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首次提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常住人口为口径计算)、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依据公安部门的户籍资料计算)双指标,并明确到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两种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能从17个百分点左右缩小到15个百分点。差距减少2个百分点,意味着需要把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变成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促进民族地区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速度不快、质量不高、粗放扩张的老路已经走不通,必须走出一条新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  相似文献   

3.
<正>城镇化是促进民族地区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速度不快、质量不高、粗放扩张的老路已经走不通,必须走出一条新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加快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必须不断创新和优化城镇化模式,必须协同推进"四化联动",必须努力争取使得到2020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围绕城镇化开展一些重要工作。近日,召开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对去年城镇化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今年城镇化推进工作五个方面,二十个工作重点。一、扎实有序推进农民工融入城镇一是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目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目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债务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议题,撤县设区政策自诞生以来也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与研究。撤县设区改革是否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增加呢?基于2006—2018年全国25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撤县设区通过土地出让效应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增加,且在地区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东、西部地区效应显著,中部地区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应具备风险意识,更应该考虑到潜在的债务压力是否会演变为债务危机和土地金融化对现代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影响,在发挥撤县设区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最大可能地将各类风险控制在合理且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正>广东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工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各项重点任务,突出抓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完善"人地钱挂钩"等配套政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2018年全省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比上年提高1.13和0.85个百分点,常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较上年下降0.2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思考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必须立足于两个基本点:一是要体现城市的规模效益与聚积效益,使工业化和城市化真正地为社会服务,真正实现社会、人口、经济、技术、环境等协调发展;二是要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是区域发展的中心,区域的经济活动也必须同时依靠农村经济活动的支撑。一、新型城镇化二次集聚的背景  相似文献   

8.
《商业研究》2012,(10):13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9月14日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表示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蓝皮书介绍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表明中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  相似文献   

9.
张薇  晏浩  笪津榕 《商》2013,(9Z):176-176
已知深圳市2001-2010年年末常住人口数、户籍人口数、非户籍人口数,分别用灰色预测模型与LOGISTIC模型对深圳市2011—2020年人口进行预测并加以对比。得出如下结论:灰色预测模型对深圳市人口预测更加精确,深圳市人口在不断增加,但是增长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社科院最新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2010年以城镇常住人口为代表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8%左右,2012年或2013年将超过50%,2020年将达到60%左右。  相似文献   

11.
钟云 《致富天地》2012,(9):78-80
我国城镇人口首超农村人口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在北京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显示,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城镇常住人口首超农村常住人口。蓝皮书介绍,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表明我国已经结束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  相似文献   

12.
《中国市场》2006,(1):5-5
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04年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1492.7万人。其中,具有北京市户籍的人口1162.9万人.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329.8万人.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22%。这也就是说.每5个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个外来人口。显而易见.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95—2012年县域数据,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方法检验了2000—2004年发生的"撤县设区"案例,研究发现"撤县设区"政策平均能使撤并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减少23.0%,使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加42.2%。上述结论意味着从全国范围来看,"撤县设区"对实现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研究河南18个地市从2004年到2012年城镇化率的统计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城乡收入绝对差距、常住人口、产业结构的占比对河南城镇化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城乡收入差距和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与城镇化率的变动是正相关,而城镇化率的变动与常住人口的变动是负相关的.在此基础上,就三个因素对城镇化率的影响做出分析,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提出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抑制重点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调控政策.其中,供给侧的土地调控是近期以来的重点.虽然关于土地供给与房价的关系已有很多学者关注,但由于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内生性,导致得到的结论不一,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建立一个静态局部均衡模型,说明政府的土地供给行为对房价的影响机制;其次创新性地利用“撤县设区”这一准自然实验,并基于2000-2013年中国26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PSM-DID方法研究了土地供给对城市房价的影响,很好地规避了两者的内生性问题.研究表明,土地供给规模的扩大的确有助于降低城市的房价水平.这一结论在排除城镇化推动商品房市场需求增长的情况后依然成立.因此,扩大土地供给规模以缓解供需矛盾是调控我国中心城市房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挟城镇化之名义,这场热潮被媒体形容如"不断升温的高压锅",汹涌而来。只需简单地搜索,就可看到不少地方正在编制规划、成立课题组、上报省级,渲染气氛,力图由"县"变成"市"。这股潮流在中部、西部欠发达地区最为显著。大部分地方都是在2011年之后提出的申请。根据公开的官方信息统计,自1997年开始,全国至少有138个县(地区、盟)  相似文献   

17.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但是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本文基于“撤县设区”准自然实验,利用全国层面的县级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来识别撤县设区政策对于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影响,发现撤县设区减少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比,增加民生性支出占比,但同时也使得政府行政管理费用上升.我们认为,原因是撤县设区减少了基层地方政府的竞争从而弱化了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动机和能力.本文的研究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角度理解撤县设区政策如何影响财政支出偏向;同时,对如何改变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来自行政区划调整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我国要坚持发展城镇化,在2020年使户籍城镇化率达到45%,其中以农民工及其家属为主的群体实现市民化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然而,由于城乡二元制结构的桎梏,他们依然在城市生活中保持着农民的身份,无法享受到和本地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待遇.同时,在现有的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出现了土地大量流失、农民成为无地流民以及市场劳动力需求供给失衡等新问题,严重阻碍了市民化的有效开展.文章从政策、制度和财政等层面进行思考,提出在财政背景下政府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外来常住人口本地化的条件:一是外来常住人口心理上的融入意愿;二是外来常住人口客观上的融入能力;三是当地政府的发展需要和承受能力。分析了外来常住人口本地化的法律障碍。提出了外来常住人口本地化的对象需求类型:一是经济权利保障;二是社会权利保障;三是文化权利保障;四是政治权利保障;五是户籍本地化。提出了当地政府提供外来常住人口本地化的供给类型:户籍本地化和权益本地化。  相似文献   

20.
王冲  王磊 《财经论丛》2023,(12):3-13
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27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撤县设区”这一区域市场一体化政策对城市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撤县设区显著促进城市技术创新并随着创新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机制检验表明,撤县设区通过提升政府科教支出和居民消费水平促进城市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显示,撤县设区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城市的表现最强,中部城市次之,西部城市不显著,东北城市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撤县设区的创新效应在科教资源较好、重点城市和撤并多个县的城市表现更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撤县设区对城市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城市人口密度、城市规模和市场化水平对撤县设区的技术创新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