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采用生存分析中单因素分析法,对2009~2013年间552幅位于上海中外环间的地块出让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地块面积、各区土地收入财政占比、规划容积率、贷款利率、前一季度房价、房价波动性,以及季节因素等,都是影响政府供地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一、结构调整中的障碍:结构刚性从1988年第四季度起,在新一轮宏观紧缩政策影响下,上海乡镇工业又面临着一次严峻的考验.为了帮助乡镇工业尽快摆脱诸多外部因素所引起的发展危机,并促使其走上高效益的发展道路,有关方面一再提出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可是,从半年多的调整结果看,上海乡镇工业的产业结构状况并没有得到任何实  相似文献   

4.
回收地膜对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新疆591户棉农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规制、责任意识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的影响机制,探讨了责任意识在政府规制影响农户地膜回收行为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和交互效应,并对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规制中的激励规制和约束规制,责任意识中的责任认知、责任担当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2)责任意识在政府规制影响农户地膜回收行为过程中起中介作用;(3)政府规制、责任意识各分维度在农户地膜回收中存在替代和互补效应,且作用方式及效果在不同农户群体间存在差异。因此,要发挥好责任意识等内生动力的作用,加大地膜回收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农业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5.
一、奉贤区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近几年来,奉贤区工业经济保持了健康、协调、快速增长的好势头。2004年,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108.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占全区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60.9%,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01.5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8.O%。奉贤工业成了全区经济的支柱,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的发展,工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丽攀高速路地共建模式较以往的BOT模式有一定的优势,政府以主人翁态度投身征地拆迁和环境保障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征地拆迁工作效率,保证了供地进度。本文从业主公司角度,详细分析在丽攀路地共建模式背景下公司如何利用该模式做好供地进度控制。  相似文献   

7.
城市工业节水水平、潜力、投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城市工业节水水平定量评价正确评价城市现阶段的工业节水水平对制定今后切实可行的节水目标、计划、政策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的决策有重要作用。城市工业节水水平高,一方面说明过去节水工作抓得好,成绩好;  相似文献   

