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住房制度是指包括有关住房的建设、分配、交接、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等调整有关善方的关系并约束其行力的规范,是社会为居民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所需住房的制度安排,关系到一国的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考察澳大利亚的住房制度有助于为我国住房产业更好发展和人民居住权的保障提供参考.本文从住房产业的发展理念和属性开始,将澳大利亚与我国的住房制度进行比较,提出对我国住房制度未来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者从现有的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在现实中发挥作用方面存在缺憾出发 ,分析了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功能与作用不同。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由于其内在的特性所具有的功能 :能够防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维护生态平衡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 ,其能否完全外化对现实产生积极作用 ,除取决于自身之外 ,还受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 ,归结起来主要有 :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实施要符合目的性要求、要有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的保障、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强化实施的监督力度四个方面。最后 ,就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功能外化的行政执法机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里,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法就是调整在社会保障中发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同时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当代各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西方大陆法系国家对法律部门的划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既不属于公法,又不属于私法,而是属于社会法的范畴,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因此,国家制定和实施的社会保障措施都被纳入到了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民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宪法的最重要的部门法,是调整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规则。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规定直接反映和调整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法律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民事主体制度、物权制度、债和合同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人身权制度和继承权制度等,这些也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民法是地位仅次于宪法的最重要的部门法,是调整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规则。其主要内容包括:民事主体制度、物权制度、债和合同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人身权制度和继承权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来扩充其自主支配的财政资源,将充足的财权与庞杂的事权相匹配,从而发挥其宏观调控经济的职能。但受经济、资源、社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土地财政难以继续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政府宏观调控也相应受限。通过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所面临的社会风险、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进行分析,预设其转型的法律路径为:以财政法律规范调整为中心,辅以土地出让管理制度和金融融资与监管制度作为制度保障,进行宏观调控层面的整体性优化。  相似文献   

7.
德国、日本与中国相比,在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制的制度类型、物质种类及法律体系方面均存在差异,这与三国的法律形成机制、相关法环境及法律观念有关。其实,德国、日本与中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律制度的安排各有优劣。在未来的法律制度调整中,中国应合理界定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调整范围,正确处理循环经济促进法与相关法的关系,适当调整中国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立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丽霞 《经济师》2003,(1):65-66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指调整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各种社会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有利于企业实现现代化 ,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有利于社会稳定 ,减少因市场竞争的风险性而带来的弊端 ;有利于社会收入公平化 ,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在制定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时应遵循保障公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社会保障基金由各方合理负担、社会保障基金统筹统管、多种保障形式并存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等立法原则。内容上应包括社会保障的法定种类、社会保障基金的依法统筹、社会保障基金的依法经营、社会保障基金的依法监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用益物权转让是我国经济领域之中的一个新问题,随着这一问题的出现和发展变化,需要有相应的法律制度进行规范和调整。用益物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利应当由法律确认和保护,并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有效的行使。用益物权可以依法转让,其转让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促进相关的经济活动。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等财产权利的流转和交易过程中,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法律环境作为经济社会软环境中的核心要素,是实现经济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从经济法的视角分析了其在软环境建设中的社会整合功能,并提出经济法制度创新需要同时考虑经济法实体内容及正当程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养老最主要和最突出的是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我国现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许多弊端,已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十分紧迫.文章从法律制度层面提出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以期促进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人公司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不断涌现,其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将一人公司纳入法律调整范围也就成了势在必然。自1925年列支敦士登首先从立法上承认一人公司以来,法国、德国、丹麦、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及美国等英美法系国家相继在立法上承认了一人公司。因而研究一人公司的法律制度对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涛 《时代经贸》2013,(18):173-17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人公司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不断涌现,其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将一人公司纳入法律调整范围也就成了势在必然。自1925年列支教士登首先从立法上承认一人公司以来,法国、德国、丹麦、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及美国等英美法系国家相继在立法上承认了一人公司。因而研究一人公司的法律制度对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其主要原因表现在社会体制、法律制度和地方政策等几方面.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必须从社会体制创新入手,加强整体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设,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机制及相关的配套制度,依法维护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益.  相似文献   

15.
完善的技术创新社会成本治理制度体系,形式上应融合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调整对象上应涵盖与技术创新外部效应有关联的所有主体,并且要确保由基本治理制度向派生治理制度梯次展开的足够连贯性。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存在于制度的制约力、制度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制度层次的完备性、制度形式之间的协调性、技术领域的完整性以及影响制度有效供需的制度基础等方面。最后,对完善技术创新社会成本治理制度体系的路径选择问题提出建议:变革技术创新文化以孕育治理制度构建的社会基础,确立治理制度的独立地位以提升规则效力,完善宏观管理、微观参与的创新治理组织路径,围绕“权益、权责、意愿、规划、条件、标准、行动、评价、利益、演进”等核心环节健全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与其他需要法律调整的社会问题相比,环境问题与经济学的关系更为复杂、更为特殊.环境问题源起于人类生活活动、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当利用.环境法是新兴的法律形态和法律部门,它的核心问题在于社会发展所需"经济利益"与人类生存所需"环境利益"的平衡与协调.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经济学理论的初步研习,阐述经济学对建构环境法律制度的重大意义,对我国环境法律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启示、理论支撑和途径探索,并将着重论述经济学视野下环境法律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应然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改革思路.方法 运用渐进主义理论对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提出建议.结果 与结论渐进主义理论适用于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改革应确立其法律地位,保持制度的延续性;渐进调整目标和基本药物目录;综合协调各利益集团的利益,采用渐进的思想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1999年底以前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始,我国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建立已近二十年.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项基础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救助领域中问题也逐渐增多.发现总社会救助制度在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我们面对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障碍与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土地法律制度与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现实已经不相适应。城乡分割的二元土地制度、农地的产权残缺及其所承栽的社会保障功能的日益强化限制了农地的流转。因此,需要对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法律进行修改或调整,明晰农村土地产权,明确土地流转的收益分配,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和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试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仅局限于建设项目的决策阶段。由于其适用范围和适用空间小,适用时间短,以及预测功能体现不强,监督机制不完善等,使其不利于调整好整体环境保护与单项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也不能满足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所以,如何来完善这一制度,不仅关系到增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效性,而且关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