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隐含碳排放量的影响:2000-2009年——基于国内消费视角的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年大量的"中国制造"不断出口到发达国家,这些出口产品背后的隐含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与已有文献主要利用美国、日本等国的数据间接获得中国碳排放率不同,本文通过直接计算中国2002、2005和2007年分产业部门的碳排放率,再以国内消费活动为标准利用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估算中国2000-2009年的隐含碳排放量,分析贸易碳排放净差不断增加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国内消费的碳排放总量将比国际公布的数据有所减少.中国在2000-2009年间保持贸易碳排放顺差,出口的高增长快速拉动了中国碳排放总量的增加.各国应当共同改善现行的碳排放量测算体制,同时中国也要鼓励低碳产品和技术贸易.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加大贸易开放力度,国内的贸易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国家进一步加强了碳汇交易市场的建设,国内的碳汇定价及国际交易模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因国际贸易竞争、全球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的影响,中国的碳汇交易权及运行模式仍面临一系列问题。通过全方位分析中国贸易开放的历史发展背景及进展、贸易开放对碳汇价格的影响效应及贸易开放角度碳汇价格的变动机理,从碳汇财政补贴、碳汇价格调控、碳汇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在构建投入产出模型基础上,以2005-2010年海峡两岸进出口贸易额与碳排放数据为样本,通过估算部门碳排放强度,测算两岸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对两岸贸易隐含碳净转移进行LMDI分解。研究发现:在2005-2010年间,祖国大陆各部门的碳排放强度显著高于台湾地区相应部门的碳排放强度,海峡两岸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工业、金属工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等部门,两岸贸易使得全球碳排放量减少了209.38-306.03百万吨。本文研究不仅从部门角度,为海峡两岸控制贸易隐含碳排放量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从全球碳排放角度,为促进海峡两岸贸易深入发展提供了环境意义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在党中央提出新发展观背景下,我们应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直面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顺势而为,做好国际运输服务贸易大文章,从而从根本上扭转我们长期国际服务贸易的逆差。 相似文献
6.
7.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持续扩大,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情况下,国内物价水平却不断上升,出现了通货膨胀的现象。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的概念含义、形成原因及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现象入手,阐述进出口贸易影响国内通货膨胀的机理,分析货币供给途径、成本传导途径、国外商品价格传导途径三种传导途径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并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我国不同服务行业的市场开放程度与贸易竞争力,以及对比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与贸易竞争力,本文发现市场开放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并没有确定的正面影响。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一方面是严格的政府管制阻碍了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在于现有的贸易统计方法低估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因此,促进国内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应该加快国内服务业领域的体制改革,放松政府对于服务业的管制,而不是单纯地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同时,还应尽快建立覆盖多种贸易形式的统计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7,(26)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海南省"十二五"期间的进出口隐含碳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运用Divisia指数分解法将进出口隐含碳平衡变化的原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十二五"期间海南省进出口隐含碳呈逆差,且逆差有增加的趋势,说明海南省进出口贸易有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其中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引致进出口隐含碳逆差增加,而规模效应引致进出口隐含碳逆差减少。若区分不同的部门,发现不同的部门进出口对碳排放的影响表现不同,原因也有差别。因此,若想进一步减少海南省对外贸易的碳排放,必须在不断增加贸易顺差、减少贸易逆差的基础上,依据不同部门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有针对性地调整贸易结构、提升部门的碳减排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有着较快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也与日俱增。2006年12月11日,我国在银行、保险、电信等敏感领域实现全面开放,服务业市场将引入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服务贸易现状着重分析了服务业全面开放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积极、消极影响,并提出针对不利影响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研究贸易开放与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对于“双碳”目标下提升我国能源效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5-2020年我国地级市的数据,探讨不同城市贸易开放对当地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增长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开放不仅在短期对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长期也会有效推动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增长;分区域进行稳健性检验,其结果依然成立。基于研究结论,应当进一步推动贸易对开放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积极影响,重点关注能源效率较低但有一定提升空间的城市;吸引优质外资流入,提升绿色技术水平;采取综合措施协调贸易、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贸易开放的收入分配效应历来备受学界广泛关注.本文系统梳理和总结了贸易开放对收入分配影响的相关理论,在重点阐述新古典贸易理论范式下的H-O模型和S-S定理的基础上,从技术进步、外包、企业与消费者异质性、劳动力市场监管等角度深入分析了贸易开放影响收入分配的理论机制.此外,本文也提出未来研究可拓展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自CEPA签订生效以来,促进了内地与香港双方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本文考察了内地对香港的运输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内地-香港的CEPA补充协议中有关运输服务贸易的开放承诺,全面评价内地对香港运输贸易开放状况和促进开放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外贸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进出口总额已经位居第一。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但是,对我国国内的通货膨胀也产生了一定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这方面的关注力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本文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与通货膨胀的现状、通货膨胀的概述以及产生的原因、进出口贸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途径以及对于进出口贸易引发通货膨胀的对策进行研究,从而提出调节进出口贸易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碳排放贸易作为治污减排的有效措施之一,已被多方采用并形成了多元化的国际碳市场。基于碳市场格局总结各级市场的准入条件,并运用灰色系统分析准入条件与环境效益的相关性,得出了市场的进入成本越高、环境效益越大的结论,但现有的较高准入条件则限制了包括中国在内的非附件一国家参与碳贸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一直备受学者关注,国内外学者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则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 相似文献
19.
大量研究证明,收入差距过大,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还影响当代年轻人的专业、就业选择,使得各个行业从业人员分布不均,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 因此,探讨贸易开放对我国行业薪资差距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我国更进一步加快转变外贸结构、缩小行业薪资差距、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贸易开放对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及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的实证研究发现,贸易开放程度对于当地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具有倒U型影响,对于超过75%的观察点来说,贸易开放会加剧本地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而对于贸易开放程度更高的观察点来说,贸易开放则会降低本地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如果要纠正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以提振居民消费需求进而有效扩大内需,重要的政策手段是拓展贸易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内陆省份开放并提升沿边省份开放以使其贸易开放程度跨过临界值,对于已跨过临界值的沿海省份则需进一步深化开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