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企业创新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整体创新进程的重要因素。基于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本文从融资约束的角度研究了FDI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融资约束是制约我国私人企业研发投资的重要因素,但它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却不明显;FDI通过"直接注资"和"信贷引导"两种方式有效缓解了外资背景企业的融资约束,但"信贷引导"只适用于具有外资背景的私人企业,它对具有外资背景的国有企业影响有限;FDI能够改善行业融资约束问题,却不能缓解行业内私人企业研发资金的不足,进入该行业的信贷资金仍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而没有外资背景的私人企业仍无法得到金融支持,FDI在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过程中不具有企业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将FDI的溢出效应分为市场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利用1995—2012年中国5大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对创新追赶绩效中的产品创新绩效和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考察知识创新绩效作为内生变量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FDI的市场竞争效应对本土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的提高不存在促进作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本土企业的知识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并且通过作用于吸收能力而间接促进本土企业知识创新绩效的提升;FDI技术溢出效应产生的知识创新绩效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FDI的双重溢出效应对创新追赶绩效的影响机制存在产业差异。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6—2010年我国27个大中型制造业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了创新资源和行业结构对TFP的直接影响作用,并将FDI作为中介变量纳入研究模型,分析了创新资源和行业结构通过影响FDI进而对TFP产生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财力资源、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外向度对FDI流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FDI对TFP有正向作用,但弹性系数较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我国高技术产业1999-2007年13个三位码行业数据,从FDI溢出及出口拉动效应两方面度量了FDI对该产业整体创新水平以及内资企业自主创新效率的不同影响机制,认为高技术产业近年来外资的进入及其出口导向的特征客观上促进了该行业整体创新效率的提高,但溢出效应主要局限在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自主创新效率的溢出效应不显著.内资企业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所作的投入对其吸收FDI及其出口正向溢出效应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将省域创新分为策略性创新和实质性创新,采用2010-2020年我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双向FDI协调对省域创新的影响以及地区异质性,考察该影响中知识产权保护的调节作用和省域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双向FDI协调对省域策略性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省域实质性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即双向FDI协调对省域创新发挥增“量”但不提“质”的作用。地区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双向FDI协调对沿海和内陆地区策略性创新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双向FDI协调显著促进了沿海地区实质性创新,对内陆地区实质性创新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的调节和中介检验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增强双向FDI协调对省域策略性创新的影响;省域吸收能力在双向FDI协调影响省域策略性创新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中国区域创新体系效率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2000~2005年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人力资源水平、FDI的比重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呈正相关,但国有企业的R&D投资却不能产生同样的效应。更为重要的发现是,我国区域市场化进程和区域创新体系效率是高度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创新在我国已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而我国大部分行业都是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结构,探讨究竟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更利于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本文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报名,国有企业比重高的行业整体创新投入比重越低,国企R&D强度高于私企主要在于其规模较大,而且国企的创新效率要明细低于私有企业.  相似文献   

8.
政府采购是创新实践领域的重要工具。分析了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演化历程,将研发活动分为两个阶段,以2002-2011年我国内地29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计量模型检验了政府采购对我国本土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采购有效促进了本土创新过程中的研发设计和产品转化,国内私人需求、国外市场需求和研发投入也有效促进了本土创新;研发人力资本投入对研发设计创新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产品转化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国内外顾客参与企业产品创新的已有研究,对顾客参与产品创新的动机、参与绩效、参与程度进行了重点评述。参与动机既有需求满足等内在动机,又有对奖励的期望等外在动机;参与绩效表现在时间绩效和创新绩效两个维度,顾客参与可以加快新产品上市速度,但顾客参与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有必要结合具体的行业进行分析;参与程度分为参与广度、参与深度和参与强度三个方面,顾客参与创新过程主要包括了创意产生、产品设计开发和商业化三个阶段,产品创新前期,顾客与企业的互动程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产品创新的中期和后期,顾客扮演了联合创造者的角色,从创意生成到商业化,顾客参与的时间、频率、数量等会发生变化。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了未来研究应着重参与形式整合研究、参与过程风险研究、网络环境下顾客参与研究以及创新中顾客公民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10.
马瑞超  张鹏 《当代财经》2013,(2):98-107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FDI进入我国,但内资部门相对薄弱的吸收能力使得FDI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我国技术创新的效率仍有待提高。文章在测算我国各省创新绩效的基础上,运用系统GMM广义距估计研究了在外资异质条件下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双重作用,我国吸收的FDI总体上不利于吸收能力双重作用的发挥;港台FDI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但却不利于技术吸收,而欧美FDI则表现相反;外资技术含量过高不利于内资部门技术吸收,并会削弱本国自主创新能力;与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的企业形式相比,外商独资企业不利于内资部门技术吸收,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逆向技术溢出。  相似文献   

