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迄今为止的从经济学层面和政治学层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变迁路径的阐释性文献有很多,本文则尝试着从传统的历史文化角度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变迁路径进行诠释,试图将具有“渐进式”和“增量型”的“中国特色”的体制变迁路径,以传统的历史文化约束进行逻辑上的一致性阐释。  相似文献   

2.
所谓短缺经济,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以短缺为其主要特征的经济体制。从这个定义看,说明不了短缺仅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所谓短缺经济,又可视为资源约束型经济。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内在运行机制所决定的数量冲动、扩张冲动及随之产生的屯积倾向、投资紧张、社会主义经济天然有成为短缺经济的倾向。对资本主义经济来说,是否有短缺经济的性质特征,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际上,对社会主义经济是否是短缺经济的判断也应如此。按经济危机周期理论,资本主义经济随时处于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之一。在危机和萧条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存在的问题是生产能力得不到有效利用,设备闲置、工人失业、需求严重不足,此时显著是需求约束型经济,谈不上短缺;在复苏阶段,生产能力利用程度逐渐提高,资源约束情况的出现愈来愈频繁,这是一个需求约束的发展趋势则是不同的,前者趋于减少,后者趋于增加且逐步向由它占支配地位的体制趋近;在高涨时期,需求高涨,供给相对不足,由此而投资因生产不足而高涨。不考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这时出现的情况和社会主义短缺经济是相当类似的,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说它是资本主义短缺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长期高涨的情况并不少见,这种经济发展过程中间即使有一些波动、调整,主要的特征还是短缺,生产能力过剩倒不是体制的特征了。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经验在这个问题上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典型例子。处在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主要还是粗放增长的国家,短缺和通货膨胀一样,经常是经济发展的伴随物。  相似文献   

3.
梁小民 《新财经》2005,(10):63-63
广东等地“汽油荒”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是什么引起了“油荒”呢? 石油供给有限,需求增长迅速而引起的供求失衡当然是“油荒”的原因。但这是浅层的解释。石油短缺是世界性现象,为什么在中国出现了这么严重的“油荒”?于是有论者将之归因于石油行业的垄断,是垄断者有意制造“油荒”。垄断是石油市场结构的特征,但与石油的供给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垄断并不会引起短缺。世界各国的石油行业都是垄断或与垄断接近的寡头, 但并没有引起“油荒”。中国的通讯等行业也是垄断的,但也没有短缺。中石油和中石化对石油行业的垄断的确在改革的进程中应该打破,以后也会逐渐打破,但这对解救迫在眉睫的“油荒”没有什么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农业政策目标的重点,是放在增加农产品供给,而忽视农产品需求与农民收入状况。政府作为决策者,对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忧虑程度,远远超过对农产品需求不足的忧虑程度,这是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之所以要对某些农产品的购销与价格实行严格的国家管制:一是这部分农产品关系国计民生;二是这部分农产品供不应求;三是这部分农产品价格偏低。问题就出在里,供不应求的农产品价格又压得很低;而农产品价格压得越低,供不应求的矛盾就越尖锐。从这个意义上,人们把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断定为短缺经济体制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供给与需求的缺口,是可以用反映并调节供求关系的价格杠杆来结清的。当然,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从属于长期实行的超前化发展战略的。这种经济发展战略也称偏斜经济增长方式。所谓偏斜,是指经济增长中轻视农业和工业而重视重工业,轻视消费而重视积累,轻视流通而重视生产,轻视效率而重视速度,结果造成高速度与低效率并存。而在低效率基础上能够高速度运行,完全是由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支持,以牺牲农民利益的农产品低价统购统销,是偏斜式二元经济增长方式的运行基础。在这种经济发展战略的严格制约下,农业始终被摆在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原始积累上,实际上被视为向城市提供廉价原料和食品的工具,而农业自身的发展条件以及农民的经济收入则被严重忽视。这是我国农产品供给之所以长期偏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该文应用制度均衡的一般理论,分析了现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结构性供给短缺的表现及原因:在现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结构中,无论是产权制度、还是微观组织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都存在制度供给滞后于制度需求的状况。提出打破政府的“非农偏好”与“以农补工”的意识刚性。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以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由各级政府、部门和农民共同分摊制度创新成本,建立有效的制度需求表达机制的创新策略;应从旧体制的修补转向新体制构建,从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创新,从单项制度改革转向结构整体优化变革的创新路径.以实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由结构性短缺向制度均衡转变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变型阶段。日趋成熟的市场机制与不断完善的宏观调控相结合,在资源合理配置、要素优化组合方面已充分显示其魅力,过去长期存在的物资短缺、通胀率高的局面已基本改观,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启动市场,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7.
“未富先老”与劳动力短缺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蔡昉  王美艳 《开放导报》2006,8(1):31-39
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执行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经济发展尚处较低水平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口转变过程,过早地迎来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出现短缺的端倪。“先老”导致的劳动力供给下降与“未富”带来的大量劳动力需求,将可能形成比较优势的真空。这种趋势对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相应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提出严峻挑战。为应对劳动力短缺的局面,保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应未雨绸缪,包括最大化开发人口红利、加大人力资本积累力度、选择可持续的养老保障模式,清除劳动力流动障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学习并运用邓小平理论研究当前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初步取得以下体会。(一)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以及党的“十四大”决议和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的创举”等观点,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统一性及其矛盾问题的较长时期的深入研究,得出以下一些新的看法:1.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创举有三大突破。第一,它突破了市场机制外域引进论。向人们揭示,中国的社…  相似文献   

