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经济界》2009,(4):85-96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精神引领。企业家精神不仅是企业家创业创新的精神资源,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蔓延和深化,我国社会变革和经济体制转轨正处于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中国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家精神的认识和评价,研究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探索影响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杨扬 《财会月刊》2012,(15):83-86
近年来,对企业家的研究成为管理学界的重要课题,受到了管理学界的逐渐重视,显示出了学者们对于企业家领域研究的浓厚兴趣。然而,在国内,对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发展却相当滞后,这当中不仅有理论方面的缺乏,对于企业家的研究在实证研究上难以量化也是其重要原因。鉴于此,本文对有关企业家精神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重点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理论进行梳理,主要包括认知理论、社会网络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等,希望能够引起我国学者对于企业家精神课题的重视与兴趣。  相似文献   

3.
《经济界》2009,(4)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精神引领。企业家精神不仅是企业家创业创新的精神资源,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蔓延和深化,我国社会变革和经济体制转轨正处于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家是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而被誉为"推动市场结构的主体"和"市场的制造者".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一个呼唤企业家成长的特殊时期.学者对企业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什么是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如何发挥企业家价值创造的能力"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人们客观地认识企业家,提高企业家社会地位具有重要价值.但学者们较少对企业家健康问题进行关注,健康对于企业家来说具有更加特殊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精神是推动新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能力,进而实现持续创新的关键因素。基于企业能力理论,探索数字化能力(核心竞争力)、组织韧性(动态适应力)视角下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以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市部分高精尖企业为样本,通过266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化能力在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组织韧性在企业家精神和数字化能力、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绩效之间具有调节作用,组织韧性调节了数字化能力在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推动新时代高精尖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6.
一、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过程中,企业家精神起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何为企业家精神?中外学者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7.
以苏北地区233家企业为对象,对企业家精神、开拓能力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开拓能力对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均具有正向影响,说明企业家精神发挥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组织绩效提升;企业的开拓能力越强,其盈利能力就越强、市场份额就越高;企业探索能力越强,组织绩效就越好。转型背景下苏北地区企业家精神的独特性、开拓能力对组织绩效产生显著影响;企业家精神只有以开拓能力为中介变量,才能显著改善企业绩效水平。开拓能力是发挥企业家精神、提升组织绩效的重要中介变量,企业家精神通过开拓能力环节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开拓能力成为发挥企业家精神、提升组织绩效的重要路径。研究结果对于丰富和完善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绩效理论,指导企业实践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成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个层次模型,只有通过综合特质、愿景、胜任力和文化网络这四个层面才能揭示企业家精神的全貌,通过对温州企业案例的分析,检验了该模型的不同层次在国际创业背景下分别应进行怎样的适应性调整。最后,本文指出了该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出格那些事     
吴定则 《英才》2009,(9):125-125
只有打破常规,才能出其不意。企业家,尤其是美国的企业家,个性普遍都很突出,明显地和别国的企业家不同。有的学者把这种与众不同叫做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常常按捺不住地爆发出来,成为普通人不能理解的出格的事。  相似文献   

