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小向 《服务经济》2001,(3):43-43
摄影是“用光来绘画”,因此,由光线照射而造就的阴影,自然也就成为摄影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人权之光 一九九三年,为纪念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签署发表,丁绍光应邀创作此画。联合国世界联台会将《人权之光》的限量版画赠给了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克林顿总统、戈尔副总统及各国驻联台国大使,以颂扬联合国的理想及宣扬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艺术家在附信中强有力地表达了他本人的意愿:“联合国坚信国家及个人能够在和谐与相互理解中共处,深为鼓舞人心。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对人类这一崇高目标做出更大贡献,让人权之光照亮全世界。” 丁绍光先生选择了一种展望二十一世纪的理想主义艺术形式。 丁绍光先生被誉为“联合国所倡…  相似文献   

3.
孙文学 《致富时代》2009,(10):108-108
“那不是我,那就是我!”一位经历了知青生活的女士在看完刘孔喜青春记事系列油画后如是说。无须赘言,短短八个字,胜却千言万语,铿锵有力地道出了观者的心声。观者的感情与艺术家通过绘画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发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中,观者似乎看到了自己当年的青春模样,心随画动,被深深得感染了,像这样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是从艺术家的血液里流淌出来的。“你所表现的东西必须要从自己的骨子里渗透出来,要从自己的潜意识当中闪现出来,要从自己的血液中流淌出来,因为你的生活经历和艺术特质给予了你这种不可更改的底蕴和印记”画家这样说过,同时也是在真真切切地践行着自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4.
王伟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1,(10):263-263,255
“留白”是表现中国画空间感、艺术感的重要手段和技巧。利用形态各异的空白来扩展可视形象之外的艺术意韵,是中国画形式美中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方法,这正是中国绘画艺术表达的一个显著特征。“留白”,不仅能有效地突出画面的主体,同时也能引发不尽的联想,丰富扩大画面的意境。在中国画家的眼里,“白”不是“空无一物”的白纸,它本身也是画中的形象与空间,它以没有具体笔墨的虚的形式出现,但也蕴含着实体形象的意味,而且能够超越实体。它所体现的意象是和画面中其他相关的“实象”紧密相关。而‘白’的实际意味是需要与之相关的‘实’来对比暗示,空白才能给人以无尽的感觉,才能使观者以想象力去丰富它。“留白”是一种艺术的含蓄表达,是一种深邃的意境,也是一种艺术追求。留白的“无”是为了“有”,为了“多”,为了满足对无限空间意境的追求.以“无形”来体现“有形”.正如“此时无声胜有声”.意韵不尽.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5.
由街头摄影的观念及技巧上来看,街头速写(其实也正是纪实摄影的观念及技巧)并不如一般人印象中那样“好拍得不得了,街头照片不过就是随便拍拍而已”。只要接触过街头速写的朋友都知道,要在不安排、不造假地情况下完成一张完整的作品是很不容易的,甚至有人在试过后曾灰心地说街头速写的“成功率”好低。没错!街头速写的“成功率”是比其它风格的摄影作品低,但它具有独特的“价值”。写实的题材往往比风花雪月的东西更有流传的意义。街头速写在拍摄过程中带给我们的乐趣和成就感,也一点不比其它类型的摄影来得低。  相似文献   

6.
周莹 《新财富》2008,(8):112-117
自1971年苏富比在伦敦举行首场专场拍卖会以来,摄影作品的投资价值得到越来越多投资人的认同。而在不同的拍卖会上,“百万美元”级别的摄影作品也为这个市场吸引了更多的眼球。整体而言,摄影作品的投资回报率优于多数传统艺术品。  相似文献   

7.
姜田 《商》2014,(45):185-185
一、数宇摄影技术概况 1839法国画家保罗·德拉罗什当看到达盖尔用银版法拍摄出的照片时,感慨的宣称:“从今天起,绘画死亡了。”然而绘画等艺术也并没有像保罗所说的那样消亡了,相反连摄影也被卷入艺术领域,绘画曾几度陷入危机和低谷,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迫使艺术家和研究者不得不反思一个问题:什么是艺术,或者艺术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心迹     
日本摄影评论家伊奈信男在《回归摄影》中写过一段话:“书写摄影美学的论文是一件富于魅力的事,也是一件心神愉悦的事。这整个题目明快、美观,而且新潮——既不像旧艺术那样已精疲力竭,也不是令我们劳累的东西。摄影还没有庞大的历史,也没有必须坚守的传统,更没有必须忘却的悲剧。摄影没有令它的未来暗淡的过去。”  相似文献   

9.
薛凌 《商》2014,(17):63-63
摄影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它以照相机与感光材料为承载并通过画面构图、影调以及光线处理等手段来丰富艺术形象并以此来表达艺术内涵。在摄影发展前期会摄影被定义为精确复制,这种定义忽视了摄影的艺术性,这显然是不够客观的。一幅好的摄影作品不仅仅需要准确地捕捉图像信息,还要以将其中的艺术感以及内涵表现出来,从而让欣赏者能够发觉并达到精神上的共鸣。本文对摄影的表现性艺术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对应的观点,供以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卓新平 《三联竞争力》2008,79(10):71-71
“光”自柏拉图以来就是西方思想家所关注的现象。柏拉图在谈到“善的相(理念)”时曾用“太阳”作比喻,说太阳是“善”在可见世界中产生的儿子,因为有了来自天上太阳的光,人的眼睛才能很好地看见,其对象也能很好地被看见。此后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亦论及“光”之“流溢”。在宗教传统中,犹太教、基督教的《圣经》论及上帝首先创造了“光”、分出光暗,而基督教的《新约》进而阐明作为上帝的“逻各斯”(道)是光,其创造的“生命就是人的光”。  相似文献   

