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可否认,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机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对美国经济发展也有过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证券化存在的风险和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尤其是次级债危机的爆发,使证券化运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对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有关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分析,探究整个住房金融市场信用风险被放大的根源,认为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形成应归因于证券化后放款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而利率的上涨只是此次危机的一个诱因。  相似文献   

2.
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引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西部金融》2008,(2):55-56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和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比较分析.提出银行业机构防范行业性风险转嫁的针对性建议.如建立贷款价值评估体系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各银行业机构要增强政策敏感性;实行"区别对待"原则,完善利率风险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压力测试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许多金融机构的倒闭,如何去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是当前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压力测试是一种可以考察极端事件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压力测试的两种技术性手段--敏感分析和情景分析分别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问题.对单笔贷款进行敏感性分析后发现贷款现值的变化幅度大.运用logit方程转化贷款违约率作为评估银行系统信用风险的指标,通过回归发现利率指标(一年期的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以及通货膨胀率(PPI)对银行体系贷款的影响较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宏观经济极端情境,发现一年期贷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引发贷款违约率的巨增变动.  相似文献   

4.
我国转轨时期的金融风险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风险相比,具有不同的形成机制和外化形式。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风险是一种市场风险,包括信用风险、资本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购买力风险(通货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银行出于生存压力,为了应付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不得不投向高风险业务,卷入各种风险资产的交易之中。近几年国际金融领域爆发的几起大案,均源于银行过多地追求效益和竞争地位,疏于市场风险管理。市场风险发生的外化结果是金融挤兑,引发支付危机。致使金融机构倒闭,进而发生兼并、收购的产权重组,加速金融资本的集中。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信用风险、国家及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风险。在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中,最重要的仍是信贷风险.能否控制和监测信贷风险是银行的首要问题。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引进或者开发适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认真做好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度量和管理工作.以保持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相似文献   

6.
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逐步增大的利率波动必然对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首先采用Logit模型对2006年第四季度至2013年第四季度228家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度量,预测出上市公司违约概率;其次选用Shibor数据求出各季度的利率波动率;最后选用宏观经济因素及利率波动率为自变量,信用风险为因变量建立风险测度模型,结果表明利率波动对信用风险有负相关关系,即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信用风险有降低的趋势,因此可考虑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分析了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所面临的利率上升风险、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缺口风险、选择权风险、利率净头寸风险和信用风险这几种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最常见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分析了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所面临的利率上升风险、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缺口风险、选择权风险、利率净头寸风险和信用风险这几种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最常见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率市场化后,利率风险控制将会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上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表内策略和表外策略。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 ,其风险要大于一般的工商企业 ,它常要面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外汇风险、通胀风险、利率风险等等 ,在以上众多风险中 ,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基本的风险之一 ,利率风险管理也成为银行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如何有效防范利率风险是关系到商业银行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市场风险通过衍生产品交易向信用风险转化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商业银行衍生交易业务信用风险产生的机理及特点,以及衍生交易业务信用风险敞口的测算模型及授信额度的核定方法,如固定系数法、CE法、PFE法等,提出商业银行办理衍生交易业务应深入了解银行客户的目的和动机、客观评价客户的偿债能力、核定衍生交易授信额度、尽可能采用风险缓释技术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防范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风险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产品的多元化在为保险公司带来丰厚收益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风险.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市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加强其资产负债匹配风险的管理已刻不容缓.资产负债匹配风险是保险公司所面临的产品定价风险、资产信用风险、利率风险以及现金流量逆向选择等风险的综合结果.该风险可以通过静态的债券贡献策略以及动态的利率敏感现金流分析策略、久期免疫策略和动态财务分析等技术方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利率增加会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增加银行筹资成本、增加银行的风险偏好,从而加大银行危机传染风险。利率变化本身不仅可以成为危机扩散的催化剂,而且还可以成为银行危机扩散的衡量指标;在利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严防由于金融风险的累积而发生银行危机。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市场利率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利率风险逐步取代信用风险而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从利率变动的显性影响与隐性影响两个角度分析利率风险成因与特征,得出隐性影响的测度模型、到期日模型和久期模型,并总结出历史模拟法计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2007年8月美国次债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全球经济特别是欧美经济陷入流动性不足和经济衰退的窘境。在经济全球化以及金融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也难免受到影响。次债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为次级贷款对象的信用分数较差。统观美国次债危机的始末,应该说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源于美国商业银行在开展次级债按揭贷款业务过程中降低了评审标准,并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次级抵押贷款机构忽视了基本的信用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美国政府在整个次级贷款危机的形成、发展、爆发和处理等环节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房地产泡沫,而随后利率提高又刺破泡沫,这构成次贷危机滋生的土壤;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监管不严,导致次级贷款风险积累;美国鼓励低收入者购买住房的政策促进次级贷款市场迅速膨胀;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及时出手救助,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危机蔓延。这启示我们: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要考虑微观经济主体风险承担能力;发展金融市场和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监管;在金融市场出现不稳定苗头时,中央银行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将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  相似文献   

17.
贷款的整体风险识别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商业银行目前对信用风险的研究是以客户的整体风险作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也已由过去对单笔授信的管理向客户整体信用风险控制发展;由以单一客户为对象的控制向以客户所有关系网络为对象的监控发展.本文以单个支行作为整体,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Crisis),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经济活动本身如自然界运行一样,存在着一种平衡状态,危机是平衡状态被打破的必然结果.过度投机导致经济或金融活动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信用交易监管的不力导致投机活动泛滥,加速了危机的爆发.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是抑制投机活动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在不打破现有体制的情况下为经济创造一个平衡器,作为政府来讲,主动并谨慎的面对风险,抑制人为垄断行为,监管投机交易是维持经济平衡和防范危机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市场的流动性问题一直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主要的市场压力.控制流动性是危机中各国央行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宏观调控的目标.本文主要从利率、存款准备金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个方面分析在此次危机中各国央行增加流动性的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泡沫会增加金融风险,房价大幅缩水会导致银行破产,股市下跌。日本、美国、英国、泰国等国家都爆发过与房地产相关的银行危机。目前,中国房地产金融具有潜在风险,集中表现为:一是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过热加剧市场风险;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高负债经营隐含财务风险;三是“假接揭”凸显道德风险;四是土地开发贷款有较大信用风险。为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发挥其支柱产业的作用,应坚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的原则,利用税收手段限制投机性购房和短期炒作行为,在房价快速上升时征收房地产税。要提倡节约使用住房的消费理念,加强城镇廉租房制度建设,走节约型房地产业发展道路。商业银行应规避房贷操作风险,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完善住房置业担保制度与房贷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