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杰 《活力》2010,(6):213-213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最突出的亮点就是以人本关怀为立场,以平民视野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和决策权更多地让给了平民百姓,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也成为媒体提升竞争力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2.
宋友民 《活力》2011,(8):194-194
近几年兴起的民生新闻增添了新闻报道的活力,特别是电视新闻的活力。但由于它来得快发展得也快,伴随着产生的许多理论问题与技术操作问题也急需研究解决。一、把握民生新闻概念的基本内涵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从题材对象上。它与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相互并列,而和社会新闻的关系却有着些许不同,需要进一步厘定。  相似文献   

3.
尚雪鸿 《活力》2012,(11):56-56
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关注人民生计和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的是群众生存状况、空间和环境,和群众紧密相关的事件和信息。从题材上看,是一种对普通群众感同身受和利益关切的角度发言,体现于它的民生的视野、态度和情怀.并且可以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芳 《活力》2010,(21):136-136
民生,指人民的生计.那么民生新闻就应该是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通俗地讲,民生新闻就是一种广义的社会新闻。实际上就是社会新闻在新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下的一种演绎,是当下实践“三贴近”原则的先锋。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民生列为重点建设的问题.这不仅显示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也预示着百姓的生活将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程度上得到改善、发生变化。由此,“民生”这一关键词在我们当今社会出现的频率就越来越高.民生新闻由于其选题、表现形式、主持风格等方面的贴近性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更是得到了众多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关注.迅速地崛起。  相似文献   

5.
宋宇 《活力》2013,(12):92-92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播,民生新闻已经成为了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新闻传播载体。在新闻报道中.民生新闻更多的是立足民生.关注百姓生活,把镜头对准普通的市民,关注百姓的身边事,让市民看到民生新闻实用、重要的一面。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市民对于民生新闻的印象大多是报道鸡毛蒜皮的小事.杂七杂八、家长里短的琐事等方面。不过,民生本就包括人民群众对物质的需求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两个方面。如何在“小而杂”民生新闻报道中策划采编富有特色的文化报道.也是需要记者强烈的策划意识与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6.
国艳娟 《活力》2014,(6):130-130
民生新闻以其关注民生民计,贴近群众并且源于群众的栏目特点,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因此在近几年也却得了蓬勃的发展。本文在阐述民生新闻发展成绩的基础上,从“宽”、“深”、“正能量”和“色彩”四个方面分析电视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闫德强 《活力》2014,(6):122-122
近些年,民生新闻风行全国,已经成为电视、报纸等媒体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民生新闻关注民情、民意,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彰显服务民生、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受到观众和读者的广泛认同和空前欢迎。所谓民生新闻一般是指与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形态紧密相关的社会新闻。本文认为,民生新闻要想立足,并在新闻市场中占据一定位置,就必须从价值观念、报道题材以及报道形式上不断更新,顺应民意,在新闻价值观上回归至“民生”和“百姓”,强调新闻要“贴近实际,贴近百姓,贴近日常生活”,要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去选择和解读新闻事实,在为群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莎 《活力》2013,(14):66-66
近年来,随着民生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断深入。民生新闻在电视媒体中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民生新闻因时效性强、信息量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而深受欢迎。何为民生新闻?笔者以为,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来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那么,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这三点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伊欣 《活力》2013,(4):123-123
近些年,民生新闻风行全国,已经成为电视、报纸等媒体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民生新闻关注民情、民意,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彰显服务民生、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受到观众和读者的广泛认同和空前欢迎。  相似文献   

10.
尹明  刘钢 《活力》2009,(10)
一、何谓民生新闻 <新晚报>开辟民生专栏已有两年之久,笔者有幸参与其中,成为民生新闻记者,从最初的跌跌撞撞,到现在的渐入佳境,不外乎得益于对百姓生活的提炼与总结,就像本文开头所说,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  相似文献   

