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农村经济》2006,(10):I0004-I0004
南京博士牛蔬果专业合作社位于溧水县永阳镇,于2003年成立,2005年经工商登记,现有入社社员128名。合作社在经营上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社员”模式,在服务手段上采取“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卖,组织农民学”的方式,2005年实现销售1850万元,利税200多万元,带动户均增收8000元,辐射带动5000户。  相似文献   

2.
《上海农村经济》2008,(4):F0003-F0003
上海嘉定工业区灯塔村,位于嘉定区北部,与江苏太仓市隔河相邻,是嘉定区闻名遐迩的“草莓村”。 为提升草莓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草莓市场竞争力,灯塔村于2002年4月创办了上海农灯蔬果生产专业合作社。以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宗旨,以社员承包经营为基础。合作社拥有科技人员4名,其中高级农艺师1名,专业技术员3名,为社员提供草莓栽培技术指导与服务。  相似文献   

3.
《江苏农村经济》2016,(9):22-23
正南京市高淳区围绕"一创二带三提升",指导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促进合作社转型升级。目前止,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70家,其中专业合作联社7家,劳务合作社2家,综合社2家。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20家,市级示范社94家。专业合作社成员6.62万人,涌现出了一批带动能力强,成效明显的农民合作社,促进了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一创以"十有"示范社创建为抓手,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从联合体、专业协会到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引领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载体,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本文以盐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历程和发展成效为例,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将小小的"绿菜园"农民合作社经营成全国知名的有机农业品牌,带动周边300余农民增收致富,实现这一切,赵玉忠用了9年时间。9年里,赵玉忠作为合作社的理事长,把有机农业做强做大,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身份上从"能人"到理事长2007年4月,北京市延庆县康庄镇计划  相似文献   

6.
宣传标语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全力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顺利实施发展专业合作社建设和谐新农村组织起来闯市场增收致富靠合作发展新合作造就新农民发展专业合作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在家服务在社民主办社合作增收民办民管民受益专业合作天地宽众手浇灌幸福树花开专业合作社发展专业合作社携手建设新农村服务社员为宗旨共同利益是目标农民是合作社主体盈余按交易量返还法律是合作社的保障章程是合作社的生命宣传要点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一人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委农工部围绕党建带动合作社发展、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的"双带动"开展工作,在全县113个合作社建立党组织。合作社党组织依托基地优势深入开展了"双培双带"活动,努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目前合作社党组织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以党组织全覆盖为出发点,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一是以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有利于党组织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开远市的红土高原种植专业合作社将3个村民小组196户农民的共6000亩土地集中起来,由合作社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合作社社员每年可收取每亩800元的租金,并以每亩一股作价4000元的股份参股分红,解决了位于海拔2300米的山区农民的增收致富问题。  相似文献   

9.
"面貌变不变,基础在党建.把党支部建到合作社,将党组织延伸至产业末端,是加强产业党建工作的基础."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以农村党组织为核心,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合作社党组织推动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农民致富方面树立了标杆.  相似文献   

10.
合作社法实施五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行规模经营、带动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使得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都对合作社抱有很高的期望。农民期望合作社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为他们带来丰厚的收益,且只愿盈利不想负亏;  相似文献   

11.
《农村财务会计》2007,(1):15-16
一、宣传标语1.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2.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3.全力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顺利实施4.发展专业合作社建设和谐新农村5.组织起来闯市场增收致富靠合作6.发展新合作造就新农民7.发展专业合作建设现代农业8.生产在家服务在社9.民主办社合作增收10.民办民管民受益专业合作天地宽11.众手浇灌幸福树花开专业合作社12.发展专业合作社携手建设新农村13.服务社员为宗旨共同利益是目标14.农民是合作社主体盈余按交易量返还15.法律是合作社的保障章程是合作社的生…  相似文献   

12.
正山西省新绛县珍粮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办社、科技强社、服务兴社,增强了服务实力,延伸了服务链条,促进了农民增收,助推了乡村振兴。合作社以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方式组织基地生产,通过为农民提供耕、种、管、收、加、储、销全程系列化生产服务,发展精、特、优粮食产品,实现粮食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当前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重要途径。为规范合作社利益分配,维护和保障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使农民从土地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使土地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源泉,扬州市出台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利益分配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农民合作社创新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重构村集体与农民群众经济关联的重要途径。宏元果蔬专业合作社作为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桑树峪村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就不断在村集体资产盘活利用上进行探索,在促进村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上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正>黑龙江省宝清县盛实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内联农民与产业做大基地,外联客户与市场搞活流通"的思路运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引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合作社成立以来,制订和完善了《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章程》、《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加强了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实现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保护,有效解决了农民分散经营的问题。同时,合作社以服务社员、谋求全体社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积极做好马铃薯产前、  相似文献   

16.
动态     
<正>南京:三年计划借助"互联网+"走农业致富新路近日,南京市制订"2015—2017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七大目标",包括物质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推广水平有效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等。根据计划,到2017年,南京市生物农业产值要达到400亿元;每年培育1.5万名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推广先进技术,合计农民每亩增收40元以上,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5万元,年均增长10%左  相似文献   

17.
溧水县和凤镇是南京市农业产业化建设先进乡镇。近年来,和凤镇依托传统产业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靠近南京的区位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健全服务体系,发展民营经济,壮大了“粮食、禽蛋、茶叶、特种水产、建筑、水运”六大特色产业。目前,和凤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极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腾飞的金凤是和凤镇的标志特色产业强和凤!本刊通讯员@刘昌宏 @诸长恩  相似文献   

18.
《江苏农村经济》2014,(10):55-55
淮安市楚州区浦马蔬菜专业合作社是淮安市第一家注册登记的蔬菜专业合作社。2010年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220万元,带动了周边乡镇1500多农户致富。被省农委命名为“四有”农民合作合作社示范建设单位和省级“五好”示范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江苏省射阳县涌现出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范围涉及农林牧副渔多个领域,覆盖产、加、销各个环节,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优化生产要素、开拓产品市场,带领大批农民走上致富路.目前,该县已拥有309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8年,该县实现农业增加值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70元,同比分别增长为7.7%和12.3%.2008年,合作社人均增收1000多元,比全县人均增收水平高出300多元,真正让农民拥有了致富的"保险柜".  相似文献   

20.
由花木种植户、经纪人、运输户组成的互助经济组织——武隆县巷口镇黄柏渡花木合作社为当地花农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今年以来,人社农民人均增收达300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