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1号现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克强2014年4月29日(2002年8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8号公布2014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1号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有关商品商标的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第三条商标持有人依照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的,应当提交其商标构成驰名商标的证据材料。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依照商标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审查、处理案件的需  相似文献   

2.
清源 《中华商标》2004,(4):24-25
商标注册申请的部分驳回是2002年9月15日起生效实施的《商标法实施条例》第21条第1款规定的,它取代了原《商标法实施细则》第16条第2款关于在实质审查程序中实施商标审查意见书制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商标法》第四条在商标注册申请人主体资格审查中的适用问题,已通过《自然人办理商标注册申请注意事项》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加以明确,但该条款能否在商标确权案件中结合《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有关规定,作为撤销注册商标的法律依据,一直缺乏研究和探讨。“ERE”商标争议案首次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有关商品商标的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第三条商标法和本条例所称商标的使用,包括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第四条商标法第六条所称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第五条依照商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在商标注册、商标评审过程中产生争议时,有关当事人认为其商标构成驰名商标的,可以相应向商标局或者商标评审…  相似文献   

5.
李长宝 《中华商标》2005,(11):40-42
现行法律规定 商标许可使用是商标权人实现商标财产权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商标许可使用合同”,我国商标法第40条、商标法实施条例第43条均明确要求许可人应履行“备案”手续,但却未涉及商标许可合同备案的法律效力问题。我国最高法院颁布并于2002年10月16日施行的《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第十九条弥补了现有法律规定的不足,该条共有两款,即:  相似文献   

6.
张亚洲 《中华商标》2010,(10):55-56
一、商标授权确权案件中绝对事由和相对事由的不同情形商标授权确权案件适用的绝对事由见于《商标法》第十条和第十一条。《商标法》第十条是当有关标识与官方名称、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以及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商标法司法解释》)中均规定了相应的侵犯注册商标专有权的行为。其中《商标法》第五十二条中规定了五种形式的侵权行为:(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  相似文献   

8.
相对理由审查取舍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泽 《中华商标》2007,(9):15-21
商标不得注册的理由分为绝对理由和相对理由,商标申请的实质审查分为全面审查和部分审查,部分审查只审查绝对理由。我国《商标法》第28条规定,  相似文献   

9.
《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三十一条规定的,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商标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以上规定是现行《商标法》关于商标争议期限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0.
显著性或显著特征是决定商标可注册性的一个重要前提,对此,商标法在第九条第一款作了原则性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对商标显著特征的具体审查,通常以商标法第十一条为法律依据,适用通过长期审查实践形成的审查标准,就个案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1.
一、商标法中关于两商标相近似判定的规定 我国商标法中并没有两商标何为近似的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2]32号《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2002]32号司法解释)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商标近似,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其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12.
《中华商标》2014,(4):62-63
为正确审理商标案件,根据2013年8月30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和重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就人民法院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等问题,制定本解释。  相似文献   

13.
一、地名商标的法律规定(一)立法沿革我国1983年3月1日施行的《商标法》对于地名用作商标注册和使用问题没有相应规定。1993年修订时增加了相关规定,即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2001年《商标法》再一次修订,在维持原规定外,第十条第二款增加了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可以作为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注册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中华商标》2014,(6):79-8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商标评审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根据商标法及实施条例的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商标评审委员会)负责处理下列商标评审案件:  相似文献   

15.
高峰 《中华商标》2005,(3):27-27
《商标法》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八条规定了使用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的商品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由工商部门进行处理。据《商标法实务与案例评析》一书中介绍,对通过《商标法》来监督商品的质量问题,一些专家、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商品的质量由《产品质量法》规范更为合适。但这个意见在修改《商标法》时未得到认可,工商部门通过商标管理监督商品质量被有些人认为是我国《商标法》的特色。但不管《商标法》如何规定,  相似文献   

16.
高峰 《中华商标》2007,(4):75-75
《商标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对未注册商标管理作出了规定,笔者认为这两条规定无法完全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新《商标法》第14条的修改旨在解决驰名商标异化问题新《商标法》第14条第一款增加了"驰名商标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作为处理涉及商标案件需要认定的事实进行认定"的规定,并增加了"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日本修改商标法,在原有第七条“团体商标”(即集体商标)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七条之二的规定,创立了“地域团体商标”制度。  相似文献   

19.
徐琳 《中华商标》2014,(6):15-20
《商标评审规则》(以下称评审规则)是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是落实细化《商标法》(以下称新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称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规范商标评审程序的部门规章。评审规则自1995年11月2日起施行,经过2002年、2005年两次修订,评审规则的实施对规范商标评审程序,提高案件审理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适应新法和实施条例的最新修改,并解决近年来商标评审案件审理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满足实践发展的新需要,总局对评审规则进行了第三次修订,并于5月28日以工商总局令第65号公布,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0.
董葆霖 《中华商标》2009,(12):65-68
商标法第41条是处理商标争议的重要依据。其构成非常复杂,相互交叉重叠,存在冲突。在商标法修订之际,以规范分析的方法对该条进行剖析.显示其矛盾之处并提出完善之策,十分必要。一、商标法第41条解析 商标法第41条规定:“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