9.
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改革经济体制放在同等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是一种“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这种“以物为本”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通过高投入和扩大规模的路径来实现,以高成本和低效益、较大的经济波动性、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基本特征。在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要通过行政体制创新、经济体制创新以及体制的综合创新来实现由“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模式向“以人为本”的现代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质的飞跃,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但是经济体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投融资体制却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落后于经济体制整体的改革步伐,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滞后,使我国的民间投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未来二十年保持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增强民营经济活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虽然近些年来,中国的投融资体制一直处在调整和改革之中,  相似文献   

12.
常修泽教授的“人本体制论”,是一个来源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又能够指导中国经济实践、具有人本导向的体制创新理论,其精要可以用“一个实质、双线均衡、三个解放和发展、四方位经济体制创新、五环式改革”来进行简单的概括。通观常修泽教授的人本体制论,就创新理论而言,它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但就理论逻辑而言,它仍需要在更基础的层面进行建构。文章认为,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没有社会主义规定性的人本导向,我们很难发现改革是否到位以及改革是否有失误.  相似文献   

13.
《天津经济》2005,(11):11-13
新世纪的前5年,我市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改革进入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阶段。“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实现天津“三步走”战略目标,必须全面推进经济体制创新,努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矛盾,为把天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提供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国深厚悠久的传统文化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我们要用好这把“双刃剑”,扬其长,避其短,以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民工荒”问题及其对我国产业转移与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劳动力无限供给到稀缺,人口学家称之为“刘易斯转折点”。近年来的“民工荒”现象是否说明在我国这一转折点已经来到了呢?导致用工紧缺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又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尤其是产业的空间转移与扩散产生什么影响?这可以从劳动力供给、需求以及结构性因素等角度进行分析。这种用工短缺现象虽然并不意味着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其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尤其是产业的转移与扩散可能带来的影响仍然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的理性传统为西方带来了现代科学,同时也影响着西方财政体制的形成与运转。公共财政体制在西方的建立同样源于根植于基督教的理性传统,在欧洲产生的这些理论与思想.包括契约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区分、法制传统和宪政精神.促使政府的行为以纳税人的公共需求为目的,形成了服务性政府.建立起议会中心主义的公共财政体制以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保证纳税人的消费者主权在公共财政体制中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改革,使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突破旧体制的框架,在体制之外引进新的竞争性因素,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非公有制经济正是在这种时代大的背景和大的理念下,拥有了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进入新的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和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进一步扩大,“非公”经济的发展再次成为中国大地上关注的焦点和发展的热点。福建“非公”经济开坛论“经” 五月的榕城春意盎然,但更能够感受夏天的热情。…  相似文献   

18.
一、过去五年我国经济运行的背景有什么特点 199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三方面大的转折。 一是在总量关系上从短缺转变为相对过剩。供大于求的失衡成为供求关系的常态。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从生产领域、供给领域转移到了需求领域、消费领域。这种变化是我们从未遇到过的。1999年,中央已经提出明确判断,短缺已经过去。2001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再次提出,扩大内需应当成为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二是在改革层面,局部经济关系的调整转变为全面建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观点荟萃     
《中国城市经济》2007,(5):92-93
中国为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水资源短缺对农业现代化的挑战,中国应避免“增长性贫困”,选择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战略,和谐社会最关键的利益关系的和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挑战,能源供给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型,  相似文献   

20.
从建国到现在的5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中,商品流通领域也发生巨大变化。50年来,中国的商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 改革以前,商业主要起着在旧体制下保证基本必需品供给的作用。当时的计划体制下,工业生产有限,物品短缺,要把有限的物品在众多的人口中平均分配并非易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商业保证了短缺经济条件下人民的基本生活,完成了其历史作用,因此,我们对前三十年商业的作用应予以充分地肯定,而不能一概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