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产业集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产业集聚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加快工业化进而实现现代化,也要实施这一战略。但目前我国的产业集聚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规模。因此,我们必须实施正确的政策,加快我国产业的集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条捷径。文章从产业集聚的概念及对经济的积极效应出发,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相应的政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多数产业集聚还是靠低成本来获取竞争优势,这种低成本一方面是通过集聚本身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及外部经济获得,另一方面,亦是通过廉价劳动力、便宜土地供给、宽松税收政策及低环境保护成本等因素形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产业集聚模式的动态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继海  唐翌 《当代财经》2003,(10):96-97
在对世界各国产业集聚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产业集聚模式的研究,动态地考察了我国产业集聚的成长与演化过程,指出发展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集聚模式是我国产业集聚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范振光 《时代经贸》2008,6(19):138-139
产业集聚作为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其表现出来的强劲竞争优势引起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的显现出来。产业集聚是一种介于企业组织和纯市场组织之间的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本文结合产业集聚阶段性演进和产业集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食品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聚是一种空间产业组织形式,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随着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产业集聚已引起了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学界众多学者的广泛兴趣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从产业集聚概念发展,形成机理和竞争优势入手,对从产业集聚形成初期到当前所形成的各种观点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简要评析了国内外产业集聚理论。  相似文献   

6.
文化往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每个城市都蕴含着异常丰富的文化底蕴.2005年,杭州提出了以“腾笼换鸟、凤凰涅□”的理念推进结构调整及转变发展方式,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本文结合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探讨了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聚生命周期演进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一般集中于静态条件下的生成条件、形成机理、竞争优势与创新能力等方面,较早时期主要从宏观经济发展角度着手,有马歇尔(1890)的专业分工与技术外溢说,Scott(1988)的柔性集聚论和Krugman(1991)的“偶然事件”观。近年来的研究倾向于中观的产业层面和微观的企业层面,较好地佐证了前人的理论,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但多数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影响产业集聚竞争力的因素而已,偶尔见到对区域产业生成原因的分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聚是生产力实现空间布局上的优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产业集聚是区域产业组织的形式,世界产业组织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相似或相关的产业在相同的区位集聚,并变得日益相互依赖,产业集聚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聚是区域产业的重要组织形式,自马歇尔提出此概念以来,研究者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广泛系统的研究。研究认为产业集聚的形成是竞争的结果。其优势主要是集聚可降低成本;可提高生产效率;可使生产更加灵活便捷;能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并可形成本地化产业氛围。但是,产业过度集聚也存在四种风险:结构性风险;周期性风险;网络性风险;和"自稔性"风险。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与中国产业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帆 《财经科学》2000,(3):11-17
中国加入WTO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一般工业具备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可利用“入世”机会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以高科技产业为主体的战略工业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只有通过战略性重组才能应对入世的挑战。其他产业,如农业、电信业、金融服务业也因进一步开放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加入WTO还将对商业与外贸,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以及政治与行政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广东省制造业的相关数据,运用空间集聚指数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出该省产业集聚指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通过对计量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广东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各地区和相关企业应该重视产业集聚对生产率的提高作用,利用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来促进区域经济和企业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产业融合与产业集聚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特征和趋势,是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变量,研究湖北省产业发展所处的融合、集聚状态及其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对于制定适应产业发展要求,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有关政策,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价值。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先进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业、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融合态势进行测算,采用区位熵对湖北省先进制造业等产业集聚状态进行测度,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产业融合、产业集聚对先进制造业竞争优势提升的贡献。结果表明,湖北省处于融合非集聚状态,产业融合对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产业集聚度低,不仅制约了湖北省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还挤出了产业融合的竞争优势提升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论文旨在从产业空间结构的视角探索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利用2004—2019年省级数据测算低碳经济增长指数,并实证检验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产业协同集聚能够显著促进低碳经济增长。(2)产业协同集聚可以通过研发溢出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渠道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其中机制检验表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能源结构效应更有助于低碳模式塑造。(3)就区域异质性而言,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低碳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化影响,东部地区的低碳水平更为显著。因此,要充分把握产业协同集聚对低碳经济的作用渠道,通过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加速实现我国的低碳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考察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本文考察了产业集群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认为地理集中(集聚经济)、灵活专业化(社会网络)、创新环境、合作竞争和路径依赖等的存在,是产业集群形成并保持其竞争优势的基础。同时,产业集群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因此,是否具有持续的市场竞争力,这是企业集群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跨国公司与FDI主导的全球产业内分工格局下,我国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参与加工贸易的模式遭受国外市场需求萎缩、贸易壁垒与摩擦升温等多重限制,加工贸易作为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中的一个链条,面临进一步的转型升级。那么,中国将定位成什么样的“世界工厂”?通往“世界工厂”的路径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涉及我国的外贸战略,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羊群行为”、发展产业集聚的核心能力、赢得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成为国内外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研究问题。理论界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产业集聚的核心能力,主要形成了六种理论,即产业价值共享理论、产业外生条件理论、产业知识理论、产业动态能力理论、新兴产业孵化理论和产业要素整合能力理论。它们分别认为产业集聚的核心能力是产业价值的共享能力、产业外生条件的利用能力、产业知识能力、产业动态能力、新兴产业孵化能力和产业要素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众多与港口物流相关的企业绕港而居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特征,而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往往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特征。文章首先利用产业集群理论分析了港口物流业集聚形成的机理与特征,分别对物流业集聚产生的价格领先效应、技术创新效应、资源共享效应与经济扩散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为港口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生物产业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被各国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重点,予以大力扶持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文章通过综合全球生物产业的几种代表性发展模式及其成功经验,如新加坡"研发模式"、日本"政府主推模式"、美国圣地亚哥"自发型及政策驱动型叠加的综合模式"、美国北卡罗莱纳"职业教育模式",提出了对加快我国生物产业集聚的若干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6,(8)
文章分析了绍兴印染产业生产规模大、产业链完整、工艺流程多样、装备先进,技术成熟、市场配套完善等现状,剖析了印染产业面临的环境容量压力、产业低端化、产能过剩、利润空间不大、无序竞争的压力等问题,提出了绍兴印染产业集聚、提升的措施,包括把握印染业发展市场定位、提高印染集聚水平、控制印染产业规模、加强工艺设备改造、创新企业经营管理等,努力使绍兴柯桥印染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理论界普遍认为产业集聚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固定替代弹性生产函数通过对某一地区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净值等指标的回归分析,测算该地区的集聚经济效应,并从内部集聚经济、布局集聚经济和城市集聚经济三个方面予以进一步分析。利用该函数对浙江省的产业集聚效应进行测算,发现浙江的这三个要素呈现正值,表明浙江省在产业集聚中体现了规模经济,工业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相互协作以及产业链的衔接比较好,但是经济聚集效应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