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旧区改造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社会工程,既关系到发展,更关乎民生。影响旧区改造的因素很多,关键就是群众工作的成效。实践证明,只有不断丰富群众工作的方式和手段,最大程度争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旧区改造才能又好又快地实施。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城市旧区改造模式转型策略研究——从“经济型旧区改造”走向“社会型城市更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大多城市采取了急功近利的经济型旧区改造,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走一条社会型的城市更新之路。首先分析了我国传统的旧区改造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社会型城市更新的基本特征,并指出了我国从经济型旧区改造走向社会型城市更新的转型路径和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6.
上海的旧城改造从上世纪50年代“利用空地建房”,六七十年代“见缝插针建房”,逐渐发展到。旧区成片改造、按规划实施”的新阶段。1992年12月15日,上海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任务,要在20世纪末完成市区范围内365万平方米的危棚简屋改造,称作“365危棚简屋改造”工程,从而拉开了上海大规模旧区改造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城市旧区改造,是指为了创造城市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市民生活水平,按照城市规划的原则和要求,有计划地、成片地改造城市的旧建筑(包括旧住宅)、旧设施和旧产业,建立新建筑(住宅)、新设施和新产业的一项全方位的社会活动,对提高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升级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是城市持续发展、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介绍英国旧工业区、旧码头区的改造和建设的起因、管理运作方式及开发建设,以期对我国的旧区改造与新区开发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旧城改建和新区开发协同发展的城市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城市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旧城改建与新区开发紧密相连 ,互为补充。本文在论述两者关系的基础上 ,指出了目前在旧城改建和新区开发上的认识误区及由此产生的问题 ,进而提出了使两者协同发展的政策架构、资金运作及规划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旧城的功能区建设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回顾了建国后北京旧城城市功能的演变和功能区建设的沿革.通过建立评价体系,从"主导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功能区建设对旧城整体风貌保护的影响"两大方面和六个影响因素出发,对1990年代以来旧城15个建成、在建和规划的功能区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1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一体化,既需要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也需要依托一定的发展载体。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群逐渐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模式之一。城市群形成的过程,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需要大城市群作为重要的依托。 相似文献
15.
关于知识经济概念,作者根据其理解,提出涵盖高新科技和传统产业创新提高,并渗入未来新的生活方式。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北京旧城改造应抓住这个新机遇,寻求新突破。 相似文献
16.
关于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的背景、特点和优势等方面,结合国外经验,对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必要性和整合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协调管理体制、明确规划定位和加强科技合作是实现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建设区域性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生产方式的根植性、柔性专业化和对创新环境的偏好,决定新经济产业具有在旧城区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新经济产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旧城更新动力机制由外力主导向内力驱动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旧城更新的新模式,以期更好地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政府、居民和开发商利益的多赢.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城市更新演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中西方近现代 (二战 )以来城市更新发展演化的回顾与梳理 ,对中西方城市更新作了比较研究 ,针对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提出了新时期城市更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群经济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群发展两个视角分别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分工与合作、城市群内部的产业集聚与扩散、城市群内部的企业扩张和内部的网络化组织的促进作用等几个方面就城市群经济整合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论证.最后,论文从城市群内部的产业整合、市场整合、基础设施整合和区域协调机制的建立等四个方面进行城市群经济整合实证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对当下城市住区邻里社会资本的缺失现状和背景成因进行了探讨,揭示出当前住区空间变异与邻里社会网络退化的相互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必须重新审视城市住区发展的价值取向,并结合住区空间营造提出变革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