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天津邮轮旅游市场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 《全国商情》2010,(8):71-72
近年来,邮轮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业的新亮点.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天津发展邮轮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受到产业发展起步晚等劣势制约.在邮轮经济高速发展及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天津邮轮旅游应加大产业扶持,整合优势资源,逐步形成以发展国际邮轮经济为核心的旅游新业态.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邮轮游艇旅游,随着国际邮轮公司进入我国市场,邮轮旅游逐渐成为国人旅游消费的新热点,我国邮轮旅游产业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但是,中国游轮旅游市场在旅行社管理、游客旅游观念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应通过积极宣传培养市场、打造特色产品、加强邮轮企业与旅行社合作等措施进行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休闲旅游最讲究的是轻松愉悦,而休闲尤其是邮轮旅游的便捷性、超娱乐、慢节奏的特征正契合旅游者轻松愉悦的追求,因此邮轮旅游可以纳入休闲旅游产品之中,为烟台市民及至烟台的游客提供一种新的休闲旅游方式。烟台市邮轮旅游发展休闲旅游产品具备了供需方面的发展条件,同时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条件,为邮轮旅游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基础。但目前发展邮轮旅游产业存在的竞争、基础设施、部门协调、人才等问题,需要采取发展休闲旅游产品的一系列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邮轮旅游的兴起和发展,邮轮旅游业发展亟待理论与经验的引导。国外邮轮旅游研究主要集中于邮轮产业与邮轮企业以及邮轮旅游者行为这三大领域,文章对国外邮轮旅游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及其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为我国邮轮旅游研究和邮轮业发展提出了启示。  相似文献   

5.
全球邮轮业经历了30多年的强劲增长,年均增长率在8%左右。在邮轮旅游的巨大经济效益和国内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促动下,近年来国内各港口城市都在大力推进邮轮产业的发展。通过分析相关的国际邮轮旅游市场数据资料,总结出国际邮轮旅游消费市场的基本特征,并以此作为判断依据,对中国国内邮轮旅游市场需求进行展望与预测,以期为中国邮轮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自贸港邮轮旅游业是促进海南构建国际旅游中心的重要产业,法治化是推动自贸港邮轮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基本路径。中国特色自贸港邮轮旅游业的发展定位,突出了海南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把握自贸港邮轮旅游业的法治属性,推进规制构建“中国邮轮总部经济”和“世界邮轮经济中心”。聚焦规制邮轮游客权益保障、邮轮旅游公共秩序安全、邮轮旅游市场法治、邮轮游纠纷化解机制等内容,借鉴域外邮轮旅游业发展的法治经验,探究中国特色自贸港邮轮旅游业法治引领、保障和促进机制,全面推进自贸港邮轮旅游业开放,推动业态创新和旅游业升级转型。建议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邮轮旅游业发展促进条例》,启动自贸港邮轮旅游业发展的调法调规工作,强化央地会同立法机制,构建以“邮轮旅客为中心”的自贸港邮轮旅游纠纷化解机制,促进规制自贸港邮轮旅游市场新法治和新秩序,营造中国特色自贸港邮轮旅游业发展的宽松、开放、便利、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7.
国际邮轮公司市场布局特点及其对上海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邮轮旅游市场是世界旅游业中发展最快的市场,具有消费水平高、经济拉动作用强、辐射带动区域大的特点,是海滨旅游城市的必然选择。积极开拓国际邮轮旅游这一高端旅游市场,对于实现上海旅游经济增长模式由单纯游客数量增长向旅游质量和效益增长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世界三大邮轮集团市场布局发展的经验,对上海未来发展邮轮产业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邮轮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的新趋势,研究港口城市邮轮旅游的竞争力,对明确邮轮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布局、洞悉各港口城市邮轮旅游发展的优劣势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港口城市邮轮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熵权-TOPS IS法的城市邮轮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对上海、天津、深圳等全国9大港口城市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比较各港口城市之间邮轮旅游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港口城市邮轮旅游竞争实力悬殊,为避免盲目竞争带来的资源浪费,应考虑城市间邮轮旅游的竞合关系,注意准确定位和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三亚发展邮轮旅游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邮轮旅游作为旅游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迅猛发展。三亚作为中国热带滨海旅游城市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凤凰岛的建成之后,邮轮旅游做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悄然在三亚崛起。新兴的邮轮旅游业对三亚的各方面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面对不太成熟的邮轮旅游,如何抓住邮轮旅游以促进三亚旅游业的发展,成为新形势下三亚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本文从三亚的邮轮旅游的现状入手,分析三亚邮轮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入调整,贸易分工模式发生变化,同时中国进入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时期。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使用WIOD数据库1995—2011年的国际投入产出表,从供给层面测算中国整体及货物生产业、服务业增加值输出。并基于增加值测算产业显性比较优势。中国自身增加值90%用于国内最终品和中间品的生产,不足10%用于国外生产;各产业自身增加值用于国外最终品生产的比例大于中间品;传统货物生产业优势下降,而高技术货物生产业不具备比较优势;多数服务业具备比较优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竞争力不足。  相似文献   

