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奇瑞蜕变     
过去十多年以来中国最成功的国内自主品牌正重新定义自己、寻找新的核心竞争力。2010年自主品牌的开局有那么点意思,3月26日奇瑞在安徽芜湖举行第200万辆下线仪式,这是中国第一个突破两百万辆的自主品牌。然而,媒体闪光灯的聚焦在两天后转向了瑞典的哥德堡,吉利控股集团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的交易正式签约。  相似文献   

2.
王剑 《汽车观察》2009,(8):88-89
今年上半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一路飙升,共销售95.5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45%,比上年同期提升4.21个百分点。其中,奇瑞汽车的销售为208461辆,吉利汽车为147019辆,而比亚迪汽车为176418辆,占乘用车市场份额4.9%,比吉利汽车所占市场份额多出0.8%,紧追奇瑞汽车5.8%的市场份额。三家企业上半年的销售排名依次为:第六、第七和第十。  相似文献   

3.
《汽车观察》2013,(2):18-19
喜吉利2012年出口首破10万辆继奇瑞和长城出口海外销量破10万辆大关后,吉利成为国内第三个在出口海外市场取得重大突破的自主品牌企业。2012年,吉利汽车海外市场表现甚为抢眼,全年出口首次突破10万台,同比涨幅高达164%,在所有自主品牌车企中出口涨幅排名第一。另外,在自主品牌轿车海外市场份额方面,吉利汽车也从2011年的10%增长到2012年的19%左右。  相似文献   

4.
“奇瑞和福田都是最优秀的自主品牌企业,能在这两个企业工作是我一生的荣幸。”2006年3月28日,奇瑞汽车第50万辆轿车下线。一个民营企业、自主品牌奇迹般的成长历程让世人惊叹。在媒体见面会上,奇瑞副总经理李峰的一番肺腑之言,道出了他对自主品牌的万千感慨和对汽车营销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5.
今年注定又是奇瑞一个不平凡的年度。年初奇瑞许下28.5万辆的豪言,让许多人难以置信。截至目前,奇瑞自2006年12月以来已经连续7个月销量超过2万辆,以半年144177辆的成绩回应了年初的许诺。盘点上半年的奇瑞,发现奇瑞又夺得今年上半年另外四项车市第一:增幅第一、轿车出口第一、单品牌奇瑞瑞虎NCV和奇瑞旗云增幅第一、自主品牌中跨越50万辆销量大关的第一家。  相似文献   

6.
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风云”下线,奇瑞的造车历史从这一刻开启;2020年12月18日,第900万辆奇瑞“艾瑞泽5 PLUS”上市,第一个900万辆在此刻定格。奇瑞第一个900万辆用了23年,那下一个900万辆奇瑞要用多久?横亘在奇瑞的面前并不仅仅是销量这个问题,还有产品模式,渠道下探,以及推广策略能否得到用户认可。  相似文献   

7.
奇瑞的车间门口摆放着奇瑞建厂以来的各个车型,这些车型都具有标志性意义,如第10万辆的QQ,第20万辆的旗云,第50万辆的瑞虎,再到第100万辆的标志性车型——A3。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距离年初目标3%的销量差距,还是国内小车遭遇的寒冷冬天,都未能让尹同耀放弃。1月14日晚7点,奇瑞汽车公司2008商务年会的晚宴正在举行,适逢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奇瑞汽车公司的报道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当电视画面被切换到晚宴的大屏幕上时,在场的上千名奇瑞公司人员及经销商、供应商掌声四起。在奇瑞汽车公司一事长、总经理尹同耀看来,自主品牌汽车、奇瑞汽车太需要这样的士气了。刚刚过去的2007年,奇瑞汽车总销量38.1万辆,比  相似文献   

9.
统计数据     
前10个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四成本刊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1~10月乘用车自主品牌累计销售近174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其中自主品牌轿车销售81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已经和日韩、欧盟车系并驾齐驱。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正逐步上升,今年前11个月,奇瑞和吉利分别以26.7万辆和17.5万辆的销量位居排行榜前列。而  相似文献   

10.
“今年奇瑞销售有望超过18万辆,达到18.5万辆,出口1.8万辆左右。”奇瑞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耀近期对媒体表示。他还认为今年奇瑞在国内销售有望进入第七名,明年销售希望能达到国内第三名。“我们已建成了两个具有世界一流装配水平,能与汽车工厂进行同步设计,同步开发的汽车玻璃OEM工厂,我们能为汽车工业提供最好的服务和产品”信义集团副总裁陈绍义说。  相似文献   

