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中国农业的强地域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农业具有强烈的地域性。中国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极大,农业地域性尤其突出。在复杂多样的地域采取多元化对策优于一元化对策。文章还就“结构调整”、“××年不变”、“以林为主”和“统一的农业模式”等与地域有关的总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地区农业史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历史的地域性特点农业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进行和形成的。在一定的时间、地点、自然条件下,社会经济、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多种因素作用于农业过程,就会形成特定的农业地域类型,它通常体现为不同的空间差异。所以农业不仅有其时间前后的历史,而且存在着区界空间的历史。农业历史的地域特点,首先是由自然因素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是古代世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自然环境因素。它予人以天然的生活用品,资人以简单的生产条件,使农业成为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生产部门。山处者林、谷处者牧、陆处者农、水处者渔,环境不同,布局迥异。自然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一种长期延续的结构,它规定和制约着农业生产显现出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自然、社会条件复杂,农业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建立在地域性基础上的地区农业史,就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研究一定自然、社会条件下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发展规律。它是近年来崛起的农史学科新的研究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区农业史的研究比整体农业史的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所以,从80年代初期,自立于农史研究之林以来,至今方兴未艾。以美丽而富饶著称的太湖地区,自唐朝中叶以后,一直是我国“军国费用”的主要财赋之地,也是我国农业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它既是我国南方精耕细作农业的典型,又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典型。开展对太湖地区农业史的研究,不仅对太湖地区,而且对全国都有重要意义。拙文就如何开展地区农业史研究,结合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的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牟定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1.6%,农村地域面积占全县辖区面积的99.3%,农村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38%。基本的县情,反映出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是牵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全县富,农村稳则天下安。本文经过调研,结合牟定县“三农”问题存在的主要方面,对策建议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人们习惯购买“××牌电脑”、“××牌服装”,但似乎并不习惯于购买“××牌西红柿”、“××牌白菜”。农产品离品牌时代还有多远?农产品品牌化生产经营是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市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已经成为各界共识。但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对农产  相似文献   

6.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整理,事关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和用地效率,是促进农村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缓解用地矛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特点 1.用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从地域分布来看,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广,农民数量多,农业的基础地位重要已是不争的事实。“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也成为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实现城镇化,保持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于“三农”问题的成因及对策,诸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政府各个部门也采取了多项解决问题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认为“三农”问题不是一个或几个问题,是一个多因素相互关联的系统问题,其对策要体现综合性、长期性、层次性,本文试就此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揭示不同时间段农业地域多功能的地域差异和演进特征,提出农业地域多功能协同发展的对策,为科学引导地区分工、强化主导功能、凸显地域价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农业地域多功能性指数计算模型,农业地域多功能演变的时空差异诊断模型,Gi*指数模型。研究结果:(1)农产品供给功能提升幅度较大,其重心进一步向平原农区集中;京津冀都市区、邯郸经济区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大幅度提升;山地丘陵区生态保育功能进一步凸显;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优势区向各市辖区及其周边县域集中。(2)京津冀都市区、邯郸市及其周边地区为多功能指数热点区,而京津冀都市区与邯郸经济区之间的县市以及样带河南段大部分县市为多功能指数冷点区。研究结论:106国道沿线典型区不同类型区农业地域主导功能定位不同,需借助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粮食补贴等政策手段引导地域功能与社会经济需求、地域资源禀赋相适应,促进主导功能区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疆地域辽阔,是我国农业大区。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生产模式粗放化,土地产出率低下,生态环境持续退化。基于产业融合维度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探索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途径。产业融合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确保粮食安全、扩大农业多元效力、延伸农业产业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农村产业融合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现状,总结了新疆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卖难”“买难”的危害、成因与对策郑重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商品经济转化。但是,农产品的“卖难”“买难”,阻滞着这一进程,影响农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现试探讨其危害、成因与对策。一、危害马克思指出,社会再生产过程包...  相似文献   

11.
