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西方经济增长速度已明显放慢,其中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经济处于衰退边缘或已经进入衰退。在近期内,西方经济是否将同步进入衰退?如果西方经济陷入衰退其严重程度如何?这些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2.5%,是1982年12月美国经济回升以来增长率最低的一年。按年率计算。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对吸纳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然而,经济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高就业。据有关资料统计,1978—1989年间,我国就业对GDP的弹性值为0.311,1990—1996年该指标为0.107,1997年为0.13,目前仅为0.1左右,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趋势,表明我国就业问题已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扩张就业途径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解决就业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正> 一、1992年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分析 1992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从1990年上半年开始的经济增长回升的延续和加速,从那时算起到1992年底(尚未最后截止),这次经济增长扩张期已经持续了30多个月,这次扩张期的长度,长于改革以来的任何一次经济增长周期。扩张期的进一步延长,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周期中的扩缩比例(即扩张期/收缩期)有所提高,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经济运行演变趋势。但是,在1992年中国经济高增长过程中,也呈现出以下三个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4.
2007年二季度是本轮中国经济增长的高峰,到2008年三季度已经连续5个季度走低,四季度估计增长率将会落到8%以下,而且在7%左右的时间最长可能会持续到今年三季度,但是到年底应该出现上升势头,而且应该是在全球经济严重萧条中唯一能出现复苏势头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受出口市场持续萎缩和国内经济周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外部双重作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持续了30几年的经济高增长渐显疲势。GDP增长率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已经连续8个季度下滑,目前已抵近8%。2008年年底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边际效应已经枯竭。为了遏制经济的进一步下滑,政府正在焦灼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毋庸置疑,这应该就是坊间流传的"2.0版四万亿"所承载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樱子 《国际金融》2009,(9):13-16
日本GDP五个季度以来首次呈现正增长,最新数据进一步印证了日本政府6月发布的本国经济已经触底的宏观判断。尽管二季度GDP出现大幅改善,但日本经济回暖能否持续前景尚不明朗。就业形势与通缩风险是未来日本经济的两大不确定因素。7月日本失业率高达5.7%,创下历史最差纪录。7月价格指数跌幅也创下历史最大纪录。  相似文献   

7.
美国经济从1990年第4季度起进入衰退,对这次衰退的持续期和严重程度有两种看法。比较乐观的看法认为今年第2季度经济增长就可持平,第3季度将出现轻微上升,逐步走出低谷,衰退期至多不超过9个月;悲观的看法认为美国经济连续8年扩张累积的问题过多,因此,衰退期将超过战后平均18个月衰退期的水平。笔者认为,使美国经济走下坡的基本因素是产业周期进入循环末期、利率长期居高不下,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过重等。  相似文献   

8.
应用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近30年的经济增长和波动进行了研究分析。中国经济近30年的较快增长与总量资本、总量劳动和技术进步的贡献推动了经济增长因素的持续加强呈正相关,也与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增长动力有关。近几年经济增速放缓与总量资本、总量劳动的下降以及结构转型、技术贡献率相关,但是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到新常态的正常结果,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在未来,中国经济将会在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下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宋金云 《云南金融》2012,(7Z):14-15
本文用1990年到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和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反应两者长期的影响和趋势。通过应用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研究1990~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之间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我们应继续深化外商直接投资的配套改革,既要致力我国经济高速稳定增长,也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通过加大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0.
宋金云 《时代金融》2012,(20):14-15
本文用1990年到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和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反应两者长期的影响和趋势。通过应用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研究1990~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之间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我们应继续深化外商直接投资的配套改革,既要致力我国经济高速稳定增长,也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通过加大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1.
1985年新春到来的时候,我们展望一下今年美国景气状况与美元汇率的情况。回顾去年,美国经济从年初开始就一直上升。可是到了第三季度,却意外地比第二季度只增长1.9%。有些人根据这种状况,认为美国经济上升的势头已经开始减弱。我先从结论谈起,美国目前正处在经济繁荣阶段,即使有时出现一点速度放慢的情况,也无关大局。由于出现了增长速度放慢的情况,所以预测1985年美国经济的增长率大约是3%左右,比1984年低些。但这是一个更新时期,经过这个更新,会出现更加有力的持续上升,从今年下半年起,到整个1986年,是持续增长很快的时期。其理由如下: 第一,同以往历次的美国景气上升的情况相比,这次美国的上升阶段可以说是刚刚开始。根据以经的情况,六十年代侵越战争的时候,美国经济曾经有过持续36个季度上升,即使这种情况属于例外,一般来说有持续20个月的上升。  相似文献   

12.
一目前,西方经济衰退与金融业不景气交织,表现为:一些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放慢或步入衰退,其中建筑业的衰退尤为严重;银行信用等级下降;国际信贷资金普遍不足。1.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放慢或步入衰退。早在1990年8月初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前,美英经济增长已经放缓,英国经济增长率1990年上半年平均为1.9%,但第三季度增长为-1%,公司利润下降至6%。  相似文献   

13.
黄范章 《新疆金融》2010,(1):147-158
<正>纵观建国60年间,西方经济字在中国的遭遇堪谓极为坎坷。它的地位与作用却因历史阶段而异。粗略地说,可大体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改革开放以前30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前30年可以说遭到全盘否定和批判,后30年逐渐得到公正估计、重视并发挥重要借鉴作用。本文的重点是着重阐述改革开放以来30年间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化危机为机遇,将对我国经济继续持续高速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美国用次贷危机把全球经济带入了深深的沼泽,欧美等西方国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场由单纯的金融危机而恶化为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全面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急剧减速,实体经济发展和西方社会的需求严重衰退,导致国内出口企业的产品大量滞销。这不但给这些企业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也给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占较大比重的我国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和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5.
目前,西方国家的一些经济学家正在大谈特谈他们的长期经济战略目标:“没有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增长”。有的认为这个目标即将达到,有的认为已经达到了。当然,我们应当承认,这种境界对西方经济来说当然是件大好事;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道理来说,对发展中国家也是个大好事。但事实是否如此呢?前景如何呢?笔者认为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普遍关注.那么,究竟是什么引起了这样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又能否这样持续增长下去,要想持续下去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支持,本文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可视化方法分析中国城市人均实际产出和相对产出的分布动态以及分布内的转移动态,研究发现1990—2010年期间,人均实际产出分布经历了从左峰集中向右峰集中的过渡,但少数极富城市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极端差距可能持续存在。个别城市人均实际产出“倒退”现象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之间,“赶超”现象则主要发生在2000—2010年;就绝对人均实际产出而言,经济落后城市之间存在激烈的“赶超”,但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排名很少发生变化。2000年之后,人均实际产出俱乐部收敛的可能性增大。经济增长存在“条件β收敛”的机制,并且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更容易形成收敛俱乐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近代各国经济高速增长周期的数据记录,提出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并从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新动力和经济结构三个层面分析未来20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9.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增长仍处于减速通道,诸多迹象表明,2012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下滑至7.5-7.8%之间。尽管官方在年初已经下调了增长目标,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如果出现持续的、前高后低式的增长态势,并引致从实体经济部门到金  相似文献   

20.
价格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中的两个重要方面。近年来,CPI的持续走高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探讨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复杂的关系逐步成为了热点问题。本文将从我国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具体情况入手,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力图解释我国当前一段时期内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效应,揭示二者互为因果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情况解释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