11.
微创新起源于中小企业、草根创业者、国内互联网行业产品创新或服务创新的成功实践,是“针对用户微小需求、需求微小变化”的创新,是站在市场角度面向客户需求的创新。企业产品微创新基于对产品特征的综合分析,源于“用户—生产者”的互动,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战术,依赖于激发产业链环节的参与。产品微创新表现出审美元素渗透、人性化、生态化、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企业可以从精确定位用户、从产品导向升级到客户导向、再造以客户为导向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客户体验的虚拟或现实情景支撑、产品微创新与商业模式微创新的协同等几个方面推动企业产品微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80年代以后,技术引进成为企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以技术引进和跟随为特征的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因为其缺乏创新。其次是人才资源的不适应。主要有两种人才比较缺乏,一种是高层次的科研人员,其主要任务是追踪行业发展的前沿,善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实现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创新,目前大多数企业技术部门拥有的不仅仅是技术人员而不是科研人员。另一种是市场研究人员,其任务是从市场及其环境的分析中,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引导企业开发新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第三是思想观念不适应。不少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对科技开发和知识创新能力缺乏信心,一味追求对国外技术的模仿和产品引进,放弃了自我开发和自我创新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发达国家房地产金融产品创新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哲婧 《经济论坛》2007,(2):114-115
1.房地产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制约规模效益,行业集中度低。同其它行业一样,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整体水平与国际上发达国家房地产行业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开发企业普遍规模偏小,房地产行业集中程度过低。1996年我国房地产开发商的平均注册资金为1732万元,全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的净资产不过10多亿元,与国外房地产开发商动辄几十亿美元的资产规模相比,相差甚远。其中一级企业和二级企业所占的比重仅为7.3%,大部分企业的资质为三、四级企业。截至2000年年底,全国共有2730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平均净资产约4100万元,其中具有一级资质企业比重为1.33%,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比重为9.7%,二者共占11.03%。全国一级企业三年竣工面积和施工面积也仅占全行业三年竣工面积和施工面积的17.6%和34%。  相似文献   

14.
汽车核心企业创新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内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核心企业的产品创新过程属于复杂产品创新过程,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首先,分析了汽车核心企业创新过程的影响因素,将其归结为6个方面。然后,把这6个方面拆分为10个影响因素,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找出其影响绩效的层级关系和内在影响机制,得出企业的价值观是影响创新过程最为根本的因素。最后,对美国和日本的汽车核心企业创新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模型进行了初步验证,旨在为以汽车企业为核心的网络整合创新提供理论和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15.
FDI后向关联对我国本土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彦莉  郭继鸣 《技术经济》2010,29(12):12-16
本文对2001—2007年我国36个工业行业FDI后向关联对本土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FDI对本土企业创新能力具有后向关联溢出效应,通过进一步修正模型,发现FDI对本土企业创新能力的后向关联创新溢出效应呈非线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保健食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创新覆盖面等统计指标和DEA方法,研究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区域性创新绩效,结果发现: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在不同区域间的创新水平相差很大,新产品比重与研发投入强度呈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但不能单纯采用指标体系来衡量保健食品产业区域创新水平。我国保健食品产业整体创新的技术效率总体偏低,纯技术效率小于规模效率,反映了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水平及制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健食品产业竞争力的培育需要从提升保健食品行业的整体创新绩效着手,为我国保健食品产业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7.
模块化的运用可以激励设计创新,利用模块化产品建构来协调开发过程,能够快速整合许多组织的资源和能力以形成产品开发"资源链",灵活应对环境变化.文章基于模块化建构理论,对模块化创新黑箱进行了分析,从部件创新、产品建构创新、产品整体功能创新角度出发,归纳了我国企业模块化创新的路径.通过查阅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等,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在产业价值升级、全球价值链攀升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最后,提出了提升我国企业模块化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航空行业和航空产品的特点,新形势下我国航空工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必要性;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创新的技术和应用前景,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航空企业计算机辅助创新的推广应用模式,并探讨了这一模式下的航空企业创新人才培养、产品与工艺创新、创新知识管理的解决方案,为实现航空工业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和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和生命周期、所属区域、行业多个维度,运用加法分解两阶段DEA模型对中小企业知识创新阶段和经济产出阶段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企业所有权性质方面,国有企业两阶段效率都偏低,民营企业两阶段效率差距有限,合资企业研发效率远高于转化效率;企业所属行业方面,全行业研发效率普遍高于转化效率,信息技术两个阶段效率差距较大,其它行业次之,医药生物行业不显著;企业所属区域方面,东中西部地区研发效率和转化效率分别呈现“高低”、“低高”和“低低”现象;企业生命周期方面,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国内企业相对薄弱的吸收能力是制约FDI技术创新溢出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测算各省创新绩效的基础上,从外资异质的角度分析研究吸收能力对我国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双重作用,进入我国的FDI总体上不利于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吸收.港台外资虽有助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却不利于技术吸收,而欧美外资则反之;外资技术含量过高不仅难以吸收,而且会削弱本国自主创新能力;与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相比,外商独资企业非但不利于内资部门技术吸收,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技术外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