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若干问题及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静  张乐 《金融论坛》2004,9(10):51-56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是金融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金融稳定和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客观要求.我国已有的相关立法和实践表明,现行的市场退出制度尚存在诸多的空白和缺陷.本文从介绍国外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制度入手,分析了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重从市场退出制度的立法层面探讨了构建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框架的相关问题.作者指出市场退出应遵循五大原则;立法应明确市场退出的主持机构和具体职责;应视不同情况分别采取解散、撤销及破产三种退出方式,完善程序立法;并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配套机制,以完善我国市场退出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是金融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金融稳定和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客观要求。我国已有的相关立法和实践表明,现行的市场退出制度尚存在诸多的空白和缺陷。本文从介绍国外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制度入手.分析了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重从市场退出制度的立法层面探讨了构建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框架的相关问题。作者指出市场退出应遵循五大原则;立法应明确市场退出的主持机构和具体职责;应视不同情况分别采取解散、撤销及破产三种退出方式,完善程序立法;并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配套机制,以完善我国市场退出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唐宏飞 《金融会计》2014,(12):48-5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市场主体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因"不能清偿"和"资不抵债"退出市场,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本文结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立法现状、破产实践及其立法制度的缺陷,通过银行破产国际实践比较研究与借鉴,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融市场的发展与金融科技的创新加速了金融机构的更新迭代,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使得金融机构有序破产成为必然。然而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对金融机构破产的规定过于原则性,缺乏对其破产特殊性的考量,具体表现包括:在立法体系上缺乏协调性且对低位阶法律统领性较弱,在程序规制上缺乏可操作性,在主导机关上行政部门与司法部门存在权力冲突。建议我国在修订《企业破产法》时增设“金融机构破产”专章,针对金融机构及其破产的特质,完善金融机构破产的程序规制设计,优化行政与司法部门的权力划分和程序衔接机制,为我国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提供完善的法律依据,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机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问题严重、濒临破产倒闭的金融机构随即出现,而我国目前尚无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处理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程序和法律规范,因此,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完善其退出的法律制度,已成为关系到我国金融业稳定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根据金融运行规律,着重比较研究并购、行政关闭、破产等金融机构市场被动退出法律运行机制的体现与运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关破产金融机构债务清偿顺序的立法政出多门,不仅导致实践中法律适用上的多难选择,而且直接延缓了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进程。因此,我国应当制订一部统一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小法人金融机构风险事件逐渐增多,严重影响金融稳定,研究并推动建立健全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成为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通过对我国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现状的分析,梳理借鉴国外关于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的相关经验,提出了构建、健全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体系、成立专门的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种原因致使金融风险在不同程度地积累,也出现了金融机构倒闭退出案,而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仍存在诸多不足,应加强这方面的制度建设,使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实现规范化、法制化。本文分别论述了几种主要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方式,在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应把握的原则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即建立开明的破产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以及建立金融资产处置市场。  相似文献   

9.
王曦 《中国外资》2012,(15):4-5
<正>存款保险制度(Deposit Insurance System),是通过单独立法实现的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经营不善、意外风险等原因破产时,由存款保险机构进行相关债务清偿等职能的制度,它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储户的利益和保障金融生态环境的稳定。它是国家为了保护储户(特别是小额存款者)的利益不受银行破产影响,保障金融生态体系的稳健运行的制度,是健康  相似文献   

10.
王道万 《中国金融》2007,(11):63-64
生态金融的内涵 生态金融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金融,主要是指金融机构在良好的内部管理制度、微观制度环境以及宏观制度环境的保障下持续健康运行,进而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金融体系的良性循环以及金融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里讲的内部管理制度主要是指金融机构的产权制度与内控制度;微观制度环境主要包括与金融机构发展业务密切相关的企业状况以及银企关系、社会信用体系、保护金融债权的法律实施、会计与审计原则、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浅议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界定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定义,现行的国内外金融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学者的定义也各不相同。由于金融机构的性质所致.一般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做了与普通公司不同的解释。如有学者认为“通常情况下,当一个公司缺乏清偿能力、资不抵债时就被认定为破产。  相似文献   

12.
市场退出的制度缺陷近年来,我国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逐步走向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还是十分滞后。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存在缺陷。目前,我国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缺乏统一、详细、可操作性强的法律规定,法律条文过于简单、粗糙和分散,相互抵触和法律真空的情形并存。缺乏专门的存款保险制度。我国的存款保险法律制度至今仍未出台,存款保险的职责实际上是政府承担的。商业银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尚未健全,建立个人破产法律制度对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维护金融机构健康运行、促进国家金融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对当今世界个人破产法律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美国的个人破产法律制度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我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国际视角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实践经验与制度安排进行了比较研究,从法律制度、组织机构、处置手段、救援资金来源与损失分担、不良债权处置等方面深度剖析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存在的缺陷,最后就建立完善契合我国金融发展特征、法律体系、金融监管体制的市场化退出机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际上的投资银行经营失败处置制度,如最后贷款人制度、金融市场稳定基金担保融资、注资和国有化等救助制度,阻却了经营失败的国际投资银行进入破产程序;又由于投资银行总体上具有"太大而不能倒"属性,使其经营失败成为破产之例外。国际上对经营失败的投资银行的特殊处置制度安排,也导致其破产原因具有特殊性,突破了一般破产原因制度的适用。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消费者选择投资银行业务以实现资产保值与增值,投资银行经营失败处置制度的建立健全关乎金融稳定和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我国应完善金融机构破产立法并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充分考虑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失败处置和破产原因的特殊性,为金融机构失败处置和金融消费者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小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方式:收购或兼并,行政关闭和撤销,破产清算。市场退出应把握的原则:法律严肃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市场性原则,协调配合性原则,自愿性原则,多并购少破产原则。中小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应注意:建立中小金融机构预警机制;通过建立存款保险体系、完善法制、对退出准确全面界定,确保退出平稳。  相似文献   

17.
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机构因经营失败退出市场,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经济发达国家已形成妥善有效的退出机制,我国现已建立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缺乏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目标定位、处理方式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本文通过分析和借鉴相关国家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现状,针对我国的制度缺陷,提出完善我国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韩青  吴崇攀 《海南金融》2005,(12):54-56
本文介绍了国外金融机构破产申请人立法相关规定后,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破产申请人立法界定存在的缺陷,影响了我国有问题金融机构顺利退出市场,并提出完善我国金融机构破产申请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融机构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在竞争规律的作用下,也可能出现经营困难、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此时其也应当遵从优胜劣汰的法则,保证不良金融机构能够及时退出市场,避免产生更大的风险。本文从金融机构破产的相关概念的界定入手,通过分析我国金融机构破产的特殊性来剖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梳理思路,以求能对正在探索中的金融破产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在金融生态建设中,如果法治不完善,法律制度功能紊乱、低效率或不公平,金融生态中的一些特殊主体就会利用法律漏洞谋取不正当利益,破坏金融生态系统的平衡。立法滞后制约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立法滞后导致市场竞争的不和谐。一是征信立法缺失。我国征信立法严重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