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融资》2010,(5):63-66
投资状况外国直接投资状况越南对待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长期宽松。多年以来,越南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优惠的税收政策和低廉的土地价格,吸引了大量外国直接投资。事实上,投资成本低已成为了越南吸引外资的主要优势。随着越南政治经济改革逐步深入,且在市场经济框架基本确立,越南正式加入WTO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看好越南市场,也加快了进入越南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当前越南投资形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蓝昕 《中国外资》2005,(2):52-54
<正>越南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紧跟中国,积极推行对外开放,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自革新开放以来,越南经济正经历着快速的增长,外资在受东亚金融危机的短暂影响之后,从2000年又开始回复增长,越南的投资形势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下,投资环境良好的越南成为许多企业的首选。随着后CAFTA时代的到来,广西越发重视对越南的直接投资。本文先介绍近年广西对越南直接投资的现状且分析了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然后对其中的挑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便利化水平的基础上,将贸易引力模型运用到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着重分析我国内地向"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的关键决定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最后通过模拟中国内地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的潜力数值,考察未来能够释放出的投资增长潜力.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便利化总体水平不高且洲际差异显著,欧洲最为便利,其次为亚洲,最后是非洲;在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诸多因素中,东道国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劳动力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双方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汇率水平均对其有正向的创造效应,而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和东道国的税率水平则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未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潜力最大的地区是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其次为非洲.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国对越南投资不断深化。本文通过对越南经济发展特点、引进外资政策、中国与对越南投资主要国家概况对比后,分析了我国对越南投资的绩效。  相似文献   

6.
李志鹏  向云 《时代金融》2014,(6Z):16-17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国对越南投资不断深化。本文通过对越南经济发展特点、引进外资政策、中国与对越南投资主要国家概况对比后,分析了我国对越南投资的绩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香港在内地投资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中国外资》2007,(7):12-13
<正>香港一直是我国FDI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地。改革开放29年来,不仅香港本地投资者对内地投资踊跃,而且作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重要的金融商贸中心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聚集地,香港已成为国外资金对华直接投资的重要平台。2007年1-5月份,香港在内地投资新设企业5985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4.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4%和23.2%,分别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39.7%和33.5%,较去年同期所占比重上升了5.1和3.7个百分点。香港在内地投资所呈现的主要特点有:  相似文献   

8.
信息窗     
《中国外资》2005,(12):4-5
<正>中国内地、中国香港被列入国际贸易投资风险最小的国家和地区中国首个《国际贸易投资风险指数》报告(ITIRI)显示,国际贸易投资风险最小的前十位除中国内地都是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爱尔兰名列第一,中国香港、新加坡、瑞典、芬兰、瑞士、丹麦和挪威榜上有名。中国第一个《国际贸易投资风险指数》报告的问世,为全球贸易投资提供了方向标和政策指南,也标志着中国国际化、全球化进程将进入一个透明、清晰、有序的新阶段。《国际贸易投资风险指数》报告包括了欧洲、北美、亚洲、拉美、非洲、大洋洲不同地区75个国家和经济体,以及高、中、低收入不同层次的国家,这些国家占世界经济总量(GDP)94%,占全球出口贸易总额的91%,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89%,具有较强的代表作性和均衡性。中国内地进入前十名,标志着中国保持和平稳定、积极改革开放、专心经济发展的战略已经显现成效。  相似文献   

9.
《国际融资》2011,(3):63-66
外国直接投资状况 近年来,越南政治、社会环境持续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劳动力成本低廉;公共费用和工业用地租金便宜,为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创造了条件。2008年流入越南的外国直接投资(FDI)241.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占GDP比重达到10.7%。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FDI流入锐减至178.1亿美元,占GDP比重降至9.7%。  相似文献   

10.
秀场     
国投瑞银担纲QFII中国内地投资顾问日前,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宣布,将作为瑞银资产管理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投资顾问,协助其为澳大利亚安保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提供在中国内地QFII的投资顾问服务。安保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为澳洲最大的金融保险集团安保集团旗下的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旗下管理资产超过800亿澳元,投资遍布全球各主要资本市场,领域覆盖股票、固定收益产品、私人股权、基础设施等诸多资产类别。安保资本的QFII基金将被命名为中国成长基金,主要投资于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A股股票,以及上市交易的国债、可转换债券或其它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金融投资工具。该基金的投资目标,在于通过投资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的优质上市公司,获取长期资本增值。该基金预计在今年12月中完成发行并开始运作。  相似文献   

