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各行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各类行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实行因材施教,重点培养的方式对优秀学生开展企业领导岗位能力的模拟训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进入职场后的快速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敏 《价值工程》2011,30(25):100-101
市属高职院校在服务本市区域经济,提供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文章通过对珠海市各相关港口企业对港口业务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并进一步分析珠海市港口业务人才所需要的基本层次及职业素质要求,从而对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港口业务人才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和输出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主体,资产管理中适度融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是必要的.文章将COSO-ERM理论应用到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中,探析高职院校资产风险管理框架,以期对高职院校资产风险管理及学校自身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和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由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课程设置没有凸显应用型特色;“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简单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困难重重等问题,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严重脱节.因此,为更好发挥高技能营销人才对社会和企业的积极作用,有必要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改革创新持续深化,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大多数为具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社会发展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引领学生进行科学创新创业学习的最主要精神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可以说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理念。因此,本文就关于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该进行怎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会为国家培养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正是由于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重的特殊性,所以创造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是其最为核心的培养目标。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等,学好数学是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于有些学生表现出了厌烦心理。美育教学理论给解决这一棘手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所谓美育教学就是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通过培养学生发现科学美的能力,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就将从高职院校美育教学的作用出发,分析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美育内容,并结合高职院校特点研究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企业结构转型升级,迫切的需要具有综合财务会计能力专业型人才,目前高职财务会计课程难以满足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在财务会计课程中采任务驱动+翻转课堂教学法,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与实践的主体,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增强学生利用财务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的提升,为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只是高职院校的一个功能,对于未来的一线高技能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更是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一个重任。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文化导入问题,特别对导入地域文化作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作为现代人才的发源地与培养基地,对我国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断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其专业建设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才的质量。另外,良好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能够从多个方面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从而为高职院校培养优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建设的内涵与意义,阐释其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逐步提出基本的可优化、完善、巩固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软件混杂等问题,本文以职业资格证书为驱动探讨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以提升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市场经济的速发展的影响下,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业人员的工作强度也会较大提升,这就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当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高职院校主要承担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而在高职院校一套科学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系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为学院管理人员与教师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帮助教育工作者不断调整优化专业教学、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本文以FZ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研究“工学结合”视角下如何更好地完善高职院校学生评价体系,为优化高职学生评价体系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情况来说,其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缺乏,不能充分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缺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为了大力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应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做好会计课程教学的设计工作。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6,(27):140-141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如何在新形势下建设实训基地值得思考。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可持续型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概念,并提出建设原则以及如何具体实施。可持续型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必将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学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王佳卉 《现代企业》2022,(5):156-157
<正>高职院校是我国非常特殊的一类教育教学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任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实战型”、“应用型”、“技能型”创新人才。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各个行业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最优质、最全面的创新型人才,已经陆续和高职院校构建了稳定的、长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这无疑是对高职教育的一种创新性变革。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8,(13):218-220
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肩负重要使命。本文通过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育引导企业理念及教学工厂模式介绍,剖析我国高职院校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产教融合等与新加坡职业院校的差距,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与发展,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功能,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是开展高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1+X"证书制度是2019年我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的一种全新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文章简要分析了"1+X"证书制度带来的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改革方向与改革情况,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7.
作为培养国家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机构,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机制方面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极大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的发展。本文从人才结构、薪酬体系及激励机制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拟为构建适合高职院校发展需求的教师队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基础平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汇聚人才的关键岗位,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设定人才培养标准及任职资格标准时应充分了解社会发展形势,对企业实际需求进行全方位分析,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本文针对基于企业需求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任职资格标准进行研究,旨为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及企业人才需求的满足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温晓芸 《价值工程》2011,30(28):222-223
随着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主动性和迫切性的不断提高,促使了高职院校不断调整和改变其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走出校门与企业、行业合作,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警察类高职院校开设物业管理专业,也需要根据警察类高职院校的特点,建立专业与行业的深度合作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普遍更加重视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现如今,应用型人才自身的社会价值更加日益凸显,所以,开创三全育人教学模式,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竞争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成为了教育界最为关注的议题.基于这种情况,对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教学模式的运用形式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给高职院校提供教学管理工作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