11.
低保和医疗救助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是一项合民意、遂民愿、得民心的重大民生工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彰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新形势下政府工作的重点,媒体聚焦的焦点,社会关注的热点,理所当然也是审计执法为民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是指"从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何龙淼  李强 《活力》2014,(23):49-49
在现如今新闻面向社会市场化的运营模式中,传统意义上“播什么,看什么”的新闻概念逐渐淡化,新闻叙事手法也更加多样,但新闻主题更为鲜明,中心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尤其是近年来民生新闻节目的出现让受众人群普遍感到一股暖暖的亲和力。所谓“民生新闻”是指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的,主要以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空间为关注热点的电视新闻形态。应该说,民生新闻的出现具有当今时代进步特色,它是政府团结群众,传递百姓心声最便捷的渠道,更是政府集思广益,实现群众参政议政最为有效的途径。其之所以得到政府支持、群众认可,因为它具备当下新闻必然的发展条件,符合新闻“三贴近”理论的现实需要,起到了“五化”,即规律化、故事化、生活化、实用化、政策化。  相似文献   

14.
民事档案记录了人民群众生活、工作中方方面面的信息,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民计民生,是发挥政府职能,服务百姓生活,抓好民生工作的信息基础和资料依据。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将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中的重点,对于民事档案的收集、保护、管理和利用也一直是政府档案部门重要的工作内容。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形势下,人民群众对于民事档案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目前民事档案工作的某些环节和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亟待改进和解决。本文主要对当前民事档案收集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孟天婴 《活力》2011,(8):170-170
所谓的民生新闻,说白了就是老百姓身边的新闻。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与过去更侧重时政新闻的所谓大新闻相比,现在的民生新闻少了很多说教,多了几分亲切。但是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民生新闻的兴趣,也随着它放低姿态、贴近群众的同时,带来了题材琐碎化、内容市井化、审美格调低俗化等问题。民生新闻的制作者习惯将目光紧紧锁定在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等比较琐碎的小事上,好像不琐碎就不能贴近百姓,不家常就不是民生新闻。这种没有更多让人思考空间的新闻,只是一种简单的堆砌,多而生厌,陷入了模式单一、内容雷同的套路。有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甚至为了追求娱乐性、趣味性,置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于不顾,陷入了搜奇搜特的怪圈。没有深度和启示意义。其实这些都不能真正体现“关注民生”的本意。  相似文献   

16.
李爱民  李艳荣 《活力》2012,(8):133-133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民生类新闻在各类媒体风生水起,如雨后春笋般登场。大兴安岭电视台生活频道《关注》是一档民生类专栏。2006年开播至今,始终将节目定位在关注民生、倾听民意、为民服务、替民解忧的层面上。它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彰显自己的个性与品质。  相似文献   

17.
贾昊 《活力》2009,(10)
党的十七大把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今年,中央宣传工作会议提出: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的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加强宣传舆论监督统一起来.这三个统一起来,使民生成为媒体所关注的热门话题,民生新闻大量充斥报纸和书刊,广大媒体要提高民生新闻的生命力,摒弃琐碎、低俗,提高民生新闻的品位,增加可读性、趣味性,增加民生新闻的深度和广度,使之成为引领思潮的媒体,而不是成为报道柴米油盐的"黑板报".  相似文献   

18.
王子英  庄震 《活力》2012,(23):85-85
新闻的时宜性原则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客观规律,正确把握新闻时宜性,可以抓住新闻报道的主动权,使新闻事实更具有宣传价值,从而对推动新闻事业本身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把握好时宜性,可以增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我国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就要站在社会大众的立场,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长期提供真实、全面、及时的信息,把握好报道时机,营造良好的社会效果,培育受众获取信息的依赖心理,提升媒体自身的美誉度.全面反映生活本质,把握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为人民群众提供权威准确的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19.
张琳琳 《活力》2014,(7):161-16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生新闻成为了我国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向。可以说,民生新闻是我国在改革阶段产生的产物,是关注人民生活的主要传播手段,这就要求民生新闻记者能够运用正确的思维策略对民生新闻事实进行深度开掘。笔者就对目前民生新闻采访线索及选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云飞 《活力》2010,(20):167-167
做好电视台新闻报道,要关注民生,强化电视媒体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贴近生活,构建人民群众与地方政府之间通畅的信息渠道;立足地方,突出与其他城市不同的特色;强化监督,不负时代和社会赋予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