11.
栾寅征 《汽车观察》2012,(6):144-145
和其他厂家纷纷抓住车展的机会展示新车和最新技术不同,奇瑞把自己的压轴戏设在了距离车展现场不到十公里外的一家酒店上演. 早在2007年8月,当奇瑞迎来自己的100万辆汽车时,曾经寻求过一次战略转型,不过,或许是受到之后2008年整个市场环境的影响,虽然在2009年推出了"瑞麒"和"威麟"两个高端品牌,但最终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相比之下,这场始于2010年5月的再一次转型,奇瑞显得更加小心.在自主品牌都在寻求转型和突破的同时,奇瑞希望让整个过程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月1日,中国承诺全面取消进口汽车的许可证。进口轿车的关税统一降到30%。中国汽车业为之担忧了多年的这个日子终于来到了。那么,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如何发展?我们还有竞争力吗?在这样的时刻,有一家这样的企业进入了我的视野:论资金它不是最多,技术也未必最好,起步也不算最早,但它却在中国自主品牌的家用车销量排行榜上排在了第一的位置;论规模它也不是最大,位置也未必最好,但是它却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站稳了脚跟,销量蒸蒸日上,并在中国汽车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征途上走在了最前面。这家企业就是几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奇瑞汽车有限公司。1997年,在安徽省芜湖市郊的一片荒地上,由安徽省及芜湖市五个公司共同出资17.52亿元人民币兴建的大型股份制企业——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破土动工;他们从一无所有到初具规模,再到小有发展,创造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新记录。截至目前,奇瑞已经形成年产40万台发动机和3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奇瑞迅速成长为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品牌的支柱企业之一,并跻身国内汽车行业“六强”之列。让我们细细品味,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这位汽车专业科班出身的企业家尹同耀讲的奇瑞发展中的苦辣酸甜,也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2月22日,随着一辆崭新的奔腾B70正式下线,中国一汽迎来了自主年产销100万辆的荣耀时刻。这100万辆凝聚着数代一汽人的心血和汗水,浓缩了中国汽车人半个多世纪的创业艰辛。这一成绩还是中国一汽品牌战略的阶段成果,诠释了中国一汽品质技术创新的品牌内涵,标志着中国一汽正式踏上第四次创业里程。持续稳健发力促品牌健康成长2010年又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丰收年,1700万辆的产销量  相似文献   

14.
奇瑞:需要重新出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涛 《汽车观察》2010,(1):54-58
产品、品牌、技术无一例外的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奇瑞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老气,则让人对这个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领军企业感到担心。或许,到了奇瑞选择重新出发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5.
《董事会》2012,(12):15-15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汽车销量排名.奇瑞汽车连续六年(2006~2011年)位居中国整车生产企业第7位;连续十一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第1位。  相似文献   

16.
徐刚 《董事会》2006,(1):59-59
华普汽车和国外的汽车品牌相比,肯定是属于三大类中间的自主品牌或者民族品牌,民族品牌现在像奇瑞、吉利、比亚迪,都发展得很快。这中间怎么能使中国的消费者包括世界的消费者对华普汽车与其他民族品牌有区分,必须寻求差异化的营销。一个是华普企业的定位,第二个是企业采用的战略,第三个是在营销上的战略。  相似文献   

17.
祝景成 《汽车观察》2008,(7):105-105
只有正确认识中国轿车在俄所处的真实地位和状况,敢于承认不足,才能有所前进。目前俄罗斯外国品牌轿车保有量达1000万辆,预计到2012年将达到1840万辆。而中国轿车只占俄外国轿车0.5%的份额,而且与外国轿车迅猛发展的势头相反,今年以来中国轿车在俄出现大幅滑坡。用俄罗斯媒体的话说,"中国车目前实在没有值得炫耀的资本"。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作为中国轿车主体的奇瑞汽车(销售量相当于其它  相似文献   

18.
汪涛 《汽车观察》2011,(12):48-51
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诞生于中国入世之初的奇瑞,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完美演绎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海外拓展的奇迹。  相似文献   

19.
2020年1月,一汽-大众公布了2019年成绩单:累计终端销量212.99万辆(含进口车),其中大众品牌销售139.8万辆,同比增长0.5%;奥迪品牌销售超68万辆(含进口车),同比增长4.2%;捷达品牌销量4.3万辆。在车市寒冬,一汽-大众的市场表现非常突出,尤其大众品牌更为抢眼,市场份额占6.6%,提升0.5%,夺得业内年度销量冠军。这为一汽-大众2019“聚力”之年画上圆满句号。  相似文献   

20.
数字     
<正>百万辆俱乐部再添一员12月23日,北京现代宣布2013年销量突破100万辆,累计销量超过500万辆,正式迈过"双百万"销量大关,成为继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之后,国内第三个单一品牌年销过百万辆的汽车企业,借此之际,北京现代还正式发布了其全新品牌战略"从现代到未来",为其新十年的"现代品牌"提升之路拉开了序幕。两年后"D+S比例"将提升至50%。随着销量突破"双百万",北京现代发布的品牌战略方向——"从现代到未来",将成为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