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环京津贫困带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璐 《经济论坛》2009,(1):67-68
渤海经济圈目前正成为北方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带和城市圈,河北省围绕京津有24多个贫困县。河北省应抓住机遇,加快劳动力转移,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与京津之间的梯度差仍在不断扩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失灵。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使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价格扭曲,制约了产业在区域之间的转移,从而使京津地区与河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服务业发展现状与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地处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开发区,由于天然的地理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基础,其正在成为21世纪华北地区产业链向纵深化拓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主要分析了河北省服务业的总体发展现状,以及行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特征,指出了河北省服务业在进行结构升级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从而为提升河北省服务业竞争力、优化河北省产业结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处于环渤海经济带,又环绕京津两大直辖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很好的地缘优势,但是由于历史沿革及产业结构,河北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明显落后于京津两地。本文主要针对河北省银行业市场环境,在与京津地区银行业对比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筹融资环境等方面分析河北省银行业市场现状,为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合理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转移支付促进区域市场整合了吗?——以京津冀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姗  汪卢俊 《财经研究》2015,(10):31-44
文章基于京津冀整合进程的历史和现状,利用河北省11个城市1995-2012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财政分权度、国有企业就业比重、地区间的技术差距、地理距离和转移支付对河北与京津市场整合的影响.以转移支付为重点的实证研究表明:(1)中央对河北省的转移支付总量对河北与京津市场整合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2)在转移支付构成中,专项转移支付显著促进了河北与京津的市场整合;(3)税收返还则显著地妨碍了市场一体化进程;(4)一般性转移支付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这说明中央的专项转移支付为河北融入京津市场一体化提供了一个突破口,据此,文章针对中央和河北省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国土开发整治的点轴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学珍 《经济地理》1998,18(2):57-62
1开发现状分析1.l区位条件河北省地处北纬36”05“42”37’.东经113”11“119”45’一中环京津。东临渤海。外接晋、豫、鲁、辽、内蒙古五省区。陆地总面积187693km’。中嵌京津的区位使河北省处于强大的双核经济中心的吸引下、京津二市超前的经济发展、密集的科技力量、崭新的信息资源、高层次的产业结构可带动河北省经济的发展;而京津狭窄的地域范围、贫乏的自然资源、有限的环境承载力又为河北省发挥其先天优势提供了机遇.为河北经济打入京津找到了突破口;二者互为腹地、互相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的新型关系、必将促进双方经济的共同…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农村流动人口群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捷 《经济论坛》2008,(10):19-20
一、河北省农村流动人口的群体特征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和传统户籍制度的松动,我国农村劳动力突破了长期传统体制的束缚,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工业部门转移,是劳动力市场由非均衡向均衡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我国改革以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徐国勇 《经济论坛》2002,(24):52-52
一、在京津卫星城上准确定位,实现经济发展战略与京津经济战略的有效对接。河北省固安县是河北省距北京最近的县份之一,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区位优势独一无二,在经济上受京津两大城市的强力影响。由此,承接京津辐射,在依托京津、发展固安上准确定位是我们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重要考虑的因素,确立了“开放兴县”、“工业富县”、“科教立县”三大主体战略。1.实施“开放兴县”战略,靠扩大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固安县资金短缺、财政支撑能力差的劣势需要通过开放、吸引外资加以弥补;同时传统产业层次低的现状也需要通过开放、引进先进…  相似文献   

9.
传统产业也有高端环节,高技术产业也有低端环节;要改变观念,向价值链和产业链的高端走,而不仅仅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样会出现过剩。作为河北省省会城市(石家庄),应充分利用背靠京津优势,实施吸引人才和借用人才并举战略,通过协同创新快速融入京津创新体系,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进行升级;背靠北京的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优势,大力发展服务外包。  相似文献   

10.
地处京津周围的河北省,是护卫京津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在这道生态屏障中,森林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05~2009年,河北省每年净增有林地面积保持在15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0.5%以上.截至2009年底,全省有林地面积达到7112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39%.  相似文献   

11.
黄朝永  甄峰 《经济地理》1999,19(3):70-73
本文认为河北省实施“环渤海,环京津”的“两环”空间开发模式,实质只针对了省际联合开发问题,且环渤海开发的时机还未成熟。省内开发应分南北两区,北部以唐山市为中心,联合京津构成三角增长极,然后向四周作梯度推进。南部以石家庄市为中心,邯郸市为副中心,沿石邯一线形成发展轴,然后向东西两翼梯度推进。其完整的空间开发模式应是省内外联合开发,分四个步骤,即分区培育增长极,点轴梯度推进,京津冀联合开发,环渤海大联合开发。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也是存在着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地区。据测算,2002年河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了160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8.7%。近些年来,随着河北省经济的增长,特别是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正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即农林牧渔业)转移到非农部门。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施这一战略,必须继续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为此,考察和研究河北省非农产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于河北省有关部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农业协作发展是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京津冀要强化合作,要实现经济一体化,既是京津发展战略的必然考虑,也是河北省要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瓶颈.本文对河北省安平县生猪特色产业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利益联结机制,及其对京津冀市场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查及研究,考察其重要地位,为京津冀农业合作提供范例和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何建良  刘兢 《经济论坛》2009,(8):139-140
保定市是河北省的重要城市,地处京津石三大城市之间,区位得天独厚,交通便捷通畅,人口占到全省的六分之一。保定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蜕变时期,市小县多,人口多而底子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难以解决,“小马拉大车”问题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大北京经济圈”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课题,早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就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来了,当时主要考虑京津唐这个三角区的一体化发展问题;1982年国家制定京津唐发展规划,1985年制定渤海湾规划,1991年这个区域又进一步扩大,加上了京津保这个“三角区”。建立“大北京经济圈”对于解决北京发展问题极其重要,同时也涉及到河北省大部分,它是放射状结构,以京津为主轴,以唐保为两翼,调整产业布局,发展中等城市,增大城市密度,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河北省和北京市、天津市由于地缘关系和历…  相似文献   

16.
地处京津周围的河北省,是护卫京津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在这道生态屏障中,森林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05~2009年,河北省每年净增有林地面积保持在15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0.5%以上。截至2009年底,全省有林地面积达到7112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39%。全省果树种植面积23157/亩,果品年产量110亿公斤,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毗邻京津,地缘特殊,产业竞争力的增强能够显现在经济梯度结构上的价值.通过因子分析,得到河北省产业发展竞争力比较,并从经济效益、市场效益、创新效益、劳动进步效益指标比较,研究了产业竞争力增强战略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冀东经济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包括河北省的唐山、秦皇岛、承德三市,唐秦承地域相连,产业相通,具备一定的经济规模和基础设施条件,毗邻京津,是最具条件率先成为参与京津冀合作的重要增长极.建设冀东经济区,也是为了融入京津区域,实现自身更好更快发展.冀东经济区与京津相比,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形成了产业发展阶段上的相对差别,由于产业梯度的存在以及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产业在京津和冀东经济区间的梯度转移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加快发展河北现代农业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岩 《经济论坛》2014,(11):29-31
河北省作为我国惟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海滨的省份,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应该走一条特殊的农业发展道路。河北省发展现代农业有助于改善京津生态环境,有助于首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更有助于河北农民致富。河北农业专业化的不断提高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不断完善,则为河北省发展现代农业准备了基础。最后提出了国家不再用GDP指标考核河北省工作、建立对河北省生态补偿机制和支持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影响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十一五”期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河北省的路径选择是: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体制;加快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