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农村庭院经济,泛指农户房前屋后非耕地上开展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庭院林业经济,则指在房前屋后栽植的竹、木、茶、果、花、药等。庭院林业经济的发展,是从农户内心发出的一股动力。据调查,(一)房前屋后非  相似文献   

2.
对于庭院经济的概念问题,目前存在这样几种认识:一种认为庭院经济即庭园经济,就是农户利用房前屋后小块土地从事种植业为主体的生产活动;另一种则认为庭院经济就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以自己的庭院为基础所进行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再一种认为庭院经济就是广义的农户  相似文献   

3.
为了鼓励农民利用房前屋后、五旁四坎、林隙地、非耕地发展种植、养殖乃至加工业、服务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绥阳县对全县两万农户1992年庭院经济经营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调查农户28500户,占全县总农户的29%,其中达到和基本达到农村庭院经济示范户标准的农户10471户、占全县总农户的10.65%,占调查农户的36.74%。  相似文献   

4.
科技入农户方寸地生金生态庭院亦致富湖北省枣阳市据湾镇农民充分利用庭院,依靠科技、信息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走出了一条高产、高效的生态庭院经济之路,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还美化了农家小庭院。目前该镇已有1000多农户已开发出了种植立体型、养殖链式型、种养...  相似文献   

5.
庭院经济是凤凰镇农民的一个“小金库”。早在上世纪70年代,凤凰的农民就利用自己家前屋后的边隙地,种桃栽果、插植时令蔬菜,除自己食用外,剩余还拿到市场上去卖,作为家庭的一项经济收入,至今还流传着“工人七级工、八级工.不如凤凰农民种垅葱”的说法。凤凰的不少农民就是靠着庭院经济这棵“摇钱树”,慢慢鼓起了钱袋,有的还造起了楼房,买了私家车。  相似文献   

6.
广西融安县城东乡塘寨村在稳步发展田间经济的同时又抓庭院经济开发,全村80%的农户开发庭院经济,从而找到了又一增长点。近年来,该村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入手,引导农民拓宽生产领域,走种养和立体农业道路,共开发荒山荒坡1000余亩,栽种板栗、八角、柑子、柚子、淮山等10余种经济作物,该村党支部叶正和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八角,板栗及蔬菜,饲养4头母猪,10头肉猪,仅庭院经济一项纯收入就达7000余元。  相似文献   

7.
灌县在发展庭院经济中,虽然取得可喜的成果,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份干部、群众对庭院经济认识不足,有的认为“搞头不大”,有的又怕政策变,将来要“割尾巴”,还有的怕投资投劳风险大,无收益,损失多。二是部份农户庭院用地少,家中劳力弱,想搞搞不成。三是不少农户不同程度地存在“五缺”。即:缺信息、技术、资金、商品生产知识和经营项目等。针对以上问题,为了使庭院经济很好发展,需要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叶义良 傅章银 以农户庭院的土地、设施和房前屋后的空隙地、自留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集约经营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商品生产为目的,从事农、林、牧、副、渔生产和加工的新型庭院经济正在遵义市城郊蓬勃兴起。1996年庭院经济总收入达28490.9万元,比1993年上升一倍,人均纯收入853元,比1993年增长86.9%,占市郊人均  相似文献   

9.
“一池”,即农户利用闲散的沟谷、凹地、山涧、溪沟等修建的养鱼池;“一院”,即农户的庭院,包括农民利用房前屋后以及“三旁四坎”的荒地开垦出的农用地。一池一院根据食物链农业原理,在经营管理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展经济,可以叫做池院经济。 池院经济比庭院经济,在广度上,拓宽了一“格”;在深度上,加强了链锁性。因此它  相似文献   

10.
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在庭院及其周围空闲地内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庭院种植、养殖、加工、商贸和服务业。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庭院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据对腾冲城郊3乡7村农户经营的调查,以庭院经济为依托形成的各种专业村、专业户占总数的34%,1995年庭院经济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3%,有的专业户高达86%。庭院经济具有“综合性、立体型、常年性”等特点,以“小、专、快”经营项目为主,对农民有很大的吸引力。实践证明,发展庭院经济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陈再明退休前是湖北省荆门市农业局副局长,10年前退休后,他长年奔走在田间地头,研究新品种,推广科学种植,先后在荆门市20多个乡镇开展技术讲座40余次,技术指导农作物面积10多万亩,辐射农户1000余户,帮助农民增收超过千万元,被当地农民誉为"农技120"。陈再明生在农家,长在农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工作在农业  相似文献   