运用农业资源区划成果 实现农业区域合理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出发,阐述了尤溪县农业区域结构调整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快区域结构调整,实现优势农产品区域合理布局,抓好科技、资金、市场配套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3S”技术在精细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探讨精细农业与“35”技术的关系人手,指出“35”技术推动了精细农业的发展。然后,列举了“35”技术在精细农业中的综合应用,分别介绍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在发展精细农业中的作用。最后,根据“35”技术在精细农业应用中面临的问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3S”技术的精细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探讨精细农业与“3S”技术的关系入手,指出“3S”技术推动了精细农业的发展。然后,列举了“3S”技术在精细农业中的综合应用,分别介绍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在发展精细农业中的作用。最后,根据“3S”技术在精细农业应用中面临的问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龙海市探索农业产业化道路的剖析,指出其成功的经验在于: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吸引台湾农业资金和技术,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加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具有地域性特色的高效型、创汇型支柱产业,通过“龙头”企业的核心作用带动区域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最近,呼和浩特市农业区划办公室荣膺贾才市长颁发的“市长特别奖”。他们所以能获此荣誉,是由于他们高质量地完成了本市农业区划这项浩繁工程。市委书记伊钧华同志对此评价说:“象这样构成完整体系,全面、系统地反映市情,评价农业资源与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揭示农业地域分异规律,论证农业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及生产力合理配置,在呼市农业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深入系统揭示江苏县域农业多功能权衡/协同时空关系,是统筹不同农业功能特征地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方法 文章在解读农业多功能内涵基础上,从“粮食生产—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生态涵养”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ESDA模型及Spearman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1978年以来江苏农业多功能时空分异及权衡/协同关系。结果 (1)1978—2019年县域尺度江苏农业粮食生产功能空间格局呈现“北移”态势,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功能高值集聚在苏南,而生态涵养功能空间上表现“依山傍水”分布格局。(2)粮食生产功能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功能呈现“先协同后权衡”变化趋势,与生态涵养功能表现出较强的权衡关系;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保障功能呈现协同关系,而与生态涵养功能表现出较强权衡关系。(3)县域尺度粮食生产—经济发展功能协同HH型从苏锡常逐渐向苏北演化;苏南地区粮食生产—社会保障功能由协同HH型演化为权衡LH型;粮食生产—生态涵养功能协同HH型主要集聚在连宿地区;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功能协同HH型主要集聚在苏南县域;经济发展—生态涵养功能协同HH型主要分布在宁镇扬及苏北部分县域。结论 结合不同农业地域功能权衡/协同特征,凸显不同农业地域主导优势功能,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苏农业地域功能优化的差异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农业区域开发是一项涉及自然、经济、技术,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它既依赖于农业资源、生产基础和环境条件,又要考虑主产品的市场状况,从而达到发挥优势,提高开发效果的目的,因此,在农业区域开发过程中,就要坚持“因地制宜,分区分期治理”的原则。为使分区更符合其地域分异规律和生产实际,运用“动态聚类”的原理和方法,结合聊城地区棉田综合开发,着重阐述了“动态聚类”分区方法和计算步骤,并分析了分区结果与实际生产一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证明了“动态聚类”分区方法的适用性和其结果明确直观,符合地域分异规律和各因素对开发区的影响程度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农业区域开发是一项涉及自然、经济、技术,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它既依赖于农业资源、生产基础和环境条件,又要考虑主产品的市场状况,从而达到发挥优势,提高开发效果的目的,因此,在农业区域开发过程中,就要坚持“因地制宜,分区分期治理”的原则。为使分区更符合其地域分异规律和生产实际,运用“动态聚类”的原理和方法,结合聊城地区棉田综合开发,着重阐述了“动态聚类”分区方法和计算步骤,并分析了分区结果与实际生产一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证明了“动态聚类”分区方法的适用性和其结果明确直观,符合地域分异规律和各因素对开发区的影响程度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农产品加工特别是粮油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试图对农业产业化与粮油加工龙头企业的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可行性问题进行讨论,并参考新疆和石河子垦区特殊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在西部的适用性,“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及农业产业化政策有利于龙头企业发展和竞争进行研究,从而从地域发展态势以及粮油加工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据以提出粮油加工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代序)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党和政府对农业的领导,从实际出发,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提高各级领导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水平,争取我省农村经济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这对实现“七五”时期的任务,促进农村“两个转化”,振兴农村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不论作物栽培,植树造林,动物饲养或水产养殖,都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深刻影响和制约,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