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荣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60-161
区域物流一体化战略是滇中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结合当前滇中城市群物流发展的现状问题,通过推进城市群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和物流产业的集聚,加快区域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依托区位优势打造面向东南亚的区域物流中心地、实施物流标准化等措施来实现物流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既有的关于城市群的理论研究大都分别针对城市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展开,本文在研究城市群的同时,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主要研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城市群内部的协调发展和城市群之间的合作,最终推动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良性发展.本文选择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作为城市群问协同发展的典型代表,提出了逐步实现辽宁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路径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19大城市群20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评估了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群一体化不仅提高了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层次化水平,也促进了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城市群一体化通过分类选择效应促进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通过技术升级效应、区域分工效应促进外围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且外围城市主要依靠中心城市的带动而发展,其产业升级路径属于一种“依赖型”路径;城市群一体化的影响效应符合距离衰减规律,与中心城市的地理距离、制度距离和产业结构距离越大的外围城市受到的政策效应越小。  相似文献   

4.
王军  付莎 《财经科学》2020,(10):80-92
本文从区域金融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金融一体化对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构建金融一体化指标,对我国12个重点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测度,进而实证考察了金融一体化带来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应。研究发现,金融一体化的确有助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且这种缩减效应主要通过加快区域内部经济要素流动和优化城市间产业结构来实现。本文还考察了金融一体化的经济协调发展效应在不同城市群之间的差异,发现在成渝城市群等发展型城市群中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为实现金融一体化和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新时代中国区域发展的主要空间形式,距离和分割是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演化经济地理理论,摆脱了新古典经济学对规模报酬不变假设的束缚,建立逻辑斯蒂城市动态演化模型,具体探讨了地理距离、分割效应、市场规模一体化对城市间均衡发展的内在机制。进一步建立2007—2017年中国19大城市群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固定效应、PSM-DID、反事实估计等计量方法考察距离、分割与一体化对城市群协调发展发现:第一,距离扩大对城市群的人均收入增长起到显著推动作用,但也导致城市群内部发展差距的扩大;第二,行政分割与文化分割对城市群的协调发展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市场规模扩大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群人均收入的增长与发展趋势收敛;第三,城市群发展规划对人均收入的增长起到显著作用,但对区域收入差距的缩小起到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沿海和长江T型经济带的交汇处,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人口和产业最密集、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在不久的将来,长三角城市群也将跻身于世界级城市群,和美国的波士华、日本的东海道城市群并驾齐驱。长三角城市群的快速发展,有赖于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和交通体系的改善。高铁时代的到来,不仅加速实现城市群的一体化,而且有利于推动整个城市群的同城化步伐。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介绍了长株潭城市群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通过对其第三产业近年的数据分析,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其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区域一体化尤其是城市一体化是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当前,我国正迎来区域一体化和城市一体化的建设高潮。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都是我国东部区域经济最发达、一体化程度最高、产业分工与合作最具成效的区域。除东部地区外,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亦正加速发展,已初具规模的中部城市群主要有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以及环鄱阳湖城市群。通过分析珠三角、长三角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建设和产业分工、融合的成功经验,指出城市群产业协同的一些内在要求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采用相对价格法和1 246组城市对数据,对1999-2013年中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程度进行测度与比较分析,运用熵权法构建了复合指标和固定效应模型,对两大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近15年来,两大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中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和进程均滞后于长三角城市群;地方保护主义、经济外向度和交通基础设施是影响两大城市群市场一体化的共同因素。其中,地方保护主义和经济外向度是两大城市群市场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而交通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两大城市群市场一体化;信息通达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两大城市群市场一体化的差异化因素。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制约了中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却促进了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信息通达度阻碍了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却促进了中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作用,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城市群的发展来推动和实现的。"十二五"期间,科学发展观指导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32个城市群的构建使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从而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开辟了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万浩 《当代经济》2003,(11):51-52
武汉及周边城市群经过20多年孕育发展,虽然有一定的规模,建设思路日益明确,但是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乃至与南京都市圈等国内城市群(圈)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地区的竞争力的大小关键取决于这个城区城市群(圈)发展水平高低,因为只有发达的城市群才能够  相似文献   

12.
基于能值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对长沙、株洲和湘潭2000-2009年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动态能值分析,剖析了3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比较差异,结果表明:长沙作为省会城市,自然资源能值丰富,10年间变化甚微,国民经济能值和人均能值等指标呈现上升趋势,核心城市的经济聚集和辐射能力逐步增强,在3市中具有难以逾越的优势和地位,单位GDP能耗和电耗逐年降低,并在3市中最小,但其环境负荷率越来越大;株洲自然资源能值、国民经济能值和人均能值量等能值指标比湘潭略有强势,单位GDP能耗和电耗也比湘潭小,而湘潭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指标整体而言处于劣势。在此形势下,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的对策,以便加强区际资源互补和消除行政壁垒,保障较好的能值匹配,使能值流动得到优化并趋向最大化,促成城市互补、互利、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城市群商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成因、机制与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易开刚 《经济地理》2005,25(6):775-778
长三角城市群商贸经济一体化是其流通发展的基本趋势与典型特征。文章在对长三角城市群商贸经济一体化内涵进行深刻揭示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的成因和运作机制,并提出了推进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十大城市群日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群的发展。通过建立多层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十大城市群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了非均衡差异研究,发现各大城市群之间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非均衡性差异,并从综合集成分区的层面和经济一体化的层面给出了缩小非均衡性差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哈大高铁的建设有力推动了大东北城市群的一体化、全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产生,为面向东北亚开放、构筑新的欧亚大通道铺平了道路,对进一步增强东北地区的运输能力,力促全国的资源互补,带动沿线城市旅游、餐饮、购物等相关服务业及住房需求的增长,推动铁路票价改革、加快高铁票价市场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21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规模、位置以及可达性三个方面对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进行测度,然后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识别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其次,从功能、制度、文化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最后,考察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对多中心空间结构影响雾霾污染的调节效应,即分析在不同的城市群一体化水平下,多中心空间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能够明显缓解雾霾污染。(2)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对多中心空间结构缓解雾霾污染具有正向促进效应,从功能、制度和文化一体化方面进行分析,结论仍然成立。这意味着加强城市群多中心体系的构建可以缓解经济活动过度集中在单一中心城市而造成的雾霾污染,推动城市群一体化水平的提升能够进一步促进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减排效应。  相似文献   

17.
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环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2007年到2010年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上升;环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从长株潭中心向外围区域递减;城乡一体化虽然与城市化水平有较大的相关性,但城市化水平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并不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加快发展河北现代农业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岩 《经济论坛》2014,(11):29-31
河北省作为我国惟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海滨的省份,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应该走一条特殊的农业发展道路。河北省发展现代农业有助于改善京津生态环境,有助于首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更有助于河北农民致富。河北农业专业化的不断提高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不断完善,则为河北省发展现代农业准备了基础。最后提出了国家不再用GDP指标考核河北省工作、建立对河北省生态补偿机制和支持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纵深推进,城市群竞争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表现形式。建设强大的城市群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浙江中部地区城市群的崛起,对浙江中西部地区,乃至浙江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浙中城市群发展条件及现状的剖析,提出五个一体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邻近区域且又分属于不同行政区的多个城市实现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是世界范围内城市群发展的普遍趋势。发达国家较早开始探索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群一体化协调模式,如英国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大伦敦城市群行政架构协调模式、美国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城市政府协会、政府协议和特设机构模式、日本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核心城市主导协调模式、法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镇)联合体一体化协调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