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柯珊 《乡镇企业科技》2014,(20):148-149
生物多样性对地球和人类具有重要意义,其弱化和破坏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已经面临巨大的威胁。人类越来越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积极寻求方法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在众多保护措施中,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以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云南省为例,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对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郝刚 《活力》2012,(10):245-245
中国是世界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事业,作为保护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到2001年底,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551个,国家级171个,面积达1.4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4.44%左右。林业系统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达909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55处,总面积1.0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0.63%。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也保护着约2000万公顷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约1200万公顷的各种典型湿地。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活动和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生态,导致生态系统退化。自然保护区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但是,如何才能有效地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观察、监测?文章提出基于LoRa物联网的自然保护区监测系统设计方案,把目前使用的传感器、监测设备通过星形网络进行部署,实现对自然保护区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同时也为自然保护区生态的发展、保护、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有利于遗传基因的保存、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等,为此提出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的对策;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是实现林业生物多样性的根本策略;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是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的时代需要;建立混交林,是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的新途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生物多样性有利于遗传基因的保存、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等,为此提出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的对策: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是实现林业生物多样性的根本策略;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是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的时代需要;建立混交林,是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的新途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焦鹏  孙轶刚 《价值工程》2012,31(8):287-288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蓬勃发展,保护区在管理过程中彰显出各种问题。本文以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保护区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高管理水平打造一流自然保护区,提供管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生态旅游是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8.
生物多样性程是生态、民生的大计,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可更加科学、有效地调节生物大环境稳定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少由于生物物种灾害带来的危害,保障自然生态环境安全健康发展。还可以为部分陆生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起到保护甚至丰富生物物种的功能。除了这些方面的用处,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还可以很好的为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提供良好的原材料,为人们的艺术精神生活提供灵感。  相似文献   

9.
我省的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随着我省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自然保护区内的集体林改革问题逐渐突出,林区农民的切身利益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之间矛盾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10.
桂林花坪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坪保护区是广西第一个、全国第一批成立的自然保护区。境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保护区是银杉模式标本产地,区内保存着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和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是我国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地处世界上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华中南区。本文就花坪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作初浅的分析,为保护区今后的建设与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对大兴安岭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生敏 《民营科技》2009,(3):83-83,36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已成为21世纪人们生活的主旋律。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的具体体现,维护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通过对大兴安岭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一个道德与伦理问题。生物多样性的流失将使得人类变得贫乏,因为人类就是与所有其他生物种群一道进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3.
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的兴凯湖流域,东、南以松阿察河及大兴凯湖与俄罗斯接壤,自然景观保存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自然性、稀有性、多样性等诸多特点,是典型的温带内陆水域湿地生态系统。2009年兴凯湖保护区管理局在黑龙江省林业厅的帮助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兴凯湖保护区区域内湿地进行了调查,这对摸清兴凯湖保护区湿地资源现状,制定合理可行的保护策略是十分重要的;对今后兴凯湖保护区开展湿地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今后保护区的发展和相关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乡镇企业》2010,(3):25-26
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行动1月26日在北京启动,环保部长周生贤与联合国驻华机构总协调员马和励共同为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行动纪念碑揭幕。周生贤在致辞中说,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之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行动方案,今年将开展一系列活动,展示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成就,提高公众意识,促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技术相对不成熟,面对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湿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并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非常低,本身就是一种浪费科技资源和资本形式,不利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受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丧失:自19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球已丧失了40%的动物种群、20%的红树林以及40%的珊瑚礁;至今,全球也没有兑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缔约国在2002年的承诺。  相似文献   

17.
苏杨 《国土经济》2007,(1S):64-65
今年是我国保护区事业的五十大寿。五十知天命,但作为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体和保护生态安全的主力军,保护区的天命似乎与生俱来——自然保护区自然只能做保护事。不过,现实中也的确出现了诸多保护区不保护之事——这一是指其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指其自身难保并因此存心不保。  相似文献   

18.
<正>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每年为人类创造约33兆美元的价值。1然而,近年来,生物多样性收到了严重的威胁,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遗传多样性急剧贫乏,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这些都加剧了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危机。二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入侵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全球范围来讲,他们对本地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危害,足以与栖息地的丧失和恶化所带来的危害相比拟。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规划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着重要意义.在回顾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从城市物种保护角度和景观要素规划设计方面,提出了有利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生态公益林被用作维持生态平衡的主要一环,对生态系统起着举足轻重且无可比拟的作用。论述了建设生态公益林在森林资源、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中的必要性及应用,以大力提高生态系统的愈合能力、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