11.
《国际融资》2006,(5):60-62
投资状况及风险分析 外国直接投资状况 受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越南近十年吸收外资规模呈波浪式发展,近三年出现恢复性增长.2005年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出现了快速增长,据越南计划投资部统计,截至2005年6月,越南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6 265个,协议投资金额为448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为280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占越南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曾一度高达31.3%,但近年来越南已基本摆脱了对外资的过度依赖,形成了"国内积累-投资-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越南金融危机引发了越南国内高通胀、货币贬值、股市楼市暴跌、大量国际资本外逃等一系列问题的同时,对中国在越南的境外投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越南金融危机对中国境外投资企业的影响,提出中国从越南金融危机中得到几点启示,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投资在美中经贸关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在美投资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和私人债券,美国对华投资主要是外国直接投资。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美中贸易摩擦,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开始放缓;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净流入也出现下降。美国《外商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进一步加强了对非控制性投资交易及外资对美国企业控制权变化等内容的审查。美中投资协议谈判前景仍不明朗。  相似文献   

14.
<正>泰国开泰研究中心认为,越南鼓励投资多类主导行业的配套产业投资,加上越南中小企业的薄弱,给泰国经营商带来衔接已在越南投资的大型泰商和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链的投资商机。不过,在开拓外国市场方面,经营商必须做好足够的资金和知识准备。该中心报告指出,2016年1-11月,越南出口总值在全球经济疲软态势中逆势同比增长7.8%,源于外商直接  相似文献   

15.
王毅  陈阳 《银行家》2013,(7):39-41
机遇市场机遇中资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至2012年末,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股本投资和其他投资占比79%。中国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并购、境外加工贸易快速增长,投资合作的主体和方式不断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加,给中资银行国际业务发展及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带来新机遇。人民币跨境结算及跨境使用范围的扩大。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强大,贸易往来国家和地区以及经济金融交往紧密的区域,以人民币为支付结算的货币需求也日益持续增长,人民币已成为中国与周边的蒙古、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贸易往来的主要结算货币,201 1年末中国全部对外贸易额当中,人民币结算比重已由2010  相似文献   

16.
(续上期) 三、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及传导渠道 综合来看.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传导主要通过如下几个渠道: 第一,是直接投资损失.从日前的情况看.中国的金融机构投资的次贷证券及其相关产品的损失相对于其盈利能力和资本实力看,还可以说是可控的.与其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相差悬殊.相关损失完全能够消化.根据彭博资讯估计.内地金融机构直接损失不会超过全球直接损失的1%.  相似文献   

17.
徐维维  江玮 《中国外资》2014,(11):14-17
截至2014年2月20日,越南累计共有外商直接投资(FDI)项目16053个,注册资本总额2347亿美元。其中日本、新加坡和韩国位居前三。中国位居第九,共投资998个项目,注册资本总额72.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越南主要经济指标均超过了安全警戒线,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越南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导向难辞其咎:政府巨额的投资导致财政赤字;大规模的设备进口导致贸易赤字;过于迷信外资作用,金融开放过快;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对资产价格泡沫危害认识不足;在出现通胀苗头时犹犹豫豫,错失最好的调控时机。越南金融动荡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借鉴越南教训,中国应严防通胀,防止境外热钱流入境内兴风作浪,对人民币升值采取谨慎态度,防止股市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9.
越南金融困局的成因及对中国的警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秀波 《新金融》2008,(7):39-41
2008年5月,越南主要经济指标均超过了安全警戒线,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越南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导向难辞其咎:政府巨额的投资导致财政赤字;大规模的设备进口导致贸易赤字;过于迷信外资作用,金融开放过快;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对资产价格泡沫危害认识不足;在出现通胀苗头时犹犹豫豫,错失最好的调控时机。借鉴越南教训,中国应严防通胀、防止境外热钱、对人民币升值采取谨慎态度、防止股市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与优势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 一般而言,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动因包括寻求海外市场、出口导向、寻求资源、寻求技术和寻求效率。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以寻求市场型为主,包括寻求东道国市场和第三国市场(主要是东道国市场)。中国企业寻求资源型FDI单个项目规模大、数量少;寻求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