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旧区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旧区的改造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居民的居住质量、城市的发展定位都具有很大的意义。上海在经历了两轮旧区改造之后,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发展目标以及2010年将要举办的世博会对于新一轮的旧区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对旧区改造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旧区改造对策。  相似文献   

2.
尚柯 《住房保障》2004,(4):31-34
上海市旧区改造和动拆迁工作中面临困扰,但无法否定旧区改造和动拆迁的根本必要性:为了坚定不移地进行旧区改造和动拆迁工作,笔认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旧区改造和动拆迁工作;从起点上规范旧改土地的安排,杜绝动拆迁后患;坚持和完善等价交换补偿的改革方向;两条腿走路考虑动迁安置房源;严格区别并妥善处理动拆迁问题和非动拆迁问题;规范操作动拆迁应该成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谢家琪 《上海房地》2009,(8):38-39,41
旧区改造是城市发展中的永恒话题。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旧城区的规模和功能均受到局限,加上原有的建筑物自然老化.规划设计和市政配套也难以适应新的需求,同时原住民日益强烈的对生活品质的改善要求.旧区的改造就会演化为新的社会热点。而且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都市化进程促使更多的外来移民不断涌入,产业结构需要调整,中心城区不利于商住聚集的产业需要拨点、搬迁。房地产业超常发展中新旧城区形成的巨大反差又需要通过旧区改造来消除这种落差带给人们的阴影。这一切的矛盾都聚焦到旧区改造。  相似文献   

4.
一.对旧区改造本质的思考——凸现和实现“公共利益” 回顾上海改革开发以后,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城市建设发展过程,虽然存在诸多不足,但是总体评价应该是积极肯定的。城市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观,广大老百姓的居住条件也得到显著改善。在此过程中,两轮大规模的旧区改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旧区改造是为了创造城市良好的发展环境,有计划地、成片地改造城市的旧建筑,旧设施和旧产业,建立新建筑、新设施和新产业的一项全方位的社会活动。旧区改造同动拆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旧区改造一般要进行成规模的动拆迁,动拆迁构成旧区改造的前期工作和基础工作。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是中国城市旧区改造的一个缩影,下文将以上海作为主要对象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以中心城区365万平方米危棚简屋改造的完成为标志,上海旧区改造翻开了新的一页。《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个计划纲要》把房地产业列为“十五”期间上海经济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还明确规定了把加大旧区改造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十五”起步之年,上海新一轮旧区改造启动情况究竟如何?有什么问题?怎样在更高起点上实施新一轮旧区改造?这是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土地储备机构在旧区改造中担当重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上海土地》2007,(2):23-24
土地储备方式是实现土地储备目标的重要手段,不同的经济运行模式可以在一定阶段有一种或多种土地储备方式。2000年以前.政府通过减免或缓交土地使用费、实施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吸引房地产开发商直接参与旧区改造。但是,由于政府财政支持有限、亚州金融危机影响、开发商实力不足等诸多因素.一方面造成动迁进度缓慢、周期延长、  相似文献   

8.
上海原黄浦、卢湾两区“撤二建一”后,新黄浦各类旧房多达250万肝.二级以下旧里房屋137万肝,共有四十多个在拆和停滞动迁地块,旧区改造的任务比较繁重,一些难点问题亟待解决,如改造资金压力巨大、改造方式单一、拆迁安置房源紧缺且安置基地配套不够完善等。如何适应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需要,满足群众改善居住质量的要求.笔者就新黄浦区旧区改造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目标明确,任重道远,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旧区改造解决居民的居住问题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旧区改造是排忧解难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十一五”旧区改造,把这项民生实事工程做好、做实.是我区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1980年4月关于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讲话,不仅推动了住房制度的改革.而且也推动了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邓小平重要讲话的推动下,上海率先开始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旧区改造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社会工程,既关系到发展,更关乎民生。影响旧区改造的因素很多,关键就是群众工作的成效。实践证明,只有不断丰富群众工作的方式和手段,最大程度争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旧区改造才能又好又快地实施。  相似文献   

12.
孟星  张利 《上海房地》2011,(9):47-48
上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市场经济建设,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旧区改造工作,居民的居住质量得到了提高,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善,但也暴露出我国旧区改造存在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陆续开始了旧区改造的  相似文献   

13.
万勇 《上海土地》2010,(1):16-19
上海解放时.全市住宅总面积中棚户、简屋占13.7%,旧式里弄占52.6%,因长期失修,有不少已成危房,旧区改造的压力很大。解放后至1980年,由于国家财力有限.旧区改造难以大规模推进,“零星拆建”成为主要形式,旧区总体面貌改变不大。32年问,年均拆除旧住房才8.7万平方米。直到“六五”和“七五”期间的“23片地区改建规划”启动实施.旧区改造才初具规模。此阶段。改造对象大多数是棚户简屋集中地段,采取的方式基本是推倒重建。  相似文献   

14.
陶希东 《城市发展研究》2015,22(4):111-116,124
在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大多城市采取了急功近利的经济型旧区改造,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走一条社会型的城市更新之路。首先分析了我国传统的旧区改造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社会型城市更新的基本特征,并指出了我国从经济型旧区改造走向社会型城市更新的转型路径和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该文是对上海建国以来旧区改造工作的一次比较系统地梳理,归纳了上海旧区改造历史演进的三个阶段,介绍了上海在旧改方式、旧改机制、拆迁补偿和扶持政策等方面进行的主要探索,分析了上海旧区改造的主要成效和经验.并在最后提出上海实施旧区改造中"走向和合"的发展导向.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土地》2009,(3):43-44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旧区改造是提高市民居住质量、改善城区居住环境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旧区改造工作。上世纪90年代“365”危棚简屋改造,本世纪初新一轮旧区改造.以及“十一五”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市共拆除危旧房7000多万平方米,约120万户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上海的旧城改造从上世纪50年代“利用空地建房”,六七十年代“见缝插针建房”,逐渐发展到。旧区成片改造、按规划实施”的新阶段。1992年12月15日,上海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任务,要在20世纪末完成市区范围内365万平方米的危棚简屋改造,称作“365危棚简屋改造”工程,从而拉开了上海大规模旧区改造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周潮 《城市问题》2007,(9):47-51
针对在城市旧区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对构成改造场所的虚实两类要素进行整合,使得到改造的空间既能传承城市文脉,又符合现代行为秩序,从而体现城市发展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9.
陈晓娣  常焕焕  郭永生 《价值工程》2012,31(13):109-110
改革开放初期,基于对现实国情的考量,我国城乡土地市场实行了不同的管理体制,进而形成了二元土地制度格局。文章从土地市场改革的历程入手,分析造成土地市场二元分裂的原因,再将对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危害进行了深度剖析,最后提出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旧区改造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的产物,其模式也伴随着城市发展的脚步而逐渐演进。在对美国城市更新政策及其背景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美国城市更新合作伙伴关系(PPPs)模式的特点和经验,结合上海市当前旧区改造模式的局限性及未来旧区改造发展理念的需求,探索上海市旧区改造的模式创新,以缓解政府融资压力,引领旧区改造向更加注重社区参与和社会公平、向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