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下中国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共同构筑了中国内外联通的格局体系,其内在结构关联集中体现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独特的策略性作用。在这种策略融合的视角下进一步审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一方面,以国际性、开放性、多元性著称的粤港澳大湾区正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也是"一带一路"由"倡议"走向"行动"的关键资源。具体的,这种独特优势体现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先行一步"的创新优势和"协同竞争"的分工优势三个方面。新时代下,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是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首次被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标志着粤港澳地区的分工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的角色及历史使命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寻求新的分工协作空间,探索更加均衡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为市场生产"向"为市场竞争"的内生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战略融合。  相似文献   

2.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已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进程中,为建设全球一流湾区和世界级特大城市群,应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及财政行为杠杆的独有功效,尤其是通过财政行为深度合作促进大湾区跨越式融合发展。本文在探寻政府间财政行为演进规律的基础上,研究粤港澳三地财政合作的紧迫性和特殊性,进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政府财政合作行为的运行机制及实施路径,促进粤港澳三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相似文献   

3.
广府文化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主流文化。弘扬广府文化,打造广府特色品牌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协同和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是推动三地民心相通、增强文化认同感、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弘扬广府文化需建立良好的文化协同机制,减少文化冲突,加强三地合作,发挥人才优势,引领文化传承与发扬,依托香港澳门的门户作用,向世界辐射广府文化。  相似文献   

4.
潮州工夫茶艺是粤港澳大湾区人民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易于融入生活情景,以潮州工夫茶艺为载体来培育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文化自信利于形成文化认同。通过分析人们认知和传承潮州工夫茶艺的调查数据,得出举办多样化的传承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开设潮州工夫茶艺课程,引入现代科技,善于运用新媒体,活化潮州工夫茶艺等路径有利于培育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目前仍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国在诸多领域仍旧需要加强建设。作为世界四大湾区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潜力巨大,其发展已经受到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发展两个方面,粤港澳大湾区虽然具备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粤港澳大湾区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基于此,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发展,需要在明确风险的基础上,研究应对风险的诸多策略。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仅为广东地区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机遇,同时也对该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职业教育而言,需要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背景下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克服所面临着的挑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办学形式,构建适用型、创新型、应用型教育体系,扩大职业教育发展空间与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成效的同时培育与输送高质量、全面型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而服务,最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重要的四大湾区之一,独具特色,面对一国两制、三套税制、三种货币及三套法务制度等特点,在发展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在这种特色环境和多种制度下,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如何融合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过程及地区优势,针对该大湾区各地区因社会制度差异带来的货币、金融、观念等多方面差异所产生的问题和困难,建议通过改善和优化总体经济结构、培育与吸引人才、完善税务制度、高端职业证书互认、开放信息网络及优化交通建设,吸引人才和商业投资等措施,促使港粤澳大湾区各地实现稳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中美贸易战此起彼伏的背景下,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融合,建立三地联动的金融系统,是我国反制外部金融封锁威胁、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为此,广东高校的金融专业教学,有必要根据大湾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金融人才。通过剖析广东高校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专业教学现状,提出广东高校要对金融系学生进行粤港澳三地金融业务的"融合式"教育,从而促使学生熟悉粤港澳三地的金融业务,推动三地金融融合与创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事业发展的坚实支柱。  相似文献   

9.
“菜篮子”工程是便民工程、民心工程。本文从企业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的认可度、效果评价、期待及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面临的挑战四个维度进行问卷调研,分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组建“四随机”农产品质量稽查机制、加强农产品品牌推广和宣传力度、建设便民利民的线上线下销售点、出台配套扶持政策、扶持涉农小微企业来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的五个对策,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市场提供品质更优良更健康的优质农产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大湾区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和输送商务英语人才资源的重要使命。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现状,为培养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商科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一核心、两能力、三技术”商务英语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理念。广州华商职业学院通过强化核心职业素养教育,实行外语与电商双技能培训,推进新技术的实战应用,赢得了湾区内企业的认可,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本文简称大湾区)建设将很快从构想进入实施阶段。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利用好三地制度叠加优势,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解决大湾区建设中所遇到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实现"9+2"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展开更广泛的空间合作;另一方面,如果说雄安新区是一张白纸,那么大湾区就是对存量资源的优化与创新实验,承载了新时代中国探索体制创新,转换增长动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使命。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的战略指引,对于我们研究大湾区问题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以国家新发展理念为立基点,研究如何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与大湾区现实情况有机统一起来,突破大湾区发展的瓶颈,释放大湾区的经济活力,厘清未来的方向重点。  相似文献   

