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饮用水深度处理用活性炭评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炭吸附技术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领域非常具有潜力的技术之一。本文论述了如何建立活性炭评价体系,搭建了活性炭评价体系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上海自来水用煤质活性炭技术通用规范的思路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企业技术开发》2016,(6):49-50
文章以活性炭吸附工艺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为对象展开探究,首先对活性炭的吸附机理及其应用优点展开分析,随后从含有废水净化、染料废水净化、重金属废水净化三个角度对其具体应用展开叙述,并从活性炭组合工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对活性炭吸附工艺在工业废水治理研究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涛 《价值工程》2023,(17):145-147
作者针对湖南某企业涂装废气风量大、浓度低的特点,将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技术用于治理水性漆涂装废气。该技术工艺主要采用“预处理+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工艺,经检测,治理后的废气的质量浓度小于10mg/m3,总去除效率可达85%以上,可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吸附箱包括箱体和箱体内的吸附单元,作为一种干式废气处理设备,具有吸附效率高和能力强等特点。基于此,对活性炭吸附箱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后的活性炭吸附箱属于全密闭型,不但拥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率,而且结构紧密占用空间较小和运行投入较少,方便后期进行维护和管理,室内外皆可使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同步对不同混合有机废气进行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5.
以石油焦基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取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通过对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吸附水中As(Ⅲ)时pH值、浓度、吸附时间和活性炭用量等因素对As(Ⅲ)吸附量的影响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在As(Ⅲ)的浓度为40mg/L,pH值为9.0,活性炭用量为1.0g/25mL的条件下对As(Ⅲ)具有较大的吸附量和去除率。  相似文献   

6.
以抗生素氯霉素(CAP)为污染物对象,采用活性炭(AC)对饮用水中的CAP进行吸附,然后采用微波(MW)技术对吸附饱和的AC进行CAP的降解和AC的再生,并对再生后的AC进行循环使用。结果表明:选用片状活性炭为吸附剂时,达到吸附平衡的活性炭,微波累计处理4min完成再生,再生后AC比表面积增大,吸附能力增强;并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微波再生处理CAP效果的影响,发现微波功率为539W,微波时间为4min,再生次数四次后,吸附平衡量达到最大,活性炭再生率达到133%。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工业造成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其中工业废水的处理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工业发展和城市生产生活的头号难题。在这种背景下,活性炭作为表面积大,吸附能力极强的低成本附加剂,被广泛应用到工业废水的处理当中。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活性炭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意义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为提高活性炭对烟气中汞的吸附作用,利用对原料进行低温绝氧干馏处理,改变原料的空隙结构,增加了活性炭的微孔容积;再通过溴素对活性炭的溴化处理,使活性炭对汞单质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淡水资源是全球各个国家、各大地域的重要战略储备资源,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的正常生产都与淡水资源相关。目前,如何将水资源的利用结构进行整合优化,令水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是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突破口。臭氧-活性炭技术的出现显现了深度处理工艺的优越性,能够将自来水水质指标处理合格,高效率运行、配套工艺成本低更是其优势。文章主要针对自来水厂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应用进行探讨,分析目前该技术概况、总结工艺机理及优势、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简析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活性炭的生产工序、特性、使用特点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和概况等,强调了活性炭吸附是水处理中去除有机、无机物污染的有效、经济的方法。正确选择活性炭,深刻了解活性炭的特性,更能发挥其处理的效果。活性炭吸附技术作为改善水质的有效措施,运行方式灵活,成本低,效果明显。提出活性炭应用领域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前市场上室内空气净化器按可除去的对象分为除尘式及除有害气体式两种。 除尘用静电原理或纤维过滤器。静电式空气净化器主要由离子化装置、集尘器、送风机和高压电源构成。集尘器常需要定期取出来清洗,多则数月、少则两周一洗。过滤器的滤料约需半年至一年换一次。除去有害气体采用物理吸附法、化学法和离子化法等,这些方法可单独或组合使用。物理吸附法用多孔性、表面面积大的材料。如活性炭作吸附剂,但吸附不牢固,且容易吸附饱和。化学法利用中和、氧化和催化分解作用除去有害气体,去除效果好,环境温度湿度变化不会引起脱附作用。物理法和化学法(催化  相似文献   

