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谢志刚 《广西经济》2009,(11):30-32
一、抓住“东桑西移”机遇,河池蚕丝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河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种桑养蚕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具有“桑树生长期长、蚕造多、供茧早两个来月、休市晚两个来月”的独特优势,使河池成为最适合桑蚕生产的区域之一。近年来,河池市抓住同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机遇,把桑蚕产业作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通过立足市场、政府引导、政策推动、企业联动、蚕农主动、科技带动等综合措施,实现了蚕丝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4年以来,在通道经济发展战略决策指引下,河池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当地优势特色资源为基础,以西南出海大通道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三田”建设为载体,以“九个一万”示范项目、“九个百里长廊”和“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优质稻、优质玉米、高产高糖甘蔗、优质桑蚕和名特优水果、蔬菜、药材以及其他高效  相似文献   

3.
肖云 《广西经济》2005,(11):40-41
近年来,柳城县紧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退耕还林”以及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带来的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强势出击,以“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三产富县、科技兴县”为工作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工作中心,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推动、科技带动、资金扶持”等综合措施,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桑蚕生产、水果种植及其衍生产业,使之成为发展柳城县域经济的又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把加强桑蚕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要的战略位置,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大力培养桑蚕技术人才,促进了桑蚕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使桑蚕产业一跃成为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支柱产业。2006年,全县桑园面积达到10.86万亩,桑蚕生产涉及12个乡镇、118个行政村、51540多农户,发放蚕种32.5万张,鲜茧产量22.75万担,产值达3.07亿元,  相似文献   

5.
集中力量加快发展有色金属、电力、化工建材、绿色长寿食品、桑蚕丝绸、旅游文化六大优势产业,是河池实施“十一五”规划和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6.
宜州市在发展壮大桑蚕产业中,注意从政策各方面加强对农户种桑养蚕的引导扶持,推行产业发展基地化、服务网络协会化、种养模式生态化、蚕茧加工本地化的“四化”政策,使全市桑蚕产业较好地实现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有机统一,得以健康快速发展。2005年,该市桑园总面积达17.4万亩,养蚕农户达8万多户,预计全年蚕茧产量达2.4万吨,蚕农人均收入达800多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云南紧抓“东桑西移”机遇,积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优质蚕桑生产基地,促进农民增收。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迅猛,桑园面积达161万亩,成为我国第三大桑蚕基地。  相似文献   

8.
商务部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发布的《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茧丝绸行业积极应对不利影响,行业发展保持基本平稳。2010年,全国桑蚕面积达到1202.1万亩,  相似文献   

9.
种桑养蚕是宜州市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一大支柱产业,目前桑园面积达21万亩,已成为全国第一大桑蚕生产基地县.也是宜州市继糖业之后的又一财政增长来源.并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龙居镇以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为契机,以东营区十万亩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着眼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培植壮大桑蚕、速生林等优势产业,扭住发展不放松,实现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目前,全镇桑园已发展到2.3万亩,鲜茧产量占全市的70%以上,成为全市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高标准优质速生林面积2.2万亩,是全市速生林基地建设的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相似文献   

11.
山东是农产品生产大省、消费大省、出口大省,搞好农产品流通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而且关系到物价稳定和民生改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环节。从总体上看.我省农产品流通有了很大发展,但流通基础设施薄弱、流通主体发育不够、流通方式落后,农产品“卖难”“买贵”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2.
贾朝强 《广西经济》2005,(10):40-41
象州县是国家桑蚕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和自治区基地县,到2004年底,全县有桑10.2万亩,投产面积8万亩,同比增长12.6%;鲜茧总产量14.5万担,增长34.3%,总产值11600万元,增长87.6%;养蚕收入超万元的农户3166户,种桑养蚕一项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97元。2004年10月,象州县以93.5分的高分通过国家桑蚕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验收,标志该县桑蚕产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到2005年5月上旬,象州县完成了今年新增2万亩桑园的任务,全县有桑12万亩。上半年,象州县收购鲜茧1.06万担,同比增长81%,平均收购价格950元/担,每担比去年同期高出105元,实现了桑蚕生产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3.
一、桂台农业合作的特点及优势 (一)互补性优势明显1.广西丰富多样的农业资源为桂台农业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台湾:匕地资源总量有限,种植业以亚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农牧业发展受到资源短缺的局限;而广西地域广阔,农业资源丰富多样.素有“亚热带水果之乡”、“蔗糖之乡”、“生态南疆”、“土特产仓库”的美誉。糖料蔗、桑蚕、木薯产业全国第,优质稻、柑桔、龙眼、荔枝、香蕉、中药材。  相似文献   

14.
昭平讯 今年以来,昭平县牢固树立“农业稳县”的发展理念。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壮大“特”字号农业产业。该县实行“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式生产经营模式,采取公司扶持补贴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的举措,实行每公斤鲜茧16元的最低保护价。该县农业部门全力推行科技“联姻”,为广大蚕农提供“科技盛宴”;基层农技人员主动联系村、组养蚕大户结对子,指导广大蚕农科学种养,促进桑蚕产业增效,蚕农增收。该县推出了小蚕共育养殖模式,切实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背景 自从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以来,广西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上承东桑西移工程,下承北部湾经济圈,加上自身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桑蚕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南浔美景江南秀,烟柳溪桥画里舟。南浔,被誉为“江南古镇的封面”,桑基鱼塘、千年古桥、百年民居、经典园林,远看有“势”、近看有“质”。千年大运河穿境而过,繁衍出荻港、练市、双林等绚丽多姿的江南古镇和桑蚕、丝绸、湖笔、浔商等璀璨夺目的水乡文化,成就其兴旺与发达。  相似文献   

17.
李昭泰 《山东经济》1996,(4):21-24,26
论山东一轻工业在“两个转变”中的发展思路李昭泰山东一轻工业在“八五”期间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规模、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企业管理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形成了一批名牌产品和企业集团,确立了轻工大省的地位。在认真总结“八五”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持 《宁波经济》2001,(6):20-21
生产过于分散造成的过度竞争和生产过于集中导致的垄断,都是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的“天敌”,长期以来,各国政府一直力求在规模效益和竞争效益、反垄断和防止过度竞争之间寻求某种平衡。在我国,由于企业“小、散、乱”的问题在许多行业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市场的集中度和企业的竞争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自然成为有关政府部门的优先选择,发展规模经济也因此成为某些人拒绝讨论反垄断问题的“挡箭牌。”  相似文献   

19.
桑蚕业:广西新农业体系中的战略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国生产力布局和自然资源来说,广西在经济一体化中发展桑蚕业的基础条件和自然优势非常明显。有三个重要的因素是广西选择桑蚕业为未来战略产业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2010,(7):78-78
“目前宜宾正在着力打造酒类食品生产基地、综合能源基地、化工纺织基地和机械制造‘四大工业基地’,目的在于为招商引资建设大平台,推动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