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究目标:研究联合国最新灾害评估的方法体系,探索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启示。研究方法:分析联合国灾害损失评估的原则,探讨重置成本法在灾害损失评估中的运用,并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进一步研究该方法体系在我国的实践。研究发现:联合国所推广的评估框架在我国具有适用性,与目前中国采用的统计方法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创新:本文所研究的方法是联合国致力于建立的一套针对所有自然灾害一致的连贯的并且易于运用的评估方法,灾害经济损失的构成因子也与当前各国统计因子有所不同。研究价值:对这一方法的研究与运用将有助于中国的灾害统计逐步与国际接轨,并帮助我们更好的实现我国“十三五”规划和联合国所提出的减灾目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种建筑数量和规模的增加,滑坡灾害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给我国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滑坡灾害形成机理以及自然和人为两种造成滑坡灾害的原因。仔细地研究了防范滑坡灾害的措施,探究了防治滑坡灾害的每个环节中能够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减少滑坡灾害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3,(15):278-279
我国是灾害多发国家,没年都因灾害造成巨大损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受灾威胁越来越严重。然而,因为历史原因,我国的灾害风险管理能力不足,抗灾物资储备不足,人们对防灾意识不强,抗灾依赖政府。所以,以社区为单位提高居民抗灾防灾意识,改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灾减灾法律,加强城市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1、引言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疫情灾害以及人为灾害等灾害。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密度提高,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城市灾害也显著增加。近年来,新的致灾因素愈加明显地威胁着城市安全,新闻媒体时常  相似文献   

5.
一、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在预防治安灾害事故的对策和措施中,安全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于提高安全素质、强化安全意识、改变不良安全态度以及普及安全文化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法。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和安全教育的普及和深入程度有关。反过来说,预防治安事故也有赖于安全教育水平的提高。安全教育在预防治安灾害事故中的必要性体现在: 1、安全教育是普及安全知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安全教育可以使人们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充分认识周围环境的危险性,了解有关的安全措施,具备预防事故的基础知识。大量的事故原…  相似文献   

6.
沈哲冲 《价值工程》2022,(16):30-32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多端洪水灾害发生频率大大提高,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安全隐患.科学地构建洪水灾害下的城市街区空间韧性评估,是降低灾害损失、提高城市抗洪韧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本文针对洪水灾害下城市街区空间韧性从本体健壮性、空间、功能满足三个维度进行了探讨,遵循科学、全面、系统、可操作和适用等原则,构建了城市街区空间韧性指...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我国的灾害严重不仅局限在自然灾害上,矿难、燃气爆炸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灾难也是居高不下。我国的灾害具有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人财损失严重等特点,基于我国的国情及以上这些特征,土木工程作为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的重要学科,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防灾减灾是全球关注的任务,而我国更应该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将着重分析灾害造成的严重损失,强调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开发》2015,(32):63-64
气候变化是不可控因素,其对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都是利弊共存的,如何有效的做好预防工作,需要对这些影响有深刻的认识。文章就天气变化对我国农业气象灾害以及对病虫害的影响所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9.
