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玲 《中关村》2007,(4):70-71
袁玉华成为金和软件副总裁的时候,只有29岁,随着金和软件的快速发展和其总裁栾润峰“精确管理”思想在国内企业的普及,她所负责的工作范围和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现在,袁玉华已成为总裁最得力的助手之一。对于职业发展的“传奇”,袁玉华始终觉得自己是在合适的时间选对了行业,选对了企业。  相似文献   

2.
马文良 《中关村》2014,(3):83-83
在栾润峰看来,令美国人感到吃惊的不只是技术,而是运营模式,“这开启了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3.
程桔华 《中关村》2006,(12):66-69
这是一个竞争白热化的年代,人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力求在业界立于不败之地。你有你的锦囊妙计,我有我的葵花宝典,你用你的创意织出锦绣河山,我用我的点子绽出山花烂漫……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较量,比的是智慧,拼的是策略,输在过去,赢在未来。他们经营的企业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拼搏过程折射出的哲理一样:小胜凭智,大胜靠德;他们成功的因素不一样,但是他们成功背后所蕴涵的实质一样:他们都是这个时代最具创新思维的人!果敢与智慧兼具,沉着和细腻并存,认准了方向,就坚持到底,这就是栾润峰,金和软件总裁,由他独创的“精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段震文  曾颖 《中关村》2004,(3):18-19
《财富》杂志(中文版)第59期(2003年11月)将北大维信评为“中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即所谓的“卓越雇主”。据《财富》中文版执行总编所蜕,“卓越雇主”排行榜一经推出就成为全球企业争相追逐的“雇主品牌”,所以,其“含金量”是不容置疑的。所以,我为北大维信能率先进入10大“卓越雇主”排名而由衷高兴。首先是为公司的全体同仁高兴,  相似文献   

5.
勒川 《中关村》2010,(6):14-21
创新型国家的“燎原之火” 风云激荡60年。如果说新中国的发展是一幅跌宕起伏、由诸多风云人物绘制而成的充满激情与奇迹的巨制画卷,那么“创新”无疑就是这画卷上贯穿其中的璀璨珍珠,犹如耀眼明星,在历史长河中,闪耀发光。  相似文献   

6.
严望佳  曾颖 《中关村》2004,(10):16-18
启明星辰的企业文化要素启明星辰的企业文化要素可用三个词概括:“中和、中正、自强”。所谓“中”,不偏不倚谓之“中”,也就是当一个人在完全了解了事物的本来面貌时,能以一种客观而适中的心态、态度及行为方式对待之并处理之。“中”是很难做到的,需要我们把握做事的分寸。其实,在我们所从事的网络安全领域也是有“中”的概念的。我常讲,没有绝对的网络安全,既然是相对的,我们就要掌握一个尺度,既能让用户避免过大的投资,又能把风险降低到用户可以接受的程度。说到“中”,自然会联想到孔子四书里的“中庸”,其实“中”不仅是儒家的思想,在…  相似文献   

7.
9月7日是令中国众多女性感到骄傲的日子,首届中国企业成功女性大会由中国妇女报社、中国社会经济调查中心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企业界巾帼聚首京城,共话企业女性的成功与发展。杨澜等十位中国女企业家在北京被评为“中国女性风云人物”,这也是中国首次举行企业成功女性大会。大会评选出的10位“中国企业女性风云人物”分别是: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阳光文化主席杨澜、格力电器总经理董明珠、TCL集团吴士宏、金利来集团大中华地区行政总裁胡冰心、广西金嗓子公司董事长江佩珍、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重庆瀛丹物业集团董事长张瀛丹等。杨澜说,女企业家们在事业发展中  相似文献   

8.
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理由是什么?就是对这些“状元”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  相似文献   

9.
在任何行业中,厂商参与竞争的资本只有产品质量、产品价格、服务这三者。但现在 IT 行业已进入了微利时代,价格战再打就变成“自杀”、“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同样质量也是“好事不出门(需做广告),坏事传千里”。所以可以说服务是厂商竞争中的最后一张王牌。  相似文献   

10.
波导公司总经理徐立华无疑是近年来手机业最具风采的人物之一。他带领波导率先向洋品牌手机发动反攻,连续三年夺得国产品牌手机销量第一。2002年波导手机产销量突破700万台,成功地进入国内市场前三甲,排在摩托罗拉、诺基亚后国内市场手机销量第三,为2002年国产品牌手机抢占国内30%以上的市场份额作出了重大贡献。2003年2月28日,在由中国青年报、新浪网主办,全国30多家报纸协办的2002年“中国IT十大风云人物”评选中,徐立华从40多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以高票当选。  相似文献   

11.
张永利 《中关村》2004,(8):44-44
对于公司是什么,资本方和创业者的认识是明显不同的。资本方看重的是在资本市场中企业的价值。企业是“商品”,可以买卖,一旦这个“商品”失去价值,就可以放眼其它的“商品”了。而对创业者来说,企业就是事业,是未来,他们看重的是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渴望企业做大,做成功。企业的成功就是他们人生的成功。资本,对于创业者来说,即爱又恨。  相似文献   

