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近几年来全球银行业的收购兼并浪潮迭起,推动银行业朝着业务全能化和服务全球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如汇丰、花旗等欧美国际大银行,都将跨境兼并作为实现其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手段,最近几年其在海外资产总额增长速度均高于在本国的增长速度,当本土市场出现大的波动时,海外业务就起到很大的缓冲作用。这些银行经过多年的全球收购兼并与战略布局,基本上形成了欧洲、北美、亚太三足鼎立的局面,利润贡献均在30%左右。[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一、德国大银行将被兼并收购? 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德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将被美国花旗银行兼并的传闻震动了德国朝野上下。4月初德意志银行行长阿克曼本人终于出面予以澄清。他在否认了市场传闻的同时暗示该行已成为被收购目标,它所面临的危机远未消除,因此他强烈呼吁德国银行业加快改革步伐以迎接即将来临的银行兼并潮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对银行的兼并始终有人持怀疑态度。美国金融界权威人士Mr.Dimon说,“我亲眼看到很多大公司因为谋略上的执行问题而遭至失败。银行兼并就是一个应三思而后行的问题。兼并会给银行带来许多好处,然而它是否会将我们美好的愿望一一地实现?它是否会在未来的发展中给我们带来更让人头痛的问题?如果这一点办不到的话,与其不如不走兼并之路。”Mr.Dimon的忧虑正在一点点地在兼并后的银行中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4.
全球性银行兼并潮简析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刘志国一、全球性银行的大动荡与大改组90年代中期是国际金融界的多事之秋,继墨西哥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美元危机之后,又出现一个新的热点──国际金融原有格局正在被银行间联合兼并狂潮所改变。这次银行业的动荡和改...  相似文献   

5.
张德宝 《中国金融》1991,(10):51-52
银行业兼并成风今年7月以来,美国已有数家大银行合并。7月15日美国化学银行与汉华银行合并,改名为美华银行,合并后总资产为1350亿美元。7月22日,北卡罗来纳国民银行与公民南方索弗伦银行合并,改名为国民银行。8月12日美洲银行与安全太平洋银行合并,合并后仍沿用美洲银行集团旧名,总资产19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花旗  相似文献   

6.
民营资本除了要端正自己的目的,还要寻求好途径。收购兼并,或基于互联网金融基础申请牌照,比重新设立一家单一的银行更有前途。  相似文献   

7.
从国际大银行的经验看中国银行的国际化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方宏 《海南金融》2003,(10):19-23
章在介绍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这三家国际性大银行的国际化历程,并分析了其国际化道路的八个特点的基础上,从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机构网络、收入和利润的地区结构、银行服务、银行评级等五个方面比较了中国银行与上述三家银行的差距,指出必须将收购兼并作为中国银行国际化战略的棱心内容,并对中行的国际化提出了突出收购兼并战略、转变海外机构的管理模式、明确收购兼并的目标市场和目标机构等八个方面的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邓正红 《理财》2006,(12):50-52
2004年,美国收购与兼并达到7770亿美元,比2003年上升了15%,欧洲收购兼并达到6620亿美元,同比增长7%。今年以来,这个收购兼并的上升趋势还在保持。对于公司并购,经济学家用协同效应理论来解释。所谓协同效应,是指两个公司兼并后,其产出比兼并前两个公司产出之和还要大,这一效应常被称为“2 2=5”的命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第五次浪潮,国际银行业并购之风愈演愈烈,席卷全球,其中尤以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为甚。这次银行并购浪潮表现出了与以往银行并购不同的一些鲜明特点:1、兼并规模越来越大。2、跨圈兼并势头越来越盛。3、混业兼并成为热点。本文从银行并购的一般理论着手,实证分析银行并购的成本与收益,寻求中国银行业的最优并购策略。  相似文献   

10.
并购贷款:商业银行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珂杰 《新金融》2009,(5):39-42
《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颁布意味着从政策和监管层面允许中资商业银行直接参与企业兼并收购等资本运作。中国日益活跃的并购活动和快速增长的并购市场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有利于推动银行向全面综合化经营发展;但同时中资银行要全面开展并购贷款业务还受到诸如监管要求、风险管理能力以及机制与人才等多方面问题的制约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刘聪 《银行家》2011,(5):98-101
四大银行地位举足轻重2000年以来,美国商业银行兼并收购不断。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商业银行通过持续地外延式扩张,形成了若干家特大型的银行集团,其中,资产规模过万亿美元的有3家,分别为美国银行、JP摩根大通银行和花旗银行。危机爆发后,JP摩根大通银行取代美国银行成为全美第一大商业银行,而富国银行因收购了饱受金融危机困扰的美联银行而规模激增,资产一跃超过  相似文献   

12.
银行兼并后能否成功运营,目前尚无明确、统一的答案。本文在综述相关实证研究后认为,银行兼并增加了银行股东的财富,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对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微不足道,银行市场结构有助于辨别潜在的并购者,银行兼并必须重视差异化的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企业的兼并和收购成为世界经济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许多企业通过兼并成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目标,外商来我国兼并收购境内企业对调整产业结构和国有企业改革起到一定作用.现就做好外商兼并收购境内企业,理顺外汇管理操作程序,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作些初探.  相似文献   

14.
依托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和市场化的竞争优势,秉承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为代表的深圳中小银行在兼并收购、综合化、国际化经营、内外联动与交叉销售方面形成鲜明的发展特色。而涵盖股份制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的多层次中小银行体系下,显现的问题也呈多样化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具有外资背景的港中旅集团在国企中冶集团收购民营唐山恒通的曲折过程中的内控手段为例,比较了境外、内地两种背景的国有企业在兼并收购过程中的内部控制流程区别,从而揭示内地国企的在兼并收购中相较于境外上市国企的内控缺陷,为以后国企的兼并收购活动起到警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具有外资背景的港中旅集团在国企中冶集团收购民营唐山恒通的曲折过程中的内控手段为例,比较了境外、内地两种背景的国有企业在兼并收购过程中的内部控制流程区别,从而揭示内地国企的在兼并收购中相较于境外上市国企的内控缺陷,为以后国企的兼并收购活动起到警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保险公司兼并收购,即指两家公司的资源与资源控制权被合并到一起,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看,如果兼并收购是合理的,即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那么就意味着兼并收购是“帕累托改善”。从国外保险公司兼并收购的方式和结果看,当保险公司需要发展壮大时,许多保险公司都是采取兼并收购其他公司的形式,特别是在跨国经营或投资中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8.
一、西方银行兼并潮的特点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国际银行业出现了盛况空前的银行兼并浪潮,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都堪称史无前例。综观此次银行兼并浪潮,可以发现有以下几方面显著特点: 第一,银行兼并的规模巨大。战后主要西方国家的银行集中和银行规模的扩大,都是通过竞争而实现的,具体表现为大银行对小银行的兼并即“大鱼吃小鱼”以及大银行之间的合并,其中以强弱之间的兼并为主。而在这次银行兼并浪潮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国际保险业兼并浪潮对我国保险业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完善,以及国内保险公司上市步伐的加快,这种表现形式为兼并收购的产权交易方式成为未来国内保险业资本竞争的主要形式。本文试从保险业发展实行产权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分析这种兼并收购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也指出了产权交易对保险公司、监管者、政府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对银行债务悬空问题的浅析中国人民银行枣庄市分行王德业,栾彦君近年来,国家为使企业减轻经营负担,提高经济效益,围绕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问题,采取了破产、兼并、合并、租赁等新举措,给企业带来了生机。但是,有的企业借转换经营机制之机利用各种虚假手段,逃避银行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