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回顾劳动经济研究的历史,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似乎一直主导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但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对劳动经济学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通过比较制度经济学范式和主流经济学范式的两本经典教材,结合对劳动经济学建立和发展的研究,可分析两种研究范式下劳动经济学的不同。劳动经济学发展至今,是一个见证制度经济学范式在劳动经济学研究中衰落、主流经济学范式逐渐取而代之的过程。它验证了“科学进步”的过程理论。同时,在未来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中,主流经济学范式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库恩的范式理论对促进劳动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劳动经济学理论范式与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保持内在一致性,它在古典经济学理论范式基础上萌芽,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和宏观经济学理论范式转换中形成,在众学派共同努力下不断拓展,已经从依附于主流经济学逐渐演进为独立的理论范式,并构成对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的补充。当前,劳动经济学理论范式已经进入了常规发展阶段,其理论范式仍将不断得以拓展,并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的背景下,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决定开设一个新专业——劳动关系管理专业,并成功申报了该专业并率先完成了自主招生。其专业定位既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又突出学校特色。为办好该专业,从其培养目标出发,需对培养途径进行多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力资本理论在中外学术界各个领域得到广泛传播,在政府政策、市场运作和企业经营等不同社会层面得到普遍应用,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目前,人力资本理论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框架体系,很多关键概念术语歧义较多。就人力资本的概念而言,曲解或误解就存在很多。本文从人力资本概念入手,通过分析人力资本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模式下"劳动"的关系,从根本上分析人力资本理论的立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制度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是美国劳动经济学研究的两大传统.美国的劳动经济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至二战以前,老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开创了劳动经济学研究并在此期间主导了劳动经济学研究;第二阶段,从二战结束后至60年代末,制度主义虽然仍处于统治地位,但新古典劳动经济学也逐渐成熟;第三阶段,从70年代初至今,新古典劳动经济学蓬勃成长并主导了劳动经济学研究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类课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文以地方高校的经济学专业为样本进行分析,探讨目前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提出案例教学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同时建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经济学课程群通常集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健康经济学等多门相关课程为一个有机整体,其系统性与应用性的特征不仅奠定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共同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而且凸显了该专业的特色。可以通过改革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和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等对其进行重点建设,以更好地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8.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以往更加严峻。而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教育由于偏重于理论研究,缺乏实践能力,在实际就业中更是困难重重。在这个艰难的就业环境中,提高经济学本科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对于解决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实际,对教学型财经类高校经济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教学型财经类高校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具有良好的经济学思维、知识迁移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通过科学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专业拓展训练三大体系来构建,并通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来实现。实践探索表明,这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学生就业是成功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与能力的评价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以湖北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实验室开放、学科竞赛、产学研合作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以创新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初步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高等教育日益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亟待完善。通过以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国际化发展模式作为个案研究,发现其国际化教育思路、办学模式、教学体系等方面可以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文选取了其中有代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合肥学院作为参考范本,通过研究其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实践过程中如何定位自己的应用型发展模式,分析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新升本科院校的应用型模式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呼唤社会保障教育,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门人才,发推动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已势在必行.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提出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统计资料显示,近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旅游管理高等教育提供人才保障。但是目前中国旅游管理高等教育供需错位现象明显,比如必修课、选修课设置比例需要调整,教学内容需要优化,生源不足且毕业后流失严重的现状需要改观,适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继续探索。以经济学理论、模型为工具,运用到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和定义,理性预期理论,效用最大化理论,以及外在性与公共物品理论,探索中国未来旅游管理高等教育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5.
16.
高职专业创新团队建设是北京市教委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并无在职业院校中进行专业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的经验,国内院校创新团队建设也多以学术研究型为主。高职专业创新团队建设体现出实践性的人员需求,课程建设以团队式工作的需求及创新点选择为特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团队在团队机制、内部交流培训、成员角色定位和职业生涯设计、体现高职特色创新点选择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文魁教授(研究方向: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1949年生,经济学硕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办联合会常委、北京经济学总会副会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经济学科组成员、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经济管理组组长等。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劳动经济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劳动经济及劳动工资的研究上取得了突出成绩。他的论文提出中国工资运行机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和改革的突破口,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他作为主要骨干参加了国家社科“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工资理论与工资改革”的研究,为最终成果的副主编,该项成果获得国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他主持的国家教委青年专项基金项目《中国工资运行机制改革研究》获得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其专著《市场经济的工资运行》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本科层次经济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经济管理类在校生在我国普通高校中所占比重也日益扩大,这既有助于我国经济学教育的发展,也对我国经济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们的经济学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将借鉴美国和日本的经验,对我国本科层次经济学教育作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
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高度竞争环境氛围的形成,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性很强的财经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应把握世界财经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树立教育创新、素质教育等教育理念,准确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财经专业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