灾害救济需要投入成本(如预防和监测费用、国家自然灾害救济支出、事关灾害科研与机构的经费支出等),如果细化到具体的灾害事项中,救灾资金是灾害救济的核心,救灾资金的筹集、使用、评价、披露是减轻灾害损失或避免灾害发生的关键,而对这些经济活动各个阶段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监督、考核和分析等各项具体工作,都离不开合理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样就使得灾害问题和会计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了灾害会计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灾害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必须始终面对的问题。近十年来,我国经历的长江洪水、非典型肺炎和今年的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害,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重大灾害可能导致许多问题,其中,在灾害发生后对某些物品与服务需求突然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有序地采购这些物品与服务,并避免可能出现的滥权和腐败行为,显然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其在发展国民经济、保障民生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气象灾害是其的主要限制原因之一。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往往都会导致农业作物的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严重者会出现绝种绝收等情况,这给农户和国家经济发展等方面都造成了致命的打击。文章将对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减少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郭丹 《民营科技》2013,(11):9-9
农业气象灾害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全球气象不断的变化,生态环境正急剧的变坏。生态环境的变坏使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频数不断的增加。给农业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灾害性天气就是大气因子直接在受害体上发生的作用,而产生的灾害。这些灾害的表现形式有可能对受害体危害很小,也有可能危害很大,这些灾害的特征有干旱、洪涝、冰雹、台风等等许多的特点,那么在预防这些灾害性天气时,应该怎样做呢?现将会对灾害性天气发生的特点,以及如何防治灾害性天气进行综合的阐述,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良好的对灾害性天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元月初至2月上旬,安徽省遭受五十年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大面积受灾,部分县(区、市)损失惨重。我省对17个地市94个受灾县开展了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工作,全面客观地掌握了雨雪冰冻灾害对森林资源造成损失的情况。本文对雨雪冰冻灾害造成森林资源损失的原因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对灾后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对策和建议,为今后指导林业生产和深入研究林木抗灾能力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风沙是一种以气候为主因的灾害类型,大风是形成风沙的主要因素。地形、降水、气温和沙源也是促成风沙危害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的沙化土地分布特征划分治理区域,通过对其风沙危害季节的风沙扩散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正确评估,统筹设计治理方案,构建防沙治沙的安全格局,能有效地阻止风沙漫延,切断其扩散路径,降低风沙灾害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3,(25):323-326
本文用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灾害风险评估原理和GIS技术,构建了以干旱致灾因子、成灾环境、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为区划因子的综合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将旱灾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结合,得到以乡镇为单元的泾阳县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显示:泾阳县东部龙泉乡、永乐镇、崇文乡、高庄镇东部、三渠镇南部为干旱灾害高风险区,白王镇、口镇、王桥镇为干旱灾害次低及低风险区,中部大部及其余地区则为中等及次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16.
谭洪涛  南楠 《会计之友》2008,(26):19-21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地震、洪水、暴风雪、沙尘暴等特大自然灾害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频度和强度日渐加强。为使投资者得到更加决策有用的相关信息,笔者认为,对特大灾害造成的损失企业不应简单地报告为异常项目,而应更加及时、充分地在符合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确认、计量并列入营业利润;监管层应该尽快出台专门用于企业特大灾害损失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指引意见,规范相关项目的列报和信息披露。披露形式上,企业有必要形成专门的灾害报告。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与灾害紧密相关的企业资产损失、灾害形成的负债、保险公司赔款、政府补助等问题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分析城市的特点入手,指出城市是财富的积聚地,因而灾害的损失也最严重。文章通过考察城市防灾历程,结合保险的特点,认为保险在城市减灾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3,(22):74-75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煤矿安全方面的工作力度,要求对煤矿进行安全评估及评价。对煤矿开展安全评价是国家管理煤矿生产安全的创新方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安全管理和工作方法的改革,也是煤矿本质性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主要采用事故树分析法(ATA)对该矿瓦斯灾害进行综合评价,对出现的危险性因子提出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9.
煤矿突发灾害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程序及注意事项,突发灾害应急物资、设备的储备及职工应急培训演练,做好物资、设备、人员保障,以及煤矿企业发生突发灾害应急响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和快速处置的方法,最大限度的降低突发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城市建设灾害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城市已成为各种灾害的主要载体,减轻城市灾害是我国减灾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城市建设领域灾害的特征,它们是:致灾因素及灾种的多样性、灾害关系的连发性、灾害因果的人为性、灾害损失的严重性、灾害与城市建设同步增长性等。提出城市建设减灾必须遵循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以综合减灾为主,综合减灾与单项减灾相结合;减灾与建设相结合;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等原则。为贯彻这些原则,综合减轻城市建设灾害。建议:改革现行分散式的城市建设减灾管理体制;制定城市建设综合减灾规划;强化城市建设管理和城市减灾工程的建设;推广应用现有减灾科技成果,强化城市居民的减灾意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