10.
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意义特别重大。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影响因素与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密切相关。基于社会制度背景,本文比较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对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其形成机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基于经济体制背景,本文比较了国有企业家精神和民营企业家精神的内涵特征,并分析了其形成机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据此,分别提出了培育激活两类企业家精神的政策建议:培育激活民营企业家精神,要营造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营造促进民营企业家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鼓励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培育激活国有企业家精神,要健全国有企业家选拔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家激励机制、健全国有企业家容错机制、转变国有资本的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丁栋虹  赵荔 《上海管理科学》2009,31(3):93-96,F0003
企业家精神包括三大要素:创新、机会识别和冒险。利用美国《商业周刊》公布的“30位史上最伟大企业家”数据,通过对入选企业家的入选理由分析,证实了研究的观点。另外,在分析中发现了另外两个企业家精神元素:远见卓识和慈善。此研究为企业家精神研究者把握一般企业家与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差异提供了参考,也廓清了现实中对企业家精神的误解。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企业理论通常被称为“契约理论”,将企业视为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契约网络。随着越来越多学者意识到企业契约理论严苛的假设和简化的经济学模型不符合现实且忽略企业中“人”的特异性,加之企业家精神研究的不断深入,企业家契约理论被提出来。该理论认为企业的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家应获得契约的剩余收益权,是现代契约理论体系下对“人”在企业中作用与地位的认知突破。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家精神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在共同富裕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的背景下,若足够数量的企业愿意在企业家精神的指引下做好事业的同时为助力国家发展、改善民生做出贡献,众多企业集聚起来的强大力量会推动社会共同富裕的进程。本文以企业家精神与共同富裕相嵌作为突破口,以企业社会价值理论为支撑,采用2010—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家精神、企业社会价值及共同富裕目标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的发挥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企业社会价值在企业家精神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通过区域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企业家精神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因此,为加快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需要丰富企业家精神内涵,引领企业创造社会价值来开展社会建设工作,探索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拓宽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呼唤企业家精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核心应该是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本文对企业家精神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梳理,并通过对当下高校双创教育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进行分析,找出其在企业家精神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后期发达国家特别是北美的经济界与管理界开始提出"社会企业家精神"(social entrepreneurship)的概念.该理论积极倡导21世纪的管理者应当发生根本性的转化,由传统的角色定位转向新的定位——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的目标对象包括企业的企业家、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与公共部门的管理者.由于涉猎面宽泛,而且与熊彼特的企业家精神概念相联系,该理论吸引了越来越多西方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为新世纪管理理念的深刻变革作出了前瞻性的贡献.本文旨在对这一方兴未艾的新理论加以评述,并对我国管理现实的启发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家精神”对当代中国有着重要意义,在经济学家的世界里,企业家都是理性的、自私的经济人,但这不是现实社会的真实画面。熊彼特、诺斯、韦伯等著名学者都曾对企业家精神做过精辟的论述.但都侧重于创造财富的范畴。熊彼特的“创新精神”、诺斯的“合作精神”、韦伯的“敬业精神”构成了企业家精神的三大要素。客观来讲.经济学世界的企业家精神来源于人之本性冲动,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情感财富视角,本文通过双案例的对比研究,探索家族企业的企业家精神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①在延伸型社会情感财富的影响下,家族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富有冒险精神,其侧重资源整合与利用,倾向于促进企业突破式的商业模式创新,该创新模式具有风险相对较大且结果不可期的特征;②在约束型社会情感财富的影响下,家族企...  相似文献   

18.
熟悉中国企业管理历史的人们都知道,20世纪80年代美国管理学者津津乐道的企业文化,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当欧美企业大力推行泰勒科学管理制度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家就发现了它的神妙功能. 如宋斐卿创办的东亚公司的"东亚精神",刘国钧经营的大成纺织印染公司的"大成精神",青岛华新纱厂的"华新精神"都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留给我们的企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和虚拟化的不断发展,精神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不断凸显,因此立足新时代经济发展研究企业家精神对生产的导向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家精神不单是经济发展问题,在哲学层面上更涉及存在论的追问。从哲学向度出发研究企业家精神的路径,关注个体意识、企业家行为和精神特质、企业家综合素养,发现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精神焦灼和非理性化特征,在社会发展方面主要面临政商关系异化和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通过对企业家精神面临问题的哲学追问,发现资本与人的主体性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是其深层原因,因此建议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从挖掘世界市场和新技术革命两个方面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后期发达国家特别是北美的经济界与管理界开始提出"社会企业家精神"的概念。该理论积极倡导21世纪的管理者应当发生根本性的转化,由传统的角色定位转向新的定位——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的目标对象包括企业的企业家、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与公共部门的管理者。一、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与特征对社会企业家的具体内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Henton等(1997)学者认为社会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