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这一对博弈主体之间关系及行为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与演化历程。而现有旅游制度研究当中大多以未明晰的“政府”主体与微观主体之间的二元博弈分析则存在着理论缺陷,它忽视了我国“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博弈主体在与“中央政府”、“微观主体”之间进行动态博弈与旅游制度设计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基于上述认识,文章以地方政府经营旅游业原动力为出发点,分析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及其制度演变历程,从时空角度动态审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这一对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的演化过程、展示其关系的演化轨迹、逻辑内涵与实质,并基于此初步提出构建旅游地多元博弈模型与适应性管理制度理论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2.
地方债和土地财政都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融资渠道,地方债发还模式的演变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的融资规模,进而会通过地方财政的作用机制影响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本文将2014年进行的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地方债"自发自还"模式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自发自还"模式下,地方政府是地方债务发还的主体,直接面临着还本付息的财政压力,存在动机改变土地出让行为从而获得更多的土地财政收入,且财政非平衡地区改变土地出让行为增加土地财政收入的动机更为强烈.本文进一步检验表明,"自发自还"模式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作用过程受地方财政赤字和经济赶超压力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加入WTO以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盲目的招商引资忽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使得政府竞争行为发展扭曲,严重阻碍了地方经济的稳健发展。因此,如何在转变政府职能过程中实现政府招商引资活动的有限性与有效性,确立企业招商主体地位,如何充分发挥出招商引资活动的作用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如何实现政府招商引资活动的有限性与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两型农业建设中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简称两型农业)建设离不开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涉农企业和农户。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深入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涉农企业(农民)之间、涉农企业与农民之间、涉农企业(农民)之间的博弈行为。发展两型农业是利益主体之间动态博弈的结果,但是需要对地方政府、涉农企业和农户实施"引导"。这种"引导",可以使地方政府、涉农企业和农户有充分的信心选择两型生产。需要依靠加大投入力度、促进科技进步、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和公众参与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和利益协调机制等办法来改进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  相似文献   

5.
"农超对接"流通模式是农产品生产者与超市之间建立的一种新型合作方式,既让多方得利,社会获益,也对农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及地方政府的服务效率等带来了全新挑战。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农超对接主体的行为关系,找到影响农产品基地与超市有效对接的障碍,从而提出促进"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作为独立利益主体的地方政府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纷纷发展行政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要打破"行政区经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统一协调发展,必须从地方政府行为出发,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建立地方政府行为的刚性约束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确立科学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7.
论旅游业发展中的有限型政府主导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到2020年实现从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宏伟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前旅游业发展该选择何种发展模式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根据国内经济、政治及旅游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实施有限型政府主导模式,促进政府在经济转轨时期对旅游业发展管理模式的转变,是我国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与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主要有政府债券、融资平台以及PPP模式,政府投融资行为普遍存在管理缺失、投资主体单一、融资规模不足、运作不规范以及政府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文章对地方政府投融资现状、发展的瓶颈与障碍进行了梳理,从加强地方政府投融资集中统一管理、项目分类融资机制、发挥现有模式优势以及构建可靠政府信用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土地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空间下,地方政府成为中国城市土地市场化成功与否的内生性构成要素。作为一个增长导向的适应性调整主体和城市土地的实际剩余控制者,地方政府具备了对土地要素进行符合自身效用函数配置的能力。城市土地市场上,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向是其所面对的外部激励约束条件的函数,软约束的制度环境使其行为选择的理性必然异化为行为结果的非理性。  相似文献   

10.
向柯树 《致富时代》2016,(4):414-415
民族村寨旅游作为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陵山民族村寨脱贫致富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本文针对凤凰老洞村的社区参与的旅游开发模式,分析其模式的失败是由于:政府缺位、利益主体间矛盾激烈、原产业废弃、同质化竞争等导致旅游发展后劲不足,提出在民族村寨旅游应实施"科学性+联动化+保护式"的政府引导、四大参与机制完善、多元化产业与旅游业的特色融合这三个改善措施,这对片区内民族村寨社区参与的开发模式提供了现实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 ,中国的旅游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旅游业的政府部门必须从自身的角度对政府行为进行深入思考 ,探索出一套适应WTO要求的政府行为模式 ,而旅游行政公共关系工作的开展和完善就是其中一项重要而卓有成效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是公共部门,发挥着利它和共利的作用。其作用的有效性与市场生产周期性密切相关,同时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它具有"经济人"的特征,其参与市场方式和行为必然会考虑自身利益。为了本国或本地区的利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和其他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博弈,这种政府行为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使资源配置达不到最优化,同时会形成恶性循环,而规范的政府行为则是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良好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中国经济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少数民族地区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发展地方经济、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良好机遇。发展旅游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利用是基础和前提,在这方面,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产品开发问题及创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商场现代化》2010,(21):99-99
中国的旅游业虽然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但旅游产品还是陈旧老套,相互间雷同的现象十分常见。这样对我国旅游业的长久发展极为不利。笔者分析了当前我们的旅游产品在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旅游经营主体研发、社区居民和游客共同参与的办法来实现旅游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微信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其对旅游企业营销宣传的作用不容忽视。新媒体的普及对旅游者行为模式和购买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微信平台营销发展的研究,分析了旅游企业通过"微信"开展营销活动的特点和趋势,并对旅游企业利用微信开展网络营销的策略提出建议。以此带动旅游业与传媒产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6.
《商》2016,(11)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转型的进程,推广运用PPP模式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关系,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减少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本文对PPP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并对其特征进行了概述,阐述了该模式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给出了具体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实施金融改革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过大,很多地方政府行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与运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系统分析地方政府行为的主要内容与特点的基础上,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分析地方政府行为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划分中央政府的财权与事权,进一步规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完善法律,健全法制,明确地方政府的职权范围,逐步向公共服务政府转变;转变地方政府行为机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等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促进金融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政府行为依然是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主导因素,政府主导模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金融的稳定性,但却抑制市场效率,长期而言不利于金融深化的进一步推进,转变金融改革与发展模式意义重大。在"发展理论——实践效应——模式选择"的逻辑框架下,本文分析了金融压抑与政府行为、金融自由化与市场效率以及金融生态与和谐共生之间的内在关联和递进,进而得出适合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一般模式选择。金融生态理论所倡导的和谐共生模式能够合理地协调政府与市场、金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有效推动金融市场化的同时保持金融体系稳定,是促进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在房价调控中的合作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东升 《中国物价》2007,(11):36-39,32
责任意识、赶超愿望、满足寻租并获得新闻界关注等是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开发中的行为诱导机制,而开发商行为的趋利特征决定其不可能采取主动降价的策略。在应对新一轮房价调控中,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博弈的结果是开发商抵制、地方政府默认甚至纵容,从统治行政与管理行政模式,转变为服务行政模式,并建立相应的制度约束机制,改变地方政府的趋利行为,成为房价调控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商》2015,(35)
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提质增效的新常态。完全的市场机制是保障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地方政府作为房地产市场的管理者和参与主体的双重定位决定了其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区别效用,一是要行使政府的统治、管理和服务的基本职能,二是要保证其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的正当经济利益。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性政策时区别把握职能与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