11.
国内·拍场     
《中国拍卖》2014,(12):5-7
未来四方执槌义拍活动 10月28日.甘肃省文联举办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书画展和摄影展览及义拍活动在临洮县举办.未来四方公司执槌此次拍卖会。本次共拍得善款25876万元,义拍所得佣金211600元也全部捐献。至此,汇集了全省140多位艺术名家和180余幅作品的甘肃省文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书画摄影展览暨义拍活动完美落幕。  相似文献   

12.
《连锁与特许》2005,(6):31-31
“要创业,来光阳”,这是在第七届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会上,客户在对光阳公司、产品充分了解情况下,发自内心的感言,特别是有些客户连称“没有想到”。其实光阳公司“以客户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为经营宗旨,客户想到的,他们早已想到,客户没有想到的,光阳也为客户想到了。这也是光阳创业项目受到创业投资者热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刘墉 《中国市场》2009,(3):55-55
我在为人鉴定作品的时候,曾经有这种困扰:有时候朋友兴冲冲的拿幅画来,我才把那卷轴展开一半就说假的,那个朋友八成脸色一变,就算当场不翻睑,也可能出门就骂我,还可能骂我是外行。后来我学乖了,只要有人打电话来说想拿作品请我鉴定,我第一句话就是问他这张画您买了没有?要是请我鉴定之后才买,那我就去鉴定,  相似文献   

14.
曹俊杰 《华商》2014,(20):36-37
王庆松到最后也没有明确告诉我,他是如何从中部一个边缘小镇的青年,成为一位国际摄影界大腕的。 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推出的摄影群展《中国当代摄影2009-2014》,展出52位/组艺术家的摄影、装置及影像作品。我问美术馆里的朋友:“中国当代摄影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谁?”  相似文献   

15.
邢汝广 《消费导刊》2013,(7):41-41,122
“声音”和“灯光”是电视制作的两个主要内容,对于接受电视这种媒介来传播信息的个人或者是电视节目。制作工作者来说,概括而言,电视就是借助“声音和光源”合成的科技效果来认识和感受社会乃至世界的又一艺术形式,我们称之为“第八艺术”。“光线”作为电视艺术的秣主线,它是电视艺术表达的其中一种语言方式之一,通过光影的塑造与制作,增强电视画片的表达效果,从而实现电视画面的艺术造型,电视灯光就是笔者在此文中希望着墨探讨的主要内同。  相似文献   

16.
廖声田  易善任 《华商》2011,(10):86-88
其人: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者 在张家界,一个穷山娃,凭着对艺术的痴迷和执着的追求,最终成为一个新型画种的创始人,并荣获“201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殊荣。他就是砂石画的创始人——李军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摄影构图在各个领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在很多方面的也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而且摄影在当今的社会也是一门有着代表性的艺术,也是需要很多具有复杂的手艺的技术活。在摄影工作中构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一幅摄影作品的好与坏。故而我们要熟练的掌握构图的要素和技巧,才能很充分的表现出摄影作品的视觉魅力。本文主要对摄影构图的要素和技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兔子,快跑!     
悦童 《市场周刊》2011,(2):71-73
兔年新春里,橱柜里的塑料模特们一夜之间都戴上了兔耳朵,这只“辛卯兔”在时尚和艺术之间画出了一道趣味盎然的弧线。头上有月兔,脚下兔子灯,其实不仅中国人超喜欢兔子,各国各地的设计师也喜欢设计各种各样兔子题材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安塞尔·亚当斯(Ansel.Adams,1902-1984),是二十世纪最富盛名的风光摄影艺术家、摄影教育家。在他长达六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不仅拍摄了大量的驰名世界的作品,而且在摄影技术钻研、摄影理论及摄影教育方面,都卓有建树,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宝贵财产。对任何一位大师作品的分析,事实上都不应该也无法忽略其审美趣味和艺术思想。如果说艺术作品勾画出了他完整的艺术生涯,那么我们同样也不应该忽视的是,这些熠熠生辉的艺术作品只是大师完整艺术追求的一部分,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本文从亚当斯的创作历程中理解其艺术追求,透过对其艺术追求的完整解析再反观其作品。本文结合亚当斯的生活历程,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成果的梳理,将亚当斯艺术创作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对亚当斯艺术创作实践的解读,分析了亚当斯摄影创作的艺术风格,梳理了他美学思想逐渐成熟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苏轼对王维诗歌艺术的评论——“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观摩诘画,画中有诗”,为历代评论家所争论。若从诗与画的相关性来解读此评论,可以发现中国写意山水画的精神性与山水诗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审美性特征非常相似,二者在追求“悟道”的共同终极关怀过程中形成了诗画艺术的相融。若以此对二者进行审美观照,就足以证明苏轼这一论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