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的国防部长在打伊拉克的时候,针对欧洲国家的不同态度,把它们分成“新欧洲”和“老欧洲”:支持动武的捧为“新欧洲”;反对动武的斥为“老欧洲”。这是一种粗鲁而又霸道的“大兵逻辑”,很没有文化。不值得为它写一篇文章。不过,我倒想写一篇短文,谈谈我对欧洲近两个世纪的看  相似文献   

2.
七十年代初,美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战略收缩,集中力量加强欧洲。但是,近几年来重视亚洲的舆论又在美国盛行起来。里根执政以后,多次重申美国是太平洋国家,认为二十一世纪太平洋地区将成为国际经济的主要舞台,美国必须“重新确立它作为太平洋国家的认识。”与此同时,里根政府着手加强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积极参与该地区的政治活动,更加密切美国同该地区的经济往来与合作。美国亚洲太平洋政策的演变既有其经济利益方面的因素,也有它的战略考虑。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联邦对外经济联络部宣布,1992年1—8月,俄罗斯对外贸易额为4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7%,贸易逆差为2亿美元,去年为顺差60亿美元。同工业发达国家的贸易额为261亿美元,下降21%,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为56亿美元,下降20%,同前经互会国家的贸易额为78亿美元,下降48%。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仍然是欧洲国家。同欧洲工业发达国家的贸易额为207亿美元,其中同德国的贸易为76亿美元,同意大利为31亿美元,同法国为21亿美元,同美国  相似文献   

4.
美欧同盟走向衰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欧同盟关系改变的背景是国际格局的变化。在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美欧丧失了共同的安全战略,而且各自形成了不能相容的安全观念。“冷战式”的美欧同盟走向衰落。欧洲希望建立同美国平起平坐的新式美欧同盟,而美国将把欧洲降为美国全球安全网络中“灵活”同盟的一部分,而且可能被分割成许多块加入这个网络。美欧矛盾在冷战后正在发生质变,尽管美欧矛盾尚不是对抗性的,但美欧矛盾将是未来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伊拉克战争前后跨大西洋矛盾表明,美国试图通过分化欧洲内部关系的手段继续其对欧洲的控制,而欧洲要实现其多边世界主张,必须深化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向文 《亚太经济》1985,(4):57-58
太平洋沿岸国家以其迅速的经济增长引起了世界的注目,有人预测二十一世纪将成为“太平洋的世纪”。所谓太平洋的世纪,不仅意味着美国的对外经济中心从过去的欧洲大陆为主扩张到太平洋圈,而且还包含着在迅速的经济增长中增强自信心的日本等亚洲国家强烈的经济成长欲望。  相似文献   

6.
就在中美举行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同时,美国也在当周正式启动与欧盟的“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再加上美国已经力推了多年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美国试图建立一个覆盖全世界的新一代的国际贸易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7.
说起意大利的撒丁岛,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那风光旖旎的海滨和迷人的沙滩,而很少有人将它同高科技联系在一起。然而,就在这个面积24万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却造就了一个敢于冒险和向传统的产业挑战、在科技创新方面名扬整个欧洲大陆的网络企业家,他就是意大利电信和因特网服务商蒂斯卡里(TISCALI)集团的总裁兼常务董事雷纳托·索鲁。2000年9月,索鲁宣布与荷兰一家网络公司“世界在线”联合,成为跨欧洲15个国家的因特网服务商。双方的合作将拥有这些地区的电话与因特网用户600多万,此举无疑进一步确立了它在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因特网声音、图象服务和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需要,一个名叫“氧气工程”的越洋跨州连接全世界的海底光纤通信电缆正在铺设之中。这个海底光缆铺设计划是20世纪通信领域里最宏伟的工程,它得到30个国际电信组织的支持,横跨大西洋、穿越地中海,经红海和印度洋,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太平洋,最后又横跨太平洋与北美相连。全长近32万公里,连接175个国家,耗资140亿美元,预计将于2003年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了建设新北约的必要性。她在文章中公开宣称:“克林顿总统和我最优先考虑的就是同我们的盟国、我们的人民和国会共同努力建设新北约。”(马德琳·奥尔布赖特:《为什么更大就更好》,1997年2月15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第18页)那么,建设新北约的目标是什么呢?“由于北约组织不同于欧洲联盟,是个跨越大西洋的组织,它可以确保统一的欧洲与北美保持最牢固的联系。”(同上)显然,这里所说的“欧洲”,是一个“大欧洲”,而不是“小欧洲”即北约“欧洲集团”。一言…  相似文献   

10.
艾轩 《珠江经济》2001,(11):8-11
毫不夸张地说,2001年绝对是个“中国年”。成功“入世”、申奥成功、男足踢进了世界怀……基至在“9·11”事件后,美国总统布什取消一系列国际出访计划,唯独参加中国主办的上海 APEC 年会…… APEC 是一个官方论坛,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即不搞内部优惠保护型的区域集团。它无疑是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一个崭新形式,也是第一个跨地域、跨文化、跨制度的世界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这个崭新形式区别于 WTO 和东盟或北美自由贸易区,它的运转不是靠谈判或规则,而是靠倡导和协商,采取“自主参与、集体协商、共同承诺”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日本和欧美各界舆论围绕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热烈谈论“亚太的崛起”和“太平洋的挑战”。有人认为大西洋地区已趋衰落,欧洲中心主义的政治格局将为另一种政治力量所取代,太平洋地区将成为世界政治经济中心,断言:“太平洋地区在二十一世纪将发展成为支配世界经济的地区”,“未来是太平洋时代”,“人类的命运决定于太平洋”。本文提出笔者的一些看法,期望同行的讨论与指教。  相似文献   

