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最快捷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的内涵和特点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历史阶段内,社会群体关于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网络舆情就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管理以及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舆情是由个人以及社会公众,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是民意的直接反映。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关键期和矛盾凸显期,各类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高发、频发,舆情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大大增强,对舆情预警研判和准确处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舆情预警是舆情处置的首要环节,及时掌握舆情,准确预警研判,事关舆情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4.
李海翠 《科技与企业》2014,(12):281-281
网络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即时性强、传播信息量大、影响范围广、反映问题直接等特点。网络舆情给政治思想工作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良信息借助于网络腐蚀人们的思想,二是网络舆情可能导致错误的舆论导向,危害公共安全。作为一名政工工作者,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二是要加强对职工进行有关的法律教育。  相似文献   

5.
马军 《秘书工作》2012,(9):30-31
网络舆情是社情民意的综合反映,体现出的是网民的思想情绪、社会观点、价值取向等。编辑网络舆情信息的目的就是使领导透过纷繁复杂的舆情事件和网民言论,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和掌握大多数网民对某一热点事件的观点态度以及事件未来发展的趋势变化,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岳俊 《数据》2023,(1):105-106
网络舆情管理是高校网络思政管理的重要课题和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社会机构,在拥有一般社会组织机构共同、常态的共性特征同时也拥有着独自特殊的、复杂的个性特征。本文针对重大社会热点背景下的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真伪难辨、涉及范围广影响力巨大等具体表现,指出网络舆情会对高校学生造成认知偏差、心理失衡、神经紧张意志力衰弱等问题。并对此提出应该完善高校舆情管理监督队伍、建立健全舆情预警监督机制、运用综合媒体讲好抗议故事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王玲  耿崇桑 《上海房地》2010,(12):18-19
一、舆情监测的重要性"舆情"系"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8.
李少华 《价值工程》2012,31(18):189-190
高校网络舆情作为高校校园内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关注大学生网络舆情,探究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提出针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以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吉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2):132-133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惊人,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情、畅通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网民意见的非理性等缺陷的存在,网络舆情出现偏差,从而扰乱公众思想,混淆网民视听。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主要受众群体,面对网络舆情,如何把握自己,不被网络舆情所迷失,不断增强掌握和驾驭网络舆情能力,进而更好的促进他们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发挥,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重要问题。本文从网络舆情的现状、特点出发,分析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迷失自我的表现、原因,寻找帮助大学生走出网络舆情自我迷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校园网络舆论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网络舆情具有大学生自身因素,同时也具有实时性与交互性、突发性和多变性、匿名性和外显性、少数性和分散性表现形式,是以在校高职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互联网对校园中的某些现象,以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集中体现。分析网络舆情特点及成因,进行有效管理,使网络舆情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贺煜 《现代企业》2013,(12):46-48
舆情,就是在一定时期,社会公众围绕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在新媒体时代,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正在成为主流媒体,使媒体的形态、信息的传播状态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近年来,特别是随着微博这一新的社交媒体的出现,由于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互动性和大众性优势,开启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人人都可以“微博问政”,这更使舆情管控和应对的难度越来越大.企业舆情冲击企业的品牌和信誉,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存续.舆情应对是企业风险管理范畴,舆情管控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作为当今信息时代的新主流媒体,已经成为党委和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确保网络舆情健康发展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概念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对网络舆情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后探讨了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钟春雷 《活力》2023,(5):166-16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社会处于大数据时代,社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信息传播渠道。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网络上的社会舆情就是大数据视域下现实社会的真实矛盾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投射和延伸。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使得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来发表言论,也使得网络舆情的发展呈现出突发性、复杂性、群体性等特征,并且网络信息的传播极为迅速,网络舆情的风险随处可见,一些不实和不恰当的言论不仅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而且会给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本文基于大数据视域,对当前我国社会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对社会舆情的科学治理提出优化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而网络舆情的相关分析处理是信息处理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网络舆情与监管之间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张晓光 《活力》2013,(11):55-55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媒体”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广播、电视”了,网络媒体已成为新兴的“第四媒体”。以网络为代表新媒体下一步将走向何方、最终的发展形态是什么样、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冲击、对传统媒体和普通受众意味着什么等都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紧密关注网络舆情动向、不断加强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切实保障网络舆情安全,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舆论或行为是政府和新闻媒体必须重视和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相应的,不断关注网络舆情走向就是新闻工作者在还原事件,客观报道事件并最终深化新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贾国欣 《活力》2022,(21):154-156
网络舆情治理是衡量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媒体时代,因网络空间准入门槛低、信息源海量、传播迅速等,其已成为社会大众发布信息、表达诉求,甚至宣泄情感的重要渠道。公众的话语权在虚拟空间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因此不可避免地,有时非理性的,甚至是有害的情绪就会被网络空间刻意放大,面对部分基层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能力上的短板,以及可用资源方面的不足,必然会影响基层政府在公众面前的权威性、公信力和执行能力。文章根据天津滨海新区杭州道街舆情应急处置实践的现状,以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指引,介绍了杭州道街网络舆情治理现状,分析了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提高政治责任感、加强软硬件建设、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提高舆情引导水平四个方面提出了基层网络舆情治理的对策,希望能为基层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际上公认的"第四媒体",网络以其特有的优势比其他传媒的发展更为迅速.在很大程度上,网络已成为信息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情作为反映社情民意的风向标,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大,甚至成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参考.面对汹涌浪潮般的网络舆情,检察机关如何及时、主动、有效地应对和妥善处置涉检网络舆情,从而切实提升检察机关公信力,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基层检察机关必须深入研究和对待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特点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冯宝林  杨钧波 《活力》2011,(17):65-65
经过多年的发展.网络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的普及,目前为止,我国网民已经突破了4亿,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已经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在揭露社会矛盾、促进跨地区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真正成为反映民情、舆情的重要渠道。做好网络舆情的掌握引导工作.预防和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是当前各级检察机关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舆情防控就是对公众意见和态度的收集、研判、决策、处置、总结等环节的总和.加强企业舆情防控工作,就是正确、客观、科学地反映舆情信息,及时了解职工群众的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发现掌握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并加以正确引导和控制,使之朝着有利于企业有益的方向发展.因此,做好舆情防控工作,对于保证企业和谐稳定发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广义文化是人类创造与应用符号(非物质性)和制成品的总和。它构成了各种社会的生活方式,包括态度规则、服饰、言语、仪式、行为等规范及信仰系统等。形成最具稳定性、继承性、持久性和生命力的力量,从深层次影响着个体及团体行为决策,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及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