12.
2019年2月18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出了全面的规划,标志着打造世界级湾区将从战略规划阶段进入全速落实阶段,粤港澳各领域合作交流将会逐步展开,共同致力于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国际一流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世界第四大湾区。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就业问题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势。本文旨在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大湾区建设的契机输送更加优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刘禹锡在被贬连州短短四年半的时间里,为千年前闭塞的连州注入了新鲜血液,使连州成为粤北名镇,也使连州成为了研究刘禹锡文学的重要地域之一。文章从刘禹锡贬谪连州的诗文及其功绩入手,梳理刘禹锡在连州形成的“刘禹锡文化”以及连州人民对刘禹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期进一步探讨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人文湾区的背景下,刘禹锡精神在连州的传承、发展和保护。  相似文献   

14.
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粤港澳三地之间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差异及其衔接问题无疑会影响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工作和生活的意愿,进而影响粤港澳三地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对目前粤港澳三地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分析,并对在大湾区内地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进行深度访谈,发现目前大湾区内地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相关信息获取不便、不同地区个人所得税制度差异较大、优惠政策申请门槛高等问题对港澳居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不便和困扰。本文结合访谈结果,借鉴内地相关制度,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跨境衔接模式,以期为解决粤港澳大湾区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衔接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情况的调研分析,结果显示湾区高职院校在相应的产教融合政策体系的支持下,高职院校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基本合理、校企合作形式呈现多样化特征.但是,仍面临政策制度有待完善、专业群设置与产业布局不全契合、校企合作发展停滞不前、科研支持能力不够和粤港澳三地产教协作发展不足问题,需要企业、政府和高职院校进一步合作以深化产教融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与旅游的交流和创新发展,文章运用共生理论,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建设的发展条件与基础,从加强和增加动力机制,减少和缓存共生阻尼机制,完善和共塑环境诱导机制三个方面来整合和开发文化遗产游径。希望推动大湾区内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大湾区互利互助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需要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法治化、市场化与国际化的良好法治营商环境,良好的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营商环境可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建立、服务支撑"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将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间的经贸合作积累相关有益经验。未来一段时期内,建议以"法治先行"和"依法治区"为基本理念原则,以CEPA协议为法律基础,积极借鉴TPP协定、联合国贸发会BIT协议范本和TISA协定等国际经验,勇于对接高标准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先期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贸易制度主体框架,从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及金融国际化,最终实现内地与港澳之间的高水平自由经贸合作和战略建设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18.
受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病毒疫情等因素影响,当前不少内地中小企业经营遭遇困难,亟需银行资金支持。然而内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客观存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实践,为内地中小企业应对融资困境带来了新的机遇,是中国金融体制的一次突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香港与内地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客观上也必然催生新的跨境融资方式。本文根据当前内地中小企业在香港银行贷款的现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的趋势,尝试探讨为内地中小企业搭建合法合理的香港银行贷款渠道,为缓解内地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粤港澳大湾区有志于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世界级金融枢纽,为此大湾区对各层次金融人才有着强劲的需求。除了需要熟悉高精尖金融业务的行业精英,还需要众多从事基础金融业务的金融从业者,以夯实大湾区的金融根基,从根本上提升大湾区的金融水平。随着国家对应用型高校建设的重视,粤港澳三地可开展应用型高校层面金融教学合作的尝试,为大湾区培养大批熟悉三地金融业务的基层金融从业者,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全方位融合,形成强大的合力问鼎国际金融市场。此举也有利于提升应用型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彰显广东地区应用型高校的大湾区特色。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根据熵值法计算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总收入影响因素指标的各自权重,并计算得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各个城市旅游业总收入影响因素的13个指标的综合得分;其次,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影响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总收入的解释变量进行筛选以及修正检验;最后,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收入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总数对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总收入影响比重最大,而常住人口数量对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总收入影响比重最小;在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总收入影响因素的指标当中星级酒店数、博物馆数量、人均GDP对被解释变量均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且影响的力度逐次减少;星级酒店数对因变量的影响最显著,星级酒店数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平均变动57.4%,博物馆数量对旅游业收入影响次之,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平均变动42.6%,人均GDP对因变量的影响最小,每增加一个单位,省内旅游收入平均变动23.7%。据此文章针对性提出提高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总收入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及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