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普惠金融体系已成为中国金融业改革的重要任务和方向,作为金融服务的供给者,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普惠金融的视角,从理论和实证检验两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小金融机构对家庭正规金融服务使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了家庭对存款、贷款基本金融服务的使用,而对理财等较为复杂金融服务的使用无影响,同时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对家庭参与民间借贷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见,中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确实有效地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促进了家庭基本金融服务的使用,在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主持人的话: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践行金融为民的具体体现。多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工作,积极推动普惠金融改革,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先行先试、探索创新。作为地方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在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促进银企融资对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浙江省台州市和福建省宁德市聚焦地区普惠金融发展需求与区域特色,在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普惠金融发展迅速,其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金融服务。现如今贫困问题仍然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内蒙古脱贫攻坚的任务依然严峻。那么,普惠金融的发展是否在精准扶贫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普惠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入手,探讨了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的关系以及扶贫模式;分析了内蒙古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和普惠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普惠金融更好地支持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区块链技术对于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区块链+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模式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规模化发展,破解传统农村普惠金融困境。从农业产业链角度出发,分析“区块链+农村普惠金融”的功能优势,并进一步剖释其服务乡村振兴的运行机制,结合“广东生猪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案例,提出加大农村普惠金融的政策倾斜力度、提高区块链技术的研发能力、健全科技金融人才的培养体系、完善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安全升级,以便更好地推进区块链赋能农村普惠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普惠金融以可承受的成本向所有需要金融服务的社会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高度契合。本文通过构建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凝练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即普惠金融通过资源配置和创业水平演进助推共同富裕的中介作用,从而充分发挥普惠金融效应,为共同富裕的实现赋能。  相似文献   

6.
现有农村普惠金融模式下,存在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境没有彻底解决、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以及普惠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足等现实痛点。区块链技术在农村普惠金融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推动智能合约在普惠金融中应用延伸、完善和发展个人征信体系以及助力“点对点”的去中心化金融服务模式显现。此外,通过培养区块链人才、推动区块链合作创新、制定区块链在金融行业应用标准和规范、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普惠金融知识教育等途径优化农村普惠金融模式。未来“区块链+农村普惠金融”将呈现如下发展态势:智能化金融服务、全面信用风险防控、金融服务范围全覆盖以及区块链技术融入社会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7.
正普惠金融对推动我国金融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1)发展普惠金融是深化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构建我国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高度重视。普惠金融也被称之为包容性金融,其核心是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为欠发达地区、低收入群体、小微经济实体提供价格合理、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黄石市积极探索普惠金融发展路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服务功能有效发挥,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滞后、农村地区硬件资源配置薄弱、行业发展不平衡已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认为,加快发展普惠金融,应着力推进金融改革,构建普惠金融顶层设计框架,提高金融市场开放度,实现县域融资领域的充分竞争,引导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推广互联网金融,扩大普惠金融服务渗透率。  相似文献   

9.
推广普惠金融服务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信贷是最适合扶贫的金融形式,可以有效满足农村贫困人群的金融需求。金融业有必要大力发展小额信贷,推广普惠金融服务,构建全面有效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本文在阐释普惠金融的内涵及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框架、总结国内外发展小额信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福建省三明市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实践,分析了普惠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服务对象、服务提供者、市场建设、立法和宏观政策协调四个层面,阐述推广普惠金融服务,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选取山东省2011至2017年的相关金融数据,借鉴Sarma普惠金融测度方法,首先,从金融服务接触性、金融服务质量、金融服务使用性三个维度来分析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其次,选取9项具体指标,在分配各项指标权重时使用目前较为通用的变异系数法;最后合成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普惠金融整体发展较好,普惠金融发展阶段性明显,山东省普惠金融服务接触性增长乏力,涉农贷款方面出现下降趋势,成为限制山东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山东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11.
普惠金融与创业:“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军  李俊成 《金融研究》2020,475(1):69-87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推进的关键时期,本文考察了普惠金融对创业的影响和作用。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创业具备显著的增进效应。考虑多种模型设定、不同自变量和因变量度量方式以及内生性问题讨论的稳健性检验均不改变本文的主要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普惠金融影响创业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普惠金融并没有通过缓解家庭资金约束来促进创业,普惠金融对创业的增进作用主要来源于对居民金融能力的提升。随后,本文实证检验了金融教育对普惠金融影响创业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随着金融教育的普及,普惠金融发展对创业的促进作用将加强。区分普惠金融不同维度可以发现,金融教育对普惠金融影响创业的调节作用,是通过提高金融服务使用度对创业的增进效应实现的。本文的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金融发展,实现金融广化更有助于居民创业精神的激发。  相似文献   

