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自2005年1月《改革》在北京组建学术委员会以来,迄今已历经两届。《改革》学术委员会成立6年多来,《改革》已成长为独树一帜的中国经济学品牌期刊。2010年4月,《改革》的编辑出版单位——改革杂志社已形成一社四刊一网一论坛的新格局,迈向了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2011年7月,《改革》学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研讨会在北京圆满举行。为充分展示《改革》自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以来的主要工作,让各界读者对《改革》自创刊以来涉及中国转型和发展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引领学术趋向、引导学术思潮的轨迹及其在学术界和政策层面的双重影响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改革》编辑部制作了这个特辑。既让《改革》各界读者全面检阅《改革》的发展历程,又为新闻出版界同行互为镜鉴;既让官员看到解析方法,又让学者观照制度逻辑,甚至为海外读者进一步了解《改革》打开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2.
文骐 《改革》2010,(10)
《改革》自1984年创刊以来,与改革开放的中国一起成长,迄今已发展为独树一帜的中国经济学品牌期刊。2010年10月,《改革》的编辑出版单位——改革杂志社拥有四刊一网一论坛。2010年10月《改革》出版200期,迈向了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改革》出版200期特辑,全面展示《改革》自创刊以来关注中国转型和发展的前沿问题和前瞻性问题,引领学术趋向、引导学术思潮的轨迹及其在学术界和政策层面的双重影响。既让《改革》各界读者全面检阅《改革》发展历程,又为新闻出版界同行互为镜鉴;既让官员看到解析方法,又让学者观照制度逻辑,甚至为海外读者进一步了解《改革》打开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16日上午,《改革》学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圆满举行。来自中央宏观研究部门、政策咨询部门和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把脉《改革》走势,共商宏观大计。一、《改革》2010年以来主要关注点及效应改革杂志社委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执行总编辑王佳宁编审代表《改革》学术委员会作工作报告。他指出,一年来《改革》作为中国经济学品牌期刊,始终关注中国转型与发展,致力于研究中国转型和发展的前沿问题,从关注维度上主要涉及三个方  相似文献   

4.
【本刊北京讯】2011年7月16日,《改革》学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圆满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研究员等《改革》学术委员以及其他来自中央宏观研究部门、政策咨询部门和985、211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2008,(1)
20年栉风沐雨,20载辛勤耕耘,自1988年1月创刊以来,《改革》与改革开放的中国一起成长,成为独树一帜的中国经济学知名学术期刊。及至2008年1月8日,《改革》创刊20周年纪念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圆满举行,迈向了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20年来,《改革》秉持对历史、对学术负责的态度,牢牢把握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紧密结合中国转型和发展的前沿问题,引领学术趋向.引导学界思潮,稳固了在学术界和政策层面的双重影响。欢迎您和我们一起回眸20年来《改革》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眺《改革》旌旗猎猎,望大国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6.
《改革》2005,(1)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改革》自1988年正式创刊,迄今已走过17个春秋。及至2005年1月《改革》出版月刊,迈向了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17年栉风沐雨,17载辛勤耕耘。《改革》秉持对学术、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紧密结合中国转型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经济理论研究的新动态,积极开展学术争鸣,发挥着品牌期刊引领学术趋向、引导学界观念应有的作用,得到了经济学界人士的认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改革》(月刊)坚持“专业眼光看经济,经济眼光看中国”的办刊理念,定位为侧重原创性首发研究中国转型和发展前沿问题的、有相当学术质量和专业水准文章的、国内一流的经济学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流程全面对接国际惯例,全面推行双向匿名审稿制。研究领域涵盖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的16个二级学科,以及管理学的3个一级学科,设有“《改革》社评”、“本刊特稿”、“宏观经济”、“产业经济”、“财政金融”、“区域经济”、“三农新解”、“全球化与中国”、“企业发展”、“资本市场”、“公共管理”、“争鸣与探索”等12个栏目。我们期望通过“大事回眸”、“荣誉档案”、“名篇荟萃”等版块组合,全景式地回眸,较为系统地介绍《改革》,宣传和推广《改革》,向新老读者真实地再现《改革》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让关心、支持《改革》的各界人士全面了解,与我们真诚沟通。让我们以改革的名义、以改革的精神来共同呵护《改革》的茁壮成长,进一步做大做强《改革》品牌  相似文献   

7.
“先看病后付费”的诊疗模式,自2010年在山东省济宁市率先试点以来,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开展试点。这一打破惯例、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并倒逼医保制度改革的做法,受到各界强烈关注,有人叫好,也有人担忧。两会期间,《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了包括济宁“先看病后付费”改革的操刀者陈颖代表在内的多位代表委员,共同探讨这一模式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北京市科技金融促进会联合举行的《2005年会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高层论坛》现在开始了!  相似文献   

9.
《改革》2015,(3):159
《改革》自2012年7月成为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以来,选题视野侧重政策层面和学术趋向的交集,砥砺自强、自成一格,已发展成为中国百强报刊。2014年,改革杂志社开展了首届《改革》服务中央决策优秀论文遴选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发挥了较好的引领和示范效应。经研究决定开展第二届《改革》服务中央决策优秀论文遴选活动现公告如下:一、遴选范围《改革》2014年第7期至2015年第6期发表的关联主题论文二、遴选体裁  相似文献   

10.
《改革》2008,(1)
累厚重根基展名刊风范溯大国征程品深思睿语《改革》创刊20周年纪念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学术研讨会在京隆重举行 2008年1月8日,《改革》创刊20周年纪念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中央宏观研究部门、政策咨询部门和知名院校的改革杂志社学术委员,以及特邀嘉宾、有关方面代表近百人济济一堂,共同见证《改革》二十华诞,研讨改革开放30年。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改革》对中国经济理论界的影响力和重要贡献,对《改革》引领高端思想、挺进国际市场寄予厚望。长期以来关注《改革》成长的省部级领导、中央和地方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