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世五年,中国汽车产业逐渐深入被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称之为深海的WTO商战中。回首五年,本土汽车企业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销售数量方面似乎都驶上了快行道。无论是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还是北京车展上本土汽车品牌高端产品的频频亮相,皆已显示出本土汽车企业似乎已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突围。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外资、合资企业品牌仍旧牢牢掌控利润相对丰厚的中高端市场。仍旧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大半壁江山。本土汽车企业意欲在这场艰苦卓绝的商海大战中取得最终胜利仍旧充满了诸多的陷阱和挑战。 本文聚焦汽车市场竞争中的重中之重——品牌传播。检讨目前本土企业品牌传播活跃态势下隐藏的问题与挑战,归纳总结了国外本土汽车品牌、其它行业本土企业品牌成功崛起的案例。为本土汽车企业品牌传播助力本土汽车企业竞争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3.
我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一个让世人惊奇的快速增长过程,在短短时间内已经成为全球一个重要的汽车生产大国和销售市场。同时,在近几年,自主品牌发展十分迅速,但是从去年一来,自主品牌的发展却出现了困境。那么,自主品牌发展面临什么苦难?又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一困难?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面对我国汽车市场不断增加的需求以及世界汽车强国对国内市场的抢占,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提高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竞争力,利用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构建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以我国5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竞争力分析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长城汽车在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中位列第一,综合竞争力最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竞争力整体偏低,主要表现在获取社会资源并获利的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企业整体规模较小、经营能力较弱这三个方面。因此,要想提升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竞争力,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规模优化;加快自主研发,推动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强政府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5.
程鑫 《北方经贸》2010,(2):30-32
企业未来生存之势,反映了企业内外环境潜在的变化规律。如果企业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种变化之势,并能乘势而上有所作为,就能主宰企业未来生存命运。但是,潜在的变化之势往往不易被察觉,它是一种细微的慢性的有规律的事态发展,自主品牌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引起了营销界的关注,重视核心产品质量、打造整体品牌以及建立科学、高效的营销网络的激活这3个措施是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营销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季会如 《中国物价》2011,(2):70-72,75
自主品牌汽车倡导的是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并拥有相应的知识产权。作为我国主导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为加快其健康发展,汽车生产企业必须采用技术改革和创新的战略,逐步建立起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强大阵容。本文阐述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探讨了自主品牌汽车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贡献。并结合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的现状,提出了自主研发和创新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7.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10万辆与1364.48万辆,产销量均位居全球第一。这一辉煌的成就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汽车产业大国的行列。然而,在喜获丰收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理智地认识到我们距离汽车强国还有一定差距。去年1000万辆车下线仪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指出,衡量我们是否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强国应具备3个标志条件:一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知名的世界企业和品牌;二要学会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三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支撑和引领世界汽车产品的技术进步,并在这一过程中,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上述三个标志性条件无一例外地涉及到了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与培育问题。于是,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发展逐渐走上了中外合资和独立创新的道路,但是由于自身汽车工业发展年限较短,自主品牌意识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人才,并加以国外品牌的冲击,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发展之路充满了阻碍。为此,采用统计学中的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的方法,根据2009—2013年的中国自主汽车企业的销售量的数据,分析了汽车销售量与研发费用的关系,并针对出现的原因提出了如何提高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创新能力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近几年有很大发展,但也存在缺乏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能力;自主品牌档次偏低等问题,为此应采取提高汽车设计和制造水平;提高自主研发能力;采用高起点自主创新模式;以品质促销量;树立出口汽车的新形象;保留自主品牌汽车的主要优势,注重创新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史以及具有代表性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过程做了简单介绍,并针对如何发展自主品牌表达了一些看法,仅为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1.
受到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增速下降影响,2017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增速也随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创新既存在着极大的动力,也面临不小的阻力。其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品牌战略不清晰、创新人才不足和缺乏科技创新能力。针对这种情形,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创新可从发展自主品牌战略、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来实施。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欣欣向荣,但是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不断拷问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如果发展的问题.本文详细的比较了当前五种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策略,通过翔实的数据和事例,分析了各个策略的优劣,指出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策略,即在中短期可以进行一定的创造性模仿,但最终发展方向是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欣欣向荣,但是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不断拷问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如果发展的问题。本文详细的比较了当前五种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策略,通过翔实的数据和事例,分析了各个策略的优劣,指出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策略,即在中短期可以进行一定的创造性模仿,但最终发展方向是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品牌的重新洗牌和崛起阶段,国外汽车品牌不断冲击中国汽车市场,使本来就处于弱势的汽车自主品牌在各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树立自主品牌.发展和提升自主品牌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品牌文化建设的角度,以期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长期发展和打造有竞争力的中国汽车品牌提出可供借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近两年,自主品牌发展遇困,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最核心的因素还是产品力不足。其实对于技术短板,各个自主品牌车企是有深刻认识的,也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升级工作。模式虽不一,但总体来讲还是"拿来主义"占据上风。要么是从下属合资企业的外方股东处买技术,要么是直接在国际市场上买技术,再有就是"山寨"模仿。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核心技术是自主品牌们无奈的现实。未来,有"4+2"家车企的自主研发能力值得关注。"4"家指的是上汽、长安、奇瑞和比亚迪。其中,上汽产  相似文献   

16.
李永钧 《商界名家》2006,(12):24-26
上汽自主品牌“荣威”高调亮相,“上海牌”复出在望;奇瑞贴牌“道奇”,遭遇“自毁品牌”的强烈质疑:神龙则避而不谈自主品牌,或“王顾左右而言他”,在“洋务”路上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17.
白万纲 《商界》2013,(7):76-77
【战场】在汽车领域,于内互相掣肘,抢车抢人抢市场;于外,虎视眈眈的外资,家大业大品牌强。越是各自为战,小心算计,就越是存活艰难。【兵法】"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遇到难以抗衡的敌人时,联合与自己一样实力弱的才能生存,外资车企品牌已成熟,对中国自主汽车已成围剿之势。中国车企高度细分,因此,要善于借力打力,联合能够双赢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8.
汽车自主品牌企业的困境,令人担忧。今年以来,在跨国公司品牌产品的挤压下,自主品牌企业销售状况普遍不太好,市场份额下降明显,企业经营困难,面临被边缘化,甚至有消亡的趋势。一旦这种危险成为事实,意味着中国最大的制造业,汽车产业将是名存实亡,无疑,这是中国产业的"国难"。表面看,自主品牌的困境源于产品销售不畅,  相似文献   

19.
发展自主品牌关乎国家利益与民族兴衰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速度很快,但同时人均拥有车辆和世界上还有很大差距.说明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很大.生产量大,实际竞争能力到底是不是第一呢7作为汽车工业.真正的实力不仅是看数量,而且要看是不是能够自己掌控,自我完善.快速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毅 《市场周刊》2005,(15):34-34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尽管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汽车产业不断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但制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些因素依然存在,一是自主开发能力较弱,整车和汽车零部件都存在同样问题。二是汽车企业规模较小,汽车行业“散、乱、差”现象并未根本解决。三是产品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缺乏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