12.
高晰 《科技与企业》2013,(23):203-203
城市污水处理问题作为我国城市水务事业建设的重点,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始终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深度的逐渐加深,污水处理技术日渐朝向空间占用少,系统运行稳定和高处理效率方向发展,活性炭技术也日渐成为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核心技术。本文结合了当下我国城市建设中污水回用的趋势,并对污水深度处理技术进行探究,在结合活性炭利用技术的基础上对其在污水处理中的使用技巧进行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巴旦木核壳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得到改性实验后的巴旦木核壳活性炭,考察了巴旦木核壳活性炭加入量,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四因素三水平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巴旦木核壳活性炭吸附作用的最佳工艺条件,得出当巴旦木核壳活性炭的用量为15mg、 作用时间为135min、 吸附温度为50℃时,核壳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去除效果较好,结果表明:在此工艺条件下,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00mg/L.动力学研究显示,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够在120 min内迅速达平衡,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明该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与Freundlich模型相比,实验数据拟合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   

14.
宁雪  王学江 《活力》2011,(10):60-62
本文主要研究污泥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ZnCl:活化污泥基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热解温度500℃,热解时间lh,ZnCl2;容液浓度30%。污泥基活性炭制取的得率为30.14%,灰分含量4.66%。经元素分析最佳制取条件下碳元素的含量最高、孔隙结构清晰。污泥基活性炭主要由中孔构成。污泥基活性炭对铅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Pb^2+在污泥基活性炭上的吸附量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而增大,最佳pH值为5.0。C-O—C、C=C和-0H三种官能团对于污泥基活性炭吸附铅离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珊珊 《科技与企业》2014,(15):177-177
本文以活性炭的特性与吸附机理为基础,分析活性炭的吸附技术及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并探讨其应用情况,总结其应用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探讨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石油焦基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取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通过对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吸附水中As(Ⅲ)时pH值、浓度、吸附时间和活性炭用量等因素对As(Ⅲ)吸附量的影响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在As(Ⅲ)的浓度为40mg/L,pH值为9.0,活性炭用量为1.0g/25mL的条件下对As(Ⅲ)具有较大的吸附量和去除率。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生物陶粒工艺是一种有效去除水源水中污染物的方法,本文采用固定化生物陶粒反应器对龙虎泡原水进行处理,实验表明,固定化生物工艺对OC的去除率为25.6%,氨氮去除率为64.1%,浊度去除率为83.8%,对UV254的去除率为13.3%,其效果比单纯生物滤池及工程菌液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好,OC和氨氮的去除率是为其他两种工艺的两倍.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对有机物的去除始终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对各层微生物的变化情况进行观测分析,指明微生物的衍替规律.最后对成熟滤料进行电镜扫描分析,指出微生物在载体上的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18.
在能源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燃气的不完全燃烧都会产生大量的黑烟,对我国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而其中又以煤炭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黑烟为主,黑烟的主要成份是炭黑,文章根据炭黑的形成机理及特性,参照传统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除尘器纤维滤料方面加以改进,将常用的除尘器纤维滤料换成易清洗、耐高温、耐磨的新型滤料——微孔陶瓷。实验结果表明,不但保留了袋式除尘器除尘效果好、效率高的优点,还克服了传统袋式除尘器不能处理高温含尘气体的困难,达到有效去除黑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探讨了亚甲基蓝溶液的浓度、溶液的pH、吸附剂的投加量及振荡时间等对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在50 min时达到平衡;碱性条件有利于其吸附的进行.  相似文献   

20.
活性炭作为一种优良的物理、化学吸附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活性炭品牌,消费者在选购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看相对密度。活性炭孔隙越多,吸附性能越高,在等重量包装情况下,体积也就越大。建议购买密度小、手感轻、等重量体积大的活性炭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