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能彰显体育所具有的育人价值,也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绩效。“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高校应通过整合思政资源、提升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效能,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推动体育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加强跨学科沟通协作、提升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质量等策略,构建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路径,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在向着立德树人的方向发展,大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育人方面具有相同的育人理念,都是为了实现在教育教学中落实思政育人,因此在大学教育中二者的协同育人成为了立德树人的主要教育模式。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意义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而具体探究了大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并针对实践中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教学育人目标模糊、教学体系零散、教学实践不足和教学师资培育不够等问题,提出明确课程思政教学育人目标、整合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强化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师资培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视。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沿阵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形成合力育人、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而思政课教师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力量,通过兼任班级辅导员的形式深入学生群体,能够使思政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性。文章针对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的必要性、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实践的现状进行思考,得出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综合能力等结论,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从解决教育的首要问题、“三全育人”的重要保障、思政课程教育的重要补充等三个角度阐述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从学校、院系、教师以及学生层面归纳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从构建课程思政分工协作育人联合保障体制机制、课程思政队伍建设提升机制、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建设融合机制、思政教育与第二课堂建设融合机制等四个方面构建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本质、以协同育人为理念、以立体多元为主要结构、以显隐结合为主要方法的教育方式和育人模式。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存在着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度不高、教师在体育课程中运用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不够、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估机制有待完善等现实问题。因此要从构建和完善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打造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教师队伍、提升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设计的系统性和有序性、构建和完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估机制这四个方面共同强化协同育人理念下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大思政课”视域下,加强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要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素养和能力,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切实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互助协作。  相似文献   

8.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高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树立大思政意识,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但从现状来看,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课程思政的构建面临教学理念滞后、教师队伍薄弱、教学实践匮乏、学生认识不足等一系列困境。为促进高校课程思政的构建和发展,高校需立足于大思政格局,从教学内容建设、校企合作实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机制完善四方面入手,积极破解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难题,为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课程思政的构建和创新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大力推进普通话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今后高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普通话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文章就高校普通话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进行探析,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措施,明确了思政元素的融入载体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入点,有助于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协同育人大格局。  相似文献   

10.
“三全育人”是我国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践“三全育人”工作中面临辅导员思政教育理念不够先进、辅导员发展路径和育人功能“割裂”、辅导员育人成效评价标准不明确的困境。高职院校需要在结合院校特点的基础上,发挥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中的桥梁功能,为辅导员提升政治胜任力搭建平台;辅导员在育人工作上要依托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顺应学生能力发展规律,发挥贯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关键、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新时代大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指向和目标,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创新育人模式。发挥思政课程的育人实效性是整个高校育人工作的首要环节,但在基础知识教育的整个学科体系中,将思政课程与其他基础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是新时代课程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实践路径中仍存在基础教育课程融合效果并不理想、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化认知模糊、中小学思政课呈现弱势形态等不足现状,应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教师队伍等方面入手,切实解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形成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三全育人"理念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和载体,坚持并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是解决当前高校思政教学现状问题,提高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时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有效路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三全育人"理念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育人队伍、育人时间及育人空间三个维度发挥不同功效,构建大思政格局,使育人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3.
学术科技类社团在推进高校落实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实践上具有三重价值,可落实立德树人育人使命、践行理实一体育人模式、提升群团组织育人定位。本文在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考量制度、教师、组织及实践资源等要素,提出了构建学术科技类社团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2+3+3+4”路径,以期用于此类社团落实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推广。  相似文献   

14.
“双万”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举措,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并融入专业教育是适应新时代教育特点、建设一流课程的重要途径。高校保险学课程思政建设应基于本科一流课程“两性一度”特点和保险学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构建一流课程思政目标,结合课程特点凝练思政元素,创新思政教育方法等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实施途径,推动一流本科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的思政理论课程及其他课程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多元化背景下,高校食品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课程思政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探讨多元价值观背景下思政教育对高校食品专业课程的新要求,进而研究多元化背景下高校食品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梳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理清其发展的历史脉络、挖深挖透其思政育人价值,既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又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高校应围绕思政课程的教育目标,从创新教师教育理念、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力、课后活动拓展等方面全面提升“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程的效度、深度和广度。将“精神谱系”有理、有力、有效地运用于思政课程教学过程,纳入高校育人体系,融入意识形态教育领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核心是要发挥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对于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部分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不强、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理解不深以及部分教师对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能力不足。高校应通过强化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价值认同、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执行能力以及健全教师课程思政激励机制,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增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工程,贯彻落实课程思政育人工程与育人理念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课题。全面理解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是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现实需要,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形式,是学科自然属性的理性回归。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全方位规范引导高校的办学方向、标准、质量,有利于健全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有利于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铺开课程思政工程要求教师具备工程教育素质,以问题为导向,寻找课程本身的精准切入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建立教学成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各门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全程育人,是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而推广课程思政的难点则是如何将思政内容“如盐入水”般融入工程类课程中。结合中药制药专业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工程制图课程的育人功能,重点突出中医药院校育人特色,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从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理论教学、计算机实验教学等多方面展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大国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20.
思政教育在"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思政教育为核心的育人模式面临师资团队建设、课程思政改革、课程体系搭建、创新创业融合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应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团队建设、课程考核、创新创业等方面着手,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体系以及校、院、系、社会四级监控体系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