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玉秋 《改革与战略》2009,25(12):49-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及其基本特征是当前理论界正在热议的中国模式的核心内容,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及其基本特征对于理解中国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认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实际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概括。围绕这一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需要从经济制度、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目的以及经济发展动力五个方面全方位地把握,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制度和体制方面。同时文章相应地提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林 《北方经济》2007,(2):27-29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忽视农民工这一庞大社会群体的利益,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从经济文化落后的非资本主义国家转变而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难题。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长期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全面实践的总结和回答,是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4.
王东 《特区经济》1992,(9):20-20,29
<正> 一、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1、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过去流行的看法,“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代名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代名词,等于社会主义。因此,在以前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中,“市场经济”首当其冲地成了箭靶,使其蒙冤不少。当今改革开放大潮中,“借鉴热”又使“计划经济”受到冷遇甚至強烈反对。其实,这都是因为没有弄清这两个概念所致。所以,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有全面和深刻的认识,首先要明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我党文献中和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属性。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大贡献。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支柱,也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市场经济与纯粹市场机制的缺陷 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本质上就是社会主义目标和市场机制的结合,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运行达致社会主义目标.其中,社会主义目标就是邓小平所讲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市场机制则要求社会经济活动主要以市场主体的自主的行动为基础,以市场规则和自由交换来协调分立主体的行动.问题是,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吗?这就需要对市场机制的运行特性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林凌 《特区经济》1993,(3):17-20
<正>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开始就提出了以什么模式作为改革取向的问题,由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始终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概念上翻来覆去做文章。1984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观点,大家都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但在认识上,歧义仍然不少。无论把重点理解为有计划还是理解为商品经济,实质上都没有脱离计划与市场板块结合的窠臼。1992年,小平同志继1991年上海讲话之后,再一次提出计划与市场不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使中国在改革的取向上走出了要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死胡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后,我国经历了由不成熟的市场经济转向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又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曲折历史过程。建国45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1949—1956年。这个阶段是我国由市场经济向传统计划经济的过渡阶段,市场机制与计划管理在经济  相似文献   

9.
杨璐 《魅力中国》2010,(34):188-189
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区分两种制度本质的东西,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这种观点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深入开展。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当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这一传统观点的束缚。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蓬勃发展的经济,充分显示了邓小平理论的巨大威力。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列宁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概念的创始人,斯大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和模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如何实行社会主义经济计划化?这是一个现代社会最引人注目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都说明,我们不仅要研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而且要探索实行计划经济的具体科学理论和方法。本文旨在论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时,不能不涉及对计划经济的看法。在这里有两个问题要讨论:一是计划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关系;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对“计划经济”一词词义的不同理解,主要就是来自对这两个问题看法上的差别。由于计划经济和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市场经济是发达商品经济;要破除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点,确立社会主义可以引入市场经济的新观点;要确立市场经济为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把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广东经济学界长期研究商品经济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广东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对策建议。这部著作在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是有重要地位的。  相似文献   

14.
10年前,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不仅是当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且也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在谈话中,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两个“不等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邓小平是在对国际共运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作出深刻反思,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包括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后,而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这既解决了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的现代化建设道路问题,也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中的市场与政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磊 《改革与开放》2000,(10):17-17
<正> 当前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与20年前东部沿海地区开发时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中国摒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变化决定了西部大开发不可能也不应该再是政府主导型的大开发,而只能是依靠市场机制,让企业成为大开发的主体。一、西部大开发要依靠市场机制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掌握的预算内资金几乎是企业投资、扩建的唯一资金来源,因而政府直接投资、兴办企业对东部沿海经济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应当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意义重大,来之不易。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绝不仅仅是目标的确立,而更重要的是目标的实现。一、观念转变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而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  相似文献   

1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管理对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这一管理体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积极调节作用,将对社会再生产各方面、各环节的宏观调控置于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基础之上。科学技术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可以  相似文献   

18.
没有正确的改革理论,就不会有成功的改革实践。自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令世人惊奇的巨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是由于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是完整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主干。这一理论的创立实现了两大突破,即不仅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而且突破了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9.
方生 《特区经济》1993,(3):48-51
<正>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这里,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对外开放和当前进一步扩大开放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作些探讨。一为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对外开放呢?概而言之,这是因为: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发育的市场机制,有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经济环境。为此,没有发达的商品经济,没有生产力的较大发展,是难以实现的。对外开放相对过去的闭  相似文献   

20.
李林 《北方经济》2007,(3):27-29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忽视农民工这一庞大社会群体的利益,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