12.
巴中县天官乡骑龙村五组农民杨洪明,开发利用庭院这块方寸之地,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工副业.1985年全家总收入10,193元,其中庭院经济收入7,228元,占总收入的72%.今年,杨洪明的庭院经济更加引人瞩目.杨洪明的庭院经济和那种自给自足的家庭副业相比较,有他独具的特色.一是资源利用的开发性.杨洪明发展庭院种植、养殖和工副业,着眼于充分利用闲置的庭院及非耕地发展商品经济.他开发利用房前屋后的非耕地先后建起"四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庭院经济近几年来在金沙县农村得到了较快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抽样调查,到2000年底,全县庭院经济产值达2.4亿多元,占全县农业产值的26%、GDP的11%;庭院经济的模式也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单一的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发展成为种养加型、种养型、经果林养殖型、种养立体生态型、屋顶种植型、花卉生产销售型等等。一、庭院经济的作用第一,增加了农民收入。从抽样调查资料看,2000年发展庭院经济与未发展庭院经济的农户相比(各50户),发展庭院经济的农户户均收入比未发展庭院经济的农户多960元,人均纯收入多2…  相似文献   

14.
一、为什么要发展庭院经济 庭院经济主要是以农户庭院内外的土地和房屋设施为依托所发展的家庭经济。高层次的庭院经济是立体生态农业良性循环、进入科学的运作而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的高效益家庭经济。庭院经济古已有之,现代更为普遍,可是,高层次的庭院经济就很少见。山区农户住宅周围的责任地、自留地、闲散地无论在土地和空间  相似文献   

15.
六、七十年代,全国范围内曾多次开展,“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运动,将老百姓在十边席地、房前屋后种的小粮杂谷、瓜果蔬菜“一扫而光”、干个体、搞私营更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今天,“尾巴”早已不再是被割的对象,在不争论“姓社”、“姓资”和“三个有利于”的指导下,“尾巴”喜遇发展的春天,不少地区个体私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浙江的温州、义乌个体工商户占总农户的80%以上,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了70%,发展之迅速令人吃惊。私营性质的江苏中大集团年产值达  相似文献   

16.
一九九九年如何实现农民增收?关键在于面向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但新的一年结构怎样调,种什么,养什么,搞什么加工,一些农民心中无数。有的等上面的政策;有的看市场行情,有的盼上级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农民对今年种植、养殖项目,不同的农户有不同的打算,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一成不变"型。有的农户不善于了解市场,也不善于率先引进新项目,往往是以不变应万变。反正是不长棉花长西瓜,不养肉猪养蛋鸡。就是市场不好,他们也不大改变。他们坚信"潮落自有潮涨时"。他们的生产项目跟上年差不多。当然,这部分农户都是分散的小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7.
正宁夏自治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完成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中,坚持因地施策、分类指导,为生态移民区、城市规划区、山区窑洞、走耕农业建房等特殊的宅基地制定了"山川有别"的确权登记政策,尤其是对"一户多宅""超面积""宅基地闲置"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一户多宅"宅基地确权处理宅基地"一户多宅"在宁夏普遍存在,形成原因也比较复杂。一是农户新建住宅未拆旧宅。这是宁夏"一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广泛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广大农民在发展商品生产过程中,不断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开发庭院,发展庭院经济就是这个伟大进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农民利用庭院,包括房前屋后空闲地,从事商品生产,有的搞种植业(蔬菜、水果、花卉等),有的搞养殖业(昆虫、家禽、家畜、  相似文献   

19.
健全制度促进宅基地集约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日常动态管理登记制度。目前有许多农民住房两证不全,有的有土地证却没有房产证,有的有房产证却没有土地证,有的两证都没有。所以有必要组织一次全面彻底的宅基地摸底清查工作,将各个村的宅基地超标、强占、空闲情况以及建设用地剩余情况等进行归类统计,建立各村及各农户宅  相似文献   

20.
庭院养殖黄鳝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管理方便的养殖技术项目。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一、鳝池建造 鳝池可以利用农家房前屋后的零星小坑、小塘改建,也可以充分利用农户庭院内空闲地开建,要求环境安静,靠近水源,光线充足。鳝池面积以10~20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