12.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改革和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其发展受限于多重不利因素。金融排斥导致其“普惠性”与“盈利性”目标相悖是普惠金融发展受限的内在原因;监管错位构成了阻碍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阻碍;共享性征信体系尚未完成是普惠金融发展不足的环境壁垒,寻求普惠金融创新发展路径迫在眉睫。而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以及金融技术的不断革新为我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本文基于上述两个视角研究我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路径,从发挥政府引导与支持作用、引导互联网金融回归普惠之道、加大商业性金融机构普惠资源投入、依靠金融技术建设普惠金融发展服务机制四个角度探索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之道。  相似文献   

13.
在讨论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系统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分别构建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以湖南省为例分析2008-2017年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及其耦合关系的时序变化过程。结果发现:湖南省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的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两者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已由过渡阶段转变到了协调阶段。两者呈现农业产业化相对滞后与普惠金融相对滞后交替变化的情况,现阶段表现为农业产业化相对滞后。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的协调发展,开发性普惠金融支持的重点应当是农业产业化,需要加快基于农业产业化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数字普惠金融的建设,强化金融素质教育,并建立相应的协调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地理特征,依据2006-2015年30个省市相关数据,测算农村普惠金融水平;建立空间自回归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检验普惠金融发展空间集聚效应.结果发现:各省市农村普惠金融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空间相关性逐年增强,局部空间差异逐渐缩小.普惠金融集聚与农民收入变化之间存在正空间相关性,普惠金融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鉴此,应加强区域空间金融合作,提高保险业普惠度;加强地方政府之间交流合作,发挥普惠金融集聚辐射作用,推动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普惠小微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背景基础上,比较研究了安徽、 湖北、深圳等省市普惠小微金融模式,并据此提出进一步完善普惠小微金融服务、支持小微企 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文章认为,应当坚持金融回归本源的原则,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的货币政策 环境;发展普惠小微金融,优化证券保险服务体系,完善财税等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6.
陈杨  陈三毛 《浙江金融》2020,(1):9-19,47
本文利用中国1988~2016年宏观经济数据、金融数据,分别构建金融压力指数与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来反映我国的金融稳定状况和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并利用ARDL-ECM模型来分析金融压力指数、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金融深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虽然短期会加大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是长期来看是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并且对于我国来说金融深化短期内有利于缓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是长期不利于金融稳定。同时,长期内金融深化可以加大普惠金融对金融稳定的有利影响,但是短期却会加大普惠金融不利于金融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取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研究基于创新、创业路径的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不仅能直接促进包容性增长水平,而且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提升包容性增长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地区效果更好,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与区域特征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8.
数字普惠金融是传统普惠金融的持续深化,是减缓相对贫困的重要支撑力量。本文采用DEA-Tobit模型,利用2011—2018年我国31个省市数字普惠金融和相对贫困等数据,测算了数字普惠金融减缓相对贫困的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减缓相对贫困的效率偏低且区域差异大,其中规模效率是西部地区综合效率较低的最主要原因,数字普惠金融减缓相对贫困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数字普惠金融减贫生产率指数变动主要受技术进步变动影响。在影响因素方面,金融中介效率、产业结构与财政自给率的提高与优化有利于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减贫效率;而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会阻碍数字普惠金融减贫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选取2005~2016年我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利用系 统广义距估计(SYS-GMM)对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 论:整体上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显著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且政策制度对普惠金融发展的产 业升级效应具有调节效应;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产业升级效应最大,西部地区 最小。此外,文章还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呈“倒U”型关系。基于结论提出 如下建议:实施区域差别化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完善普惠金融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普惠金 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20.
普惠金融是2005年联合国在小额信贷年上提出的一个金融发展的概念。我国的普惠金融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针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普惠金融发展初具规模,江西、重庆、内蒙古、浙江等地都相继出台各种惠农措施践行普惠金融。吉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发展的信贷需求较大,本文从吉林省金融的供需现状出发,提出了吉林省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