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营者》2006,(11):79-79
王均瑶的去世.使均瑶集团便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处理完均瑶后事.均瑶集团新的董事会就在上海集体亮相。董事会随后选举王均金为董事长兼总裁,选举王均豪为副董事长,由此.王均金成为均瑶集团新领路人,有传媒报道称是“后均瑶时代”  相似文献   

2.
不知今天是不是温州商人王均瑶特意选定的日子?“8·18”,在这个商人看重的日子,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值得关注的是,新诞生的这家中国航空公司里.有着均瑶集团18%的股份。这是国内首家民营企业参股国有航空运输业。35岁的王均瑶,因此成为“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业第一人”。尽管今天均瑶集团的总部已经在繁华的上海,但是王均瑶的成长是一个经典的温州商人案例:一个16岁辍学的青年,最后成为让资本“飞”上蓝天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3.
王均瑶的事业是从不受人喜欢的推销员开始的。16岁初中毕业,王均瑶迫于生计加入了温州市百万销售大军.走南闯北,可谓踏遍千山万水,尝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非常的磨砺炼就了王均瑶非常的胆识和非常的意志。  相似文献   

4.
陈墨 《河北企业》2005,(1):42-42
<正> 38岁的王均瑶两手空空地去了,离开了他的4000名员工,留下了年仅9岁的均瑶集团。自1995年7月成立以来,均瑶集团现已形成以航空、乳品、房地产三大业务板块为核心的多元化集团公司,总资产达35亿元,旗下拥有20多家全资企业。集团获得荣誉无数,  相似文献   

5.
2004年11月7日晚,作为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被称为"胆大包天"第一人的均瑶集团38岁的董事长王均瑶,因患肠癌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这样一个在个人事业上处于上升期、在公益事业上充满爱心的民营企业家为什么会英年早逝呢?王均瑶个人的陨落是不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6.
秦邦建 《经营者》2005,(1):64-69
<正>2004年12月11日,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现场, 新上任不久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与我们相遇。我们一眼认出他来,十分随和的他,神情显得坦然大方与我们交谈。“近段时间,我抛头露面不多,接受媒体采访更少。”一见面,王均金就直言快语对我们这样说道。其实,在王均瑶在世之时,王均金一直就在“均瑶”背后踏实地做事,不为媒体所了解也是事实。  相似文献   

7.
<正>2004年正是均瑶集团蓬勃发展之际,公司董事长王均瑶抛下了数亿的资产,离开了他心血浇灌的均瑶集团。他为了事业,为了公司的发展,导致积劳成疾,病魔缠身,英年早逝。这一震惊企业界甚至整个社会的“均瑶事件”,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惋惜和感  相似文献   

8.
当王均瑶累死在工作岗位上时,年轻的企业家罗红却纵马云游.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相似文献   

9.
月度之最     
《英才》2004,(12):18-18
李晓华:最想笑 王均瑶:最意外 黄思刚:最无奈 杨元庆:最冒险 黄光裕:最滑头 杨晓斌:最痛心 何经华:最想走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2004,(12):40-43
虽然身上带有明显的“浙商印记”,但和众多从“草根”崛起的浙商不同的是,王均瑶素以“胆大包天”而闻名业界。他开创了中国商界的许多个“第一”,他曾经满怀豪情要做成李嘉诚那样的事业。但命途多舛,英年早逝的王均瑶,给他未竟的宏图大业,同时也给世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相似文献   

11.
杨岚 《英才》2005,(1):26-26
我们看来奇怪的“病”,在某些企业家看来反而很正常。半年间,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与美国麦当劳新任总裁查利·贝尔不约而同地得了同一种病——肠癌,于是有的记者把肠癌戏称为“总裁病”,如同大家习惯于将肥胖引起的高血脂、冠心病和糖尿病之类归为“富贵病”一样。  相似文献   

12.
民营企业家王均瑶英年早逝,引发的不仅仅是企业家对健康问题的关注;遗产和遗产税问题.也非常尖锐地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3.
去年因为“王均瑶事件”,媒体对我们的报道非常多,称均瑶进入了“后均瑶时代”。其实从均瑶创办之初,我就开始参与,所以“后均瑶时代”的说法并不准确。我接任均瑶董事长后,社会各界的目光都盯着我,看我行不行,会不会很快就被刷下去。这种情况下,我必须很冷静地思考均瑶未来的发展,企业的愿景、目标究竟是什么。企业只顾眼前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们提出均瑶集团要创“百年老店”。  相似文献   

14.
黄兵 《企业导报》2003,(5):14-15
<正> 以“胆大包天”著称的王均瑶再次做出令人瞠目的举动——斥资5.5亿元收购宜昌三峡机场。据均瑶集团内部人士透露,该集团已与有关方面签定备忘录,一旦正式合同签定,三峡  相似文献   

15.
袁岳 《中国企业家》2008,(12):123-123
王均瑶我见过一面,后来就是到他去世我没有再见过他;我也见到过华罗庚教授一次,然后就是到他去世也没见过。  相似文献   

16.
谭琴 《东方企业家》2004,(12):67-69
半年前。遇见王均瑶.惊异于他的消瘦。已知身患绝症的他却对我谈笑风生:减肥。减肥成功了……如今.斯人已逝.再度回想那一场景.令人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17.
前一阶段,温州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叫王均瑶,英年早逝.他去世以后,整个江浙一带就吹起了一股风,不再请人吃饭了,而是请人去体检,并且要到比较高档的医院里面去体检.  相似文献   

18.
已经不能说话的王均瑶在由别人代笔的遗嘱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之后没几天,王均瑶辞世。"他不能说话的时间很短。"王均瑶的三弟,均瑶集团现任副董事长王均豪说。 请王均瑶的兄弟们回忆他的最后时日是痛苦的,但他们也相信,这些回忆对于中国企业界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2004,(12):6-6
从2004年4月传来第一个噩耗——爱立信总裁杨迈猝死在健身房,到接近年底的时候,又接连传来陈苏阳和王均瑶的死讯,使人们不禁叹息2004年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代表,王均瑶的一生为我们印证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巨大魔力,在一个蓬勃发展的社会里。具有智慧和执行能力的人一定能够觅得机遇。而他所希望完成的中国民营企业从初级模式向高级模式的过渡,只能留待后人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