12.
太平洋区域共同体至今未能组成的症结并不在于民族、文化和政治制度的纷繁庞杂,因为太平洋区域共同体事实上并不是一个有待实现的抽象概念,而是一个客观存在着的拥有大量贸易和投资、繁荣兴旺的实体,它只要予以承认罢了。它也不在于太平洋区域各国相距遥远而组织不起来,因为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工具的日新月异已把太平洋缩小成像日本人说的是个“内海”了。它也不在于这个共同体是松散的国家联盟。  相似文献   

13.
董登新 《西部论丛》2008,(12):42-47
“投资银行”(investmentbank)一词来自美国本土,它是20世纪30年代从商业银行中分离出来的一类投资性金融机构,它并不从事任何传统银行业务,而是以经营证券业务为主业。人们一般将投资银行简称为“投行”,以区别于商业银行“银行”的简称。这类从事证券相关业务的金融机构,在美国被称为“投资银行”,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地区被称为“证券公司”,在欧洲则被称为“商人银行”。相比之下,美国和亚洲地区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是比较专业的金融机构,而欧洲的商人银行则多是综合性银行,它们同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亚太崛起、区域集团化与东北亚经济圈 1.1 亚太地区的崛起。近20年来,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亚洲太平洋地区异军突起,成为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地区。这一现象引起全球各地的普遍关注,人们惊呼:“世界中心正在向东转移”,“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美国著名未来学家J·奈斯比特在其新著《2000  相似文献   

15.
正为什么会延期?2005年,四个小型开放经济体——新西兰、智利、文莱与新加坡开始协商建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TP)。但直到2009年美国加入时,TPP才获得一线生机。澳大利亚、秘鲁、越南和马来西亚随后加入,紧跟着在2012年加拿大与墨西哥也加入,2013年则是日本。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国家的差异性都极其明显:首先,在地理上很分散,它们既不相邻,也不能组成区域;其次,经济也很分散,2012年澳大利亚的人均收入是越南的40倍,其他的国家与美国的差  相似文献   

16.
从总体上看 ,今天是美国称霸的阶段。但是 ,由于欧洲和日本的赶超 ,美国的霸权被削弱了。而且用全球化新自由主义构架来管理长期受危机打击的体系 ,已经进入它的崩溃阶段。中东、前南斯拉夫以及中非的政治危机同样也表明政治上的全球化加上美国的霸权主义面临日益增多的困难。因此 ,美国再次发动全面攻势 ,一方面恢复它的全球霸权 ,另一方面又依仗全球霸权组织全球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体系。北约已公开成为美国扩张主义的工具 ,而不再是欧洲防务的工具。北约的现状结束了“欧洲自主”的幻想。欧洲惟一有意义的选择是将欧洲建设置于一个多极世界的全球之中。支持全球的自由主义和美国的霸权主义战略 ,是同多极世界的计划背道而驰的 ,将给欧洲和世界各国带来最严重的灾难。为民主而战斗和反对华盛顿的霸权主义是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7.
到美国去旅游的游客,大都会去弗吉尼亚州布莱克什堡圆上一个“电子美梦”。布莱克什堡是美国电脑网络覆盖最广的小镇,它向人们展示了走向全新电子网络的1典范。 1995年12月,当儿子降生时,作为父亲的克拉克第一个反应同本州布莱克什堡其他父母亲没有什么两样——他走到电脑前打下一行字:“我生了一个男孩!”然后把这个喜讯通过电脑输到  相似文献   

18.
一、美国由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变为革命者21世纪初的世界正在酝酿着重大变动,伊拉克战争很可能被未来的历史证明是这场重大变动中的一个关键事件。所谓的“重大变动”主要是指美国的世界角色在转变,它正从一个现存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变成谋求改变现存秩序的“革命者”或“改良者”。这种改变角色的意图在布什政府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和冲动,没有这种冲动就不会有伊拉克战争。近些年来,美国媒体和有关的刊物上,经常可以看到“帝国主义政策”这个概念。在美国比较专业的话语中,它通常根据的是经典的现实主义理论的定义。这种理论认为,对外政策有两种…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走出亚洲”,美国一直很戒备。7月中旬,美国宣布和日本谈妥将把24架鱼鹰直升机落定冲绳普天间机场,除在军事上强化了美、日、澳主导包围中国的“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外,7月底,美国又多了包围中国的筹码。这就是日本政府在7月23日加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美国副总统拜登随后在会晤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称,年内将完成TPP谈判。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为何着急和全球第三大经济日本在亚太地区贸易结盟?  相似文献   

20.
瑞典是一个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发达国家。它虽然只有44万余平方公里的面积,800多万人口(2006年907万),但它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它的面积和人口的比重。研究者认为,它把“由市场调节的私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同由中央计划实施的社会福利紧密结合得似乎很成功”。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及人均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达到了仅次于美国的水平。2006年瑞典的国民生产总值3715.21亿美元,是1985年的3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