12.
“原罪”非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村 《中关村》2004,(3):35-35
今年初,河北省政法委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下发了一个“红头”文件(称为“50条”)。殊不料,“一石击起千层浪”,引来诸家强烈反响,称赞者有之,质疑者有之,评家蜂起,很是活跃,吹来了“政治文明”建设的自由之风。论争的焦点,就是是否要宽宥民企的“原罪”问题。这里所说的“原罪”系指一些民营企业家创业起步之时,“第一桶金”的来路不合乎当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准则。或言之没有遵守当时的“游戏规则”。请注意“当时”二字。  相似文献   

13.
张建设 《中关村》2004,(10):72-73
据中国企业研究机构统计,中国成功创业的家族企业中,只有33%的家族企业传到第二代,这其中又只有2/3走完了第二代,而顺利过渡到第三代的只有13%。这现象正应验了中国的民谚:“富不过三代”。同样的现象并非只有在中国,欧洲也有“三代人木屐传木屐”的传说,南美也有“做生意的老子,花花公子的儿子,要饭的孙子”的讽喻。的确,一部轰轰烈烈的创业史,不乏豪言壮语,不乏灿烂辉煌,但是最终呢,又有多少只是昙花一现,成了过眼云烟?三株、爱多、秦池、孔府宴等企业曾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到如今,它们又如何呢?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回顾中…  相似文献   

14.
李磊  CFP 《中关村》2006,(6):46-48
去年10月,电影导演徐静蕾的“老徐博客”开张;到第112天,“老徐博客”点击率突破千万,创造了中国博客第一个千万记录。抱着尝试的心态写博客,结果却一炮走红,不仅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还增加了新浪网博客频道的人气,这大概让徐本人也大跌眼镜。然而博客为徐静蕾带来的更大“惊喜”是和新浪网之间发生的利益之争。这次争执发展得颇具戏剧性。某广告公司想在徐静蕾的博客上做广告,新浪网以“博客属于个人网页”的理由将皮球踢给了徐静蕾一方,而徐静蕾的助理用类似的理由把皮球踢了回去!就这样,广告公司被折腾得不轻却“送钱无门”。而当网站、…  相似文献   

15.
关村 《中关村》2004,(7):37-37
质量,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也是民族素质的体现,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关村是中国高科技产业发祥地,是21世纪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引起全球的注目,享誉“中国硅谷”的美名,所以才有“21世纪看中关村”的说法。周良洛区长说得好,“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质量立区的战略和牢固树立质量是经济工作生命线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杨育谋  CFP 《中关村》2006,(12):50-53
当今房地产业兴盛发达,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显”业;相应地,房地产业的领军人物自然越来越多的成为媒体版面上的常客。当这些风云人物越来越被公众了解,人们便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父子兵”共同创业,使家族企业走向辉煌的例子频频有之,并成就了房地产业的一段段神话。那么,房地产父子兵的家族企业神话有多少类型,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并且在更新换代中如何使神话延续下去?相信答案不是一元,而是多样的。黄如论黄涛:以传统锻造大气魄在别人眼中,黄如论首先是位大富豪。身为世纪金源集团的董事长,在“2006年胡润百富榜”上,黄如论排名67,身价3…  相似文献   

17.
卫汉青 《中关村》2004,(12):9-9
如果把中国的农业经济社会称为是有别于原始社会的黄色文明,尽管中间几度受到游牧经济绿色文明的浸染,几千年来基本上是这种小农经济的黄色文明主宰了华夏民族。以海洋文化为代表的蓝色文明,在中国不过是近百年、准确说是近20年才出现的事情。中国应该减少黄色文明,中国应该增加蓝色文明——这也正是那位旱年远渡重洋留学法国的总设计师,经过几十年的深思,20世纪末描绘中国改革开放规划图时的一个初衷。于是,我们的封面人物选定了《蓝色的潘石屹》。潘石屹作为中国房地产界的风云人物,创造了“长城脚下的公社”、“博鳖蓝色海岸”、“SOHO…  相似文献   

18.
魏新  曾颖 《中关村》2004,(7):19-20
方正的LOGO是由两个箭头组成的,一个向上的箭头代表技术,是企业生命的源泉;一个向下的箭头代表市场,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中间的正方形,朴实无华,象征着”方方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的精神。《汉书·晁错传》有云:“察身而不敢诬,奉法令不容私,尽心力不敢矜,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无能居尊显之位。自行若此,可谓方正之士矣。”这是方正品牌的由来,也是我  相似文献   

19.
由于入世后高新技术人才短缺等原因,使某些高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主管甚至高层领导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这样一种误区:“高新企业既然是以人为本的企业,那么,谁拥有了众多的人才,谁就有一流的企业”。笔者认为:“谁拥有了一流的人力资源结构,谁就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IT产品都被尊崇为高科技产品.用高科技的产品和思想去教化一直使用。原始的管理手段的企业成了很多IT类产品的宗旨。但这种状况并不被很多企业接受,ERP软件的滑铁.占不能不说是因为软件企业“太聪明”.结果运动了落得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