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限购、限价、限贷为主要特征的“限”字系列调控措施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月。但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出现“量价齐跌”现象,而是整体表现出“量跌价稳”的走势,市场预期正在冲破楼市调控所形成的僵持局面。事实上,作为限购重点城市的上海,楼市观望在逐步松动,而一些非限购城市的楼市则一直受到投资资金的追捧。无论是季度走势,还是短期成交数据,  相似文献   

2.
政策     
《东南置业》2011,(9):17-17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最近表示,有关二三线楼市限购,不是住建音时踺,而是督促地方发布自己二三线楼市限购政策和措施。各地会于9月初开始陆续发布限购政策。“如果被认为应该限购的城市在8月31日-9月上旬前,依然不实施限购,住建部可能也只是以发文、约谈及内部点名等方式进行督促。”  相似文献   

3.
乐永春  鲁丽 《东南置业》2014,(10):22-24
弥漫着金光银气的“金九银十”,向来是楼市销售的旺季,是开发商收获的时节,也是购房人的圆梦时分。今年,虽说楼市持续下行,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但限购取消和信贷松绑的利好,能否给这疲软的楼市一剂“强心针”?政府释放的“救市”信号,是否能使今年楼市的“金九银十”风光再现?  相似文献   

4.
限购!限购! 退房!退房! 近期,有关房地产宏观调控地方配套落实细则出台,激起楼市反应的新名词“限购令”,和随之而来的“退房”新闻,抢占了各大媒体的主要版位。  相似文献   

5.
胡志刚 《上海房地》2012,(12):10-12
调控限购政策实施两年多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房价疯涨被止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限购这剂“药方”的效力在渐退,副作用渐现。与此同时,楼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稳定因素,楼市不可控的风险在不断增加,弊端日益凸显。为此.笔者就限购政策的替换路径试作以下研究。  相似文献   

6.
堪称全国最严厉的“京十五条”限购令逼退大半需求,北京楼市成交量下跌已超过五成。与陷入冰点的京城楼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周边地区楼市热度上扬。由于未受“京十五条”影响,燕郊楼盘吸引了北京“被限购”人群的注意力,成为当前的热点置业区域。  相似文献   

7.
《山东企业管理》2011,(7):82-83
按下葫芦浮起瓢。近期楼市总体降温,但部分城市房价却“逆势上涨”。国务院日前提出,“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纳入限购范围”。  相似文献   

8.
《东南置业》2011,(10):77-77
楼市进入“限购时代”,房产还值得投资吗?九月十月是传统的销售旺季,从市场反应来看,“学区房”的投资优势日渐凸显,逆市中不断受到热捧。  相似文献   

9.
李频 《上海房地》2011,(7):60-60
在楼市限购、限贷的调控形势下,住宅投资的渠道被封死了,于是不少投资客将目标纷纷转向商业地产。而一些开发商出于销售目的,频频以“商业地产不限购”、“一铺旺三代”、“商业地产价格处于洼地”等广告用语招揽客户,诱人的“钱景”使不少人心动。  相似文献   

10.
马年才过去一个多季度,楼市没有一往无前的“龙马”锐气,从楼市“崩盘”论到“救市”说,看空楼市的言论成了主流。继福建口头传达“闽十条”救市措施的报道满天飞之后,南宁、天津、杭州等地限购松绑的新闻也广为流传。最为有趣的是,当这些新闻被报道以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都出来纠正,称报道失实。“救市”说当真是无风起浪,还是说政府有心“救市”口却难开?  相似文献   

11.
政府政策     
2010年9月29日国家有关部蚕出台“新国五条”,其后,被称为“最严厉楼市调控措施”的“限购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限购令包括:各城市本地户籍与持居住证家庭,最多限购两套住房;外地户籍和境外人士最多限购一套:两次购房时间需相隔两年以上;禁止公司购房。  相似文献   

12.
纠结的调控     
《房地产导刊》2011,(8):2-2
2011年行程过半,中国楼市依旧焦灼。 在限贷、限购、限涨价的压力下,一线楼市交易损半,但价格依旧坚挺;二、三线城市借势补涨,市场依旧"偷火"。基此,国务院再列限购新名单,将百城楼市纳入限购大旗,但结果如何,依旧未知。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为代表,上海、青岛、济南等城市近期都推出了自己的限购政策,这样,通过“限购”抑制不合理的需求,通过加大保障房建设增加供应成为本次楼市调控的主要特征。从民众对限购政策的反应看,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这种以户籍为主要依托的限购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歧视。以北京的政策为例,北京户籍的人最多可以拥有两套住房,...  相似文献   

14.
限购和限贷政策双管齐下,楼市在去年一度接近冰点。而首套房贷款利率上浮的“打击”,让大部分刚需购房人也不得不暂停入市步伐。  相似文献   

15.
《楼市》2014,(17)
正这次限购调整,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不同调整,也是分类调控的尝试。接下来,如限贷调整,也会如此,调控的手法日趋成熟,不再一刀切了。后限购时代的楼市,加速进入下半场时间。杭州的限购调整,也在"周五见""周一见"的传闻和期待中,终于于2014年7月28日姗姗来迟。而时隔仅一个月,主城区14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商品住房、二手住房)也被宣布取消限购。由此,杭州限购全面取消。限购松绑或取消,对楼市当然是利好。毕竟原来  相似文献   

16.
媒介视点     
正1限购松绑7月以来,已有30多个城市取消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松绑限购。截至目前,全国仅有9个城市限购还没有放开,主要包括北上厂深等一线城市以及其他热点城市。新浪网援引业内人士的观点认为,限购放松一是因为地方楼市确实降温,没必要限购了;二是中央层面的调控方针发生了大的变化。看楼市是不是危险,是不是泡沫会破,不能仅看限购松绑,还是要分析很多数据。目前褛市确实量价齐跌,但还是一个短周期合理的调整。房地产最终是会随着经济和人民居住水平的提高,慢慢回归到一个理性状态。楼市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今后回归理性的波浪式的发展,将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17.
8月25日,浙江台州市发布的一纸文件,很可能再次开启全国性的楼市限购大潮。 与多数限购城市类似,台州发布的这份《关于进一步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将外地人的购房门槛设置为“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相似文献   

18.
陈燕 《东南置业》2013,(3):108-109
近年来,随着“房事”风起云涌,国家的调控政策对住宅类投资步步紧逼,2013年楼市调控政策再次收紧,不仅再次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严厉限购限贷的执行,还要求对卖方征收差价20%的个人所得税。“限购、限贷新政阻碍住宅类投资,而福州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类商圈和城市综合体接连崛起,不限购的商业地产,尤其商铺是未来投资的一大方向。”麦田房产商业地产部运营总监吴祖怀如是说。  相似文献   

19.
资讯·声音     
《房地产导刊》2014,(7):21-21
张宏伟:2015年楼市限购将全面取消近日,各地限购政策开始出现定向宽松的措施。张宏伟认为,限购取消是大势所趋,当前尽管限购政策退出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是,从南宁首次放松限购政策至今,各地的限购政策放松的尺度越来越大,甚至出现昆明将限购资格审批权限下放至开发商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张宏伟:2015年楼市限购将全面取消近日,各地限购政策开始出现定向宽松的措施。张宏伟认为,限购取消是大势所趋,当前尽管限购政策退出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是,从南宁首次放松限购政策至今,各地的限购政策放松的尺度越来越大,甚至出现昆明将限购资格审批权限下放至开发商的做法。从限购政策调整的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