工程施工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预计总收入的损失。如果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预计总收入,那么应将预计损失立即确认为当期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工程完工确认合同收入、费用时,应转销合同预计损失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笔者认为,这一规定有值得商榷之处。一、合同预计损失准备与其他各项减值准备的比较《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按照要求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其计提的基数都是各资产类科目的期末账面余额;其计提的依据是以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市价等相关指标比较而得出的资产减值额;其结果是使企业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资产数额更接近真实情况,会计信息更加可靠。而企业的工程施工合同...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的一个漫长时期,现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基本与国际惯例趋同,但依然存在着确认标准太模糊、计量方式不明确等不足。针对这些缺陷,要保证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充分性,应尽快出台高质量的会计政策,加强相关政策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我国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监控现状的分析,认为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监控制度体系应从7个方面着手构建,包括:风险管理委员会、总法律顾问与风险总监制度,外聘律师制度,风险管理授权制度、法律咨询制度,法律风险识别、评估与处置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文件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杨涛 《西部金融》2010,(7):19-20
随着信息化、电子化在商业银行应用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大,信息技术也已成为推动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将采用OCTAVE方法对商业银行信息资产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通过OCTAVE方法与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析和研究适合我国商业银行信息资产风险评估的方法,提高银行科技员工的安全风险意识,拓展科技检查工作的范围,为商业银行开展信息资产风险评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为构建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洪梅 《现代经济》2007,6(7):79-81
本文就全面开放后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进行了研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较高,表现在:不良贷款率仍然很高、呆帐准备金不足;信贷资产单一,贷款风险集中;中长期贷款持续快速增长,信贷风险加大。为克服我国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系不健全、评估方法不合理、度量与管理技术较落后等问题,提高全面开放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能力,商业银行需要:建立银行业内部评级法;提高服务水平,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业务结构来抢占市场份额;健全内部风险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20.
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促使人们重新审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通过引入VECM模型对1998年-2012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具有顺周期性,并从资本监管、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等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顺周期的影响因素。我国监管当局通过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反思,认为应当实施宏观审慎的逆周期监管政策,针对我国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建立前瞻性的资本监管机制、完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式,以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防范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