8.
结构调整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区域)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国家的经济整体,或者一个区域的经济整体,是一个社会经济系统,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需求,决定了不同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其他方面的结构。对于一个系统来说,它有三个基本的因素:这就是要素、结构和功能。三者的关系是要素的组合形成系统结构,结构决定功能。为确保系统功能的最大化,必须通过调整结构,使结构能够随着系统要素的变化得到不断的优化和提升,对于农业这一系统来说,经过长期的努力,特别是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只有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完成农业结构的优化和高级化,才能克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诸多深层次矛盾。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珠三角9个城市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提高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提升既产生直接促进效果,又在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发挥了中介效应;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提高存在金融发展的单门槛效应。为此,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健全市场金融运行制度;深化金融改革,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以科技驱动金融创新,加快科技创新与金融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从全局和局部双重视角探究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差别化价格供地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方法:Super-SBM模型,面板Tobit回归模型,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2007—2019年长三角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呈稳步上升的态势,其空间分布格局由“中心低、四周高”演变为“东北高、西南低”。江浙沪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线性变化趋势均为上升,且江苏的增幅要高于其他省份。(2)全局视角上,地方政府差别化价格供地对工业绿色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引导工业用地资源流向高技术绿色企业,实现选择优质企业、优化工业结构、优化制度环境,来推动工业绿色发展。(3)局部视角上,地方政府差别化价格供地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在苏中、浙西南、皖南表现正向作用,与全局视角一致;在苏北、皖北、皖中表现出Ⅰ型负向作用,这源于非预期的挡板效应;在苏南、浙东北、沪表现出Ⅱ型负向作用,这源于工业政策优惠弱化效应。研究结论:虽然全局视角显示整体影响效果为正,但是局部视角显示部分区域存在抑制作用,可通过改进地方产业发展导向来引导差别化价格供地政策进一步释放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探索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关系的作用机制及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的差异。研究方法:PVAR模型。研究结果:(1)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稳定的正向影响关系且在城镇化减速阶段影响最大;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随产业结构高级化呈倒“U”型趋势且在城镇化加速阶段出现负向影响。(2)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镇化的响应具有正向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对城镇化的响应表现为东部为负,中、西部为正的区域差异。(3)城镇化有助于提高东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相互间的正向影响程度;而在中、西部,有助于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正向影响程度。研究结论: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及城市土地利用政策应充分兼顾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区域特点,提高城镇化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分析并揭示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效率之间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方法:杜宾模型和门槛回归。研究结果:(1)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高度化和服务化对土地利用效率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及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较直接效应更为显著;(2)在引入城镇化的扩张效应、规模效应和迁移效应后,产业结构合理化、服务化和高度化分别呈现出“倒U型”、“正U型”和“梯度式”增强的特征。研究结论: 在推动土地集约利用的过程中,既要充分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模式来加强土地规划的配套体系建设,又要注重区域之间的空间溢出。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土地供给错配的典型特征,明晰城市土地供给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提升土地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供经验证据。研究方法:从土地供给过度与供给不足视角解析城市土地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通过空间一般均衡模型构建城市土地供给错配指数,利用面板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及中介效应检验。研究结果:(1)中国城市土地供给错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不同地区、城市规模、人口流动方向分别呈现出“东少西多”“阶梯递减”“逆向配置”特征。(2)城市土地供给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影响效应在不同类型城市存在异质性,城市土地供给过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作用强于土地供给不足。(3)城市土地供给过度通过创新创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双重路径显著抑制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土地供给不足主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对城市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应警惕土地配置过度的“经济效率”陷阱,强化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的人地挂钩机制,因城施策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土地利用比较优势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根据效率原则计算并比较现阶段中国三大经济区域产业用地利用比较优势。研究方法:从比较优势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不同产业用地比较优势指数模型,运用中国内陆地区31个省(市、区)2000 — 2004年的数据计算各个区域的产业用地利用比较优势,分析区域差异。研究结果: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用地效率均具有比较优势;中部地区第一产业用地效率具有比较优势;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用地效率具有比较优势。研究结论:产业用地利用的比较优势可以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用地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用地供应规模、建设用地供应结构变化对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为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构建综合指标体系的熵值法测度城市发展质量,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土地供给与城市发展质量的相关性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无论是建设用地供应规模,还是建设用地供应结构(工业用地占比、商业用地占比、住宅用地占比、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占比),均与城市发展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变换关系,即建设用地供应规模和建设用地供应结构在服务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候,均存在一个动态的最优值或者最优比例。研究结论:建设用地供应对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是动态调整的,需要根据建设用地供应和城市发展质量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最优的建设用地供应规模和供应结构。  相似文献   

16.
依据产业结构和租值相关理论,作者分析了广州产业结构现状及广州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江苏杨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胜  张智光 《林业经济问题》2003,23(1):16-19,24
本文从实现江苏杨树产业化目标出发,界定了江苏杨树产业区域及发展优势,对影响杨树产业结构供求因素及调整和优化的主体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指出其调整和优化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城镇土地级别调整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寻求一种新的城镇土地级别调整方法———因素类比法。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类比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对现有城镇土地级别调整方法进行了简要述评;给出了因素类比法的原理和步骤;运用样点地价与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论:运用因素类比法进行城镇土地级别调整具有针对性强、工作量小、技术操作简单、不需要专门的地理分析软件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调整区域不多的城镇基准地价更新。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选择城镇土地等别调整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行政区划确定的县级行政单元作为基本单元,对其城镇土地等别进行调整更新。研究方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特尔菲法和GIS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全国2863个单元调整后的城镇土地等别位于1 — 15等,与原等别相比,调整后等别发生变化的单元数目为302个。研究结论:以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主城区为基准点,分层次开展全国城镇土地等别调整的方法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20.
自从我国2002年推行经营性用地实行土地招拍挂制度以来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是工业用地仍然采用协议出让的方式.通过土地出让模型比较不同出让方式的效率,分析工业用地协议出让所产生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在工业用地的出让中推行招拍挂制度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在工业用地招拍挂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的自身的特殊性,汲取经营性用地招拍挂的经验和教训,从宏观和微观上完善招拍挂制度,进一步提高我国土地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