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2015年,江苏省沛县通过实施促进创业就业、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和创新农村金融市场等"四轮驱动"措施,农民增收成效明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7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22元,增长10%。工资性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人均工资性收入733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18元,同比增长12.6%,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3%;家庭经营净收入增速放缓,人均经营净收入5370  相似文献   

2.
农村金融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一环,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的关键。利用安徽省1998—2013年的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VAR模型对金融发展和居民收入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标、效率指标和农业投资力度均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有着正向作用,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农村金融发展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其中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标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是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3.
一、畜产品市场情况1、生猪市场走势平稳,仔猪价格一路走高。2001年,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猪肉收入消费弹性明显高于城市居民猪肉收入消费弹性,因此猪肉需求总体增长不会太快。随着猪肉生产的加速,市场将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猪肉价格季  相似文献   

4.
2012年,本市各级政府根据"十二五"规划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农村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收入结构呈现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家庭经营收入略有增长,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的基本特征. 一、2012年本市农村居民增收的基本情况 1、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据对1200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12年本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7401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2%,高于GDP增速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是去年本市各级政府积极改善民生,实施多项惠农支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非农就业岗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系统,不断提高养老金和最低工资水平等多措并举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5.
一、畜产品市场情况 1、生猪市场走势平稳,仔猪价格一路走高.2001年,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猪肉收入消费弹性明显高于城市居民猪肉收入消费弹性,因此猪肉需求总体增长不会太快.随着猪肉生产的加速,市场将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猪肉价格季节波动趋势将加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1995年、2002年和2007~2009年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CHIP)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家庭的收入流动性。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农村家庭收入增长缓慢,整体收入流动性不强;2000年以来,随着政府对"三农"问题重视的加强,农村家庭的收入流动性在2007~2009年有了明显的上升。非农就业、教育等对农村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日益突出,而农村家庭少子化和老龄化的趋势不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993~1995年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归功于代表绝对流动的收入增长累进性部分超过了代表相对流动的收入再排序部分;2000~2002年和2007~2009年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扩大是由于收入增长的累进性部分不足以抵消收入再排序的流动性部分。  相似文献   

7.
正农民收入问题对于"十三五"来说,是"三农"中非常关键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福祉和农民能不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十二五"期间上海农村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205元,收入水平在全国省级行政区保持领先,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名义年增速达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增长7.8%,快于同期  相似文献   

8.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平均每月收入超过1218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实际增长40倍,年均实际增长5.5%。我国用70年时间实现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这项壮举在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罕见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9.
数说     
<正>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高出GDP实际增速1.6个百分点。农民收入结构继续优化。工资性收入402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5.2%,超越家庭经营纯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首要来源;家庭经营纯收入3793元,占42.6%,同比下降2%;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分别占3.3%、8.9%,同比均提高0.2个百分点;第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正>6562元今年上半年全国经济运行呈现增长平稳、就业向好、物价稳定、收入增加、结构优化的良好格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62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79,比上年同期缩小0.01。14052万吨2017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052万吨,比2016年增产131万吨,增长0.9%,位居历史第二位。20.24亿亩截至2016年底,全国31个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有关促进农民增收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聚一高"主题,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六新"举措为抓手,千方百计挖掘农民增收潜力,鼓足农民"钱袋子"。2017年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361元,同比增长9%,高于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幅0.6个百分点,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0.3个百分点;预计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正>上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7月17日,在国家统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邢志宏说,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增长平稳、就业向好、物价稳定、收入增加、结构优化的良好格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2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9,比上年同期缩小0.01。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最新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分析2013—2018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新状况,使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讨论农村收入差距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2013—2018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显著增长,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呈现一定的扩大趋势。市场化收入贡献率下降是农村内部差距上升的主要原因,低收入群体市场化收入增速下降、高收入群体要素回报率上升,导致这一时期农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本文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促进低收入群体收入稳定增长。要充分发挥农村高收入群体的作用,带动低收入农民致富增收,并有效缩小农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一、收入增长态势分析湖北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态势,表现为持续、缓慢和水平较低的特征。第一,收入持续增长。湖北省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566.8元,2004年为2890.1元,增加额为323.3元,增长了12.6%。2005年,湖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099元,与上年相比增长7.2%,增速下降了5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泰兴市全力打好"聚焦富民"攻坚战,制定出台《泰兴市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加快实施富民产业发展、创业主体培育、就业质量提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基本公共服务惠民五大增收行动,推动农村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蕴含农村改革重大突破农民财产权利不明晰、财产权利不充分、财产权利缺乏保障、财产价值无法得到公平的体现和实现,以致农户可支配财产少、农民家庭收入中财产性收入比重极低,是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财产性纯收入为50.5元,占农村居民人均总纯收入的2.0%;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财产性纯收入虽然增加到228.6元,但比重仅上升为3.3%。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村家庭通常要比城市家庭拥有更多的家庭财产(特别是生产性财产),财产性收入是构成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家庭退休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增加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具有极大的紧迫性和巨大的现实空间,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保障和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释放可持续增长的农村财产性收入制度红利,为根本缓解和解决"三农问题"奠定经济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赋予农民更多  相似文献   

17.
数说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303元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303元,同比名义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4%,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7.3%,家庭经营收入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农村工作会议传出信息:2011年本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44元,比2010年增长13.8%;地产农产品实现有效供给,本市粮食总产达到24.4亿斤,连续八年实现粮食丰收。全年蔬菜上市量351万吨,同比增长6.4%,其中绿叶菜上市量170万吨,同比增长15.6%。2011年,上海“三农”工作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结出新硕果,  相似文献   

19.
政策环境变迁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意愿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中国农村经济的结构特征和居民决策行为,建立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动态增长模型及其消费意愿动态变化的测度模型。基于各省(自治区)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显示:政策环境因素的收入效应具有渐进性,时滞约为3年;而其对消费意愿的影响是突变性的,并且具有记忆能力。在收入加速增长的过程中,消费意愿的反应滞后于收入增长;而当收入增长减速时,消费意愿的反应超前,相位差均为1年左右。农村居民不仅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的收入弹性也是递减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2005-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各项消费支出和可支配(纯)收入数据,采用ELES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2005-2008年、2009-2012年和2013-2016年三个阶段的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和对比研究。经过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居民在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有很大提升,其消费方向的增长空间较大,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偏低仍比较明显。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