11.
在短短十年时间里,中国邮轮旅游市场规模急速扩张,三大邮轮圈已初步形成。文章在回顾中国邮轮旅游市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包船成为主流模式,但其亏损较大;外资公司掌控中国市场,本土邮轮公司艰难起步;航线单一,产品差异化程度小游客选择受限;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较大,霸船现象频频出现。并提出应积极探索多渠道营销模式,开发多样性产品,探索本土邮轮发展策略,大力扶持本土邮轮发展,尽快出台相应法律完善市场,从根本上彻底理顺邮轮公司、旅行社和游客的关系,新增邮轮运营管理本科专业,完善中高端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等建议,认为未来中国邮轮旅游市场仍将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中国邮轮文化也将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2.
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要优先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成为无锡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城市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无锡持续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对未来旅游人才需求更加迫切,无锡现有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教育现状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矛盾还很突出。文章提出了无锡高职旅游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旅游服务创新与旅游产业转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服务业的发展、商务旅游的兴起为旅游服务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产业转型奠定了基础;同时,旅游产业传统发展方式也带来诸多矛盾,推进旅游产业转型与升级成为必然选择。基于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在旅游产业功能转型、消费转型、产品转型、企业转型、管理转型基础上的商务旅游服务外包将成为旅游产业转型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上海邮轮旅游的发展现状,从旅游者需求的角度分析在上海发展邮轮旅游、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上海旅游者需求的邮轮产品的要求和途径。同时研究了上海邮轮旅游市场开发的目标定位以及有关战略,最后针对上海发展邮轮旅游的现状及具体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市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智慧旅游使旅游产业融合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旅游业真正走向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标志。淮安作为全国首家"互联网+文化"智慧城市,积极构建全域旅游时代的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在功能目标、实施手段上提出具体的建设路径,期待提升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成为国际邮轮旅游的新兴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文章通过对邮轮人才需求特点的分析,针对《邮轮交际英语》的教学目标,提出了对课程改革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服务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显著增长并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由此厘清某些模糊认识、走出发展误区十分必要。一是服务业集聚区的区位选择不能与制造业雷同,二是服务业中"现代"与"传统"主要因生产或服务方式不同而区分,生产服务业迅猛发展并不意味消费服务业或商贸流通业的衰落;三是不能用一国或大经济区域服务业发展的标准来看待一个较小区域的服务业,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并非越高越好;四是是以专业镇为标志的珠三角产业集群模式,决定其产业转移和服务业发展要防止"产业空心化"问题;五是发展珠三角服务业不必过度强求"粤港合作"。  相似文献   

18.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我国新兴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我国仍然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手,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社会性问题,急需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培育和发展环渤海区域邮轮经济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在法律的视域内对培育和发展邮轮经济产业所涉及的海上旅客运输、邮轮建造、邮轮母港的规划、邮轮旅客的通关等诸多领域相关问题予以简约的考量,并提出了相关法律视角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文首先明确了产业内贸易的现状与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方法,并阐述了我国2004年—2013年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其次,对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因素——人均GDP、服务贸易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货物贸易额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上述因素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总体程度较高,但各行业的产业内贸易发展不平衡,旅游与广告等劳动密集行业偏高,金融与保险等资本密集行业偏低,因此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大吸引外商投资、积极发展差异产品、实施服务营销策略等措施促进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