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肖磊 《市场周刊》2005,(42):36-36
招数一:承担厂家 任务量力而行 对车价影响:稳 表现:“今年肯定不会重蹈去年的覆辙,去年一汽大众有百日冲刺的安排,为了达到年产100万辆的目标,给经销商的任务量很大,去年的最后三个月出现了价格混乱的现象。”亚之杰伯乐店总经理谷亚雷表示。“今年厂家没有把库存推向市场并向经销商压车,今年的市场比较稳定,很多厂家的任务都完成得差不多了,年底不会有大范围的降价。”  相似文献   

2.
在经历了去年的价格大战后,很多汽车经销商已经伤痕累累,无力再战。厂家和商家均开始意识到,无序的价格战只能导致两败俱伤,商家和厂家的利润大幅度下降,一些经销商甚至因此退出了汽车经营的圈子。而消费者则在多次降价潮后更加冷眼旁观,即使潮退了也不肯掏钱。经销商为卖车在营销策略上费尽心机,招数想绝,于是各类营销方式纷纷变脸,在厂商促销的吆喝声中粉墨登场了。  相似文献   

3.
产品差价是传统经销商最初的赢利模式,也是经销商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基本模式。新的经销商赢利模式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赚厂家的钱,二是赚同行的钱。如何赚厂家的钱一般来说,厂家基本上不会与经销商发生逆向贸易往来,也就是说,只有厂家卖产品给经销商,收经销商的钱,不会有经销商  相似文献   

4.
疾风 《中国市场》2004,(6):53-53
<正> 经销商每天都在想些什么?当然是赚钱。要赚钱,走量是关键。而降价是最好用也是最难用的走量招数。 产品一降价,货自然走得就快。但需要注意的是:单纯的降价,的确可以迅速带来销量,但副作用也不小。厂家会以扰乱市场价格之名,对我们经销商举起大棒,扣返利甚至取消代理权。现在的经销商靠什么赚钱?销售利润和返利。”我牺牲自己的利润,还拿不到返利,  相似文献   

5.
汽车销售老是不温不火,汽车经销商也知道有很多人要买车,可怎么也达不到前几年的火爆,价格一降再降。在经历了去年的价格大战后,国内轿车市场出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对峙“局面:消费者对轿车降价预期增强,希望国内汽车商将车价降下来,商家和厂家的利润大幅度下降,则以不打“价格战“为由,拒绝降价,为卖车在营销策略上挖空心思,想绝招数,召开同业会议,促成”价格联盟”。  相似文献   

6.
现在,厂家调整经销商越来越频繁,经销商在调整中通常处于被动地位。尽管厂家调整经销商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对经销商而言,自己毕竟付出了时间。精力。人力、财力,还动用了自己积累的销售网络。厂家说换经销商就换经销商,说搞多家代理就搞多家代理,这种现象势必造成经销商在心理上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7.
<正> 看了标题,不要以为笔者在给经销商使“歪招”,笔者的用意是让经销商确实做好区域市场,成为区域市场的不可替代者,并让厂家不敢轻易损害经销商利益。由于厂家的强势,厂家在替换经销商时经常不考虑经销商利益,经销商处于弱势一方。处于弱势的经销商如何保障自身的利益,关键在于提高厂家的替代成本。厂家替换经销商的成本越高,经销商在厂家心目中的地位越稳固,就获得了反制厂家的资格。经销商如何提高厂家的替代成本?  相似文献   

8.
赵晶 《糖烟酒周刊》2004,(4):J004-J005
对于经销商来说,厂家的区域经理就是财神爷。他们给经销商带来财源的同时,也在时刻监督着经销商。他们是厂家的眼睛。他们工作在第一线,他们对市场的管理最有发言权。和厂家合作。处理好与区域经理的关系,那合作就成功了80%。可他要是不配合你。任你是多大、多强的经销商都难以得到厂家的支持。区域经理都想处理好与经销商的关系,而区域经理也希望经销商多多地配合他完成任务。“人情”就摆到了桌面上。可是,和经销商要保持什么样的客情关系呢?怎么去把握和经销商交往的“度”?他们希望对经销商最起码的要求是什么?他们如何看经销商在白酒行业的作用?本期我们邀请了四位区域经理。请他们谈一谈他们眼中的经销商和客情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 现在,厂家调整经销商越来越频繁,经销商在调整中通常处于被动地位。尽管厂家调整经销商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对经销商而言,自己毕竟付出了时间、精力、人力、财力,还动用了自己积累的销售网络。厂家说换经销商就换经销商,说搞多家代理就搞多家代理,这种现象势必造成经销商在心理上的不平衡。厂家调整经销商,会对经销商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经销商从获得经销权的时候起.就要考虑如何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感性经营,危险!商业是理性的行为,但本土经销商多数靠感性经营。下面的几种经销商就  相似文献   

10.
<正> 经销商与厂家关系:交易型-合作伙伴型-战略联盟型。也就是说,经销商与厂家的最终发展目标是战略联盟。所谓战略联盟就是双方有共同的目标,向着同一个方向,有共同的行为,互相利用、互相帮助,完成目标任务。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经销商的发展跟不上厂家的发展,从而使双方的关系还停留在合作伙伴层面上。厂家开始筹办一些培训班,经销商自己也参加一些培训班,以提高销售管理的水平,缩短双方的差距。通过调查经销商与厂家,对目前培训的效果都不是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明摆着的机会谁都会去抓,高明的人则是从看似没有机会的地方淘到机会。大厂家,经销商一窝蜂抢;名牌产品,经销商一窝蜂上;下游大客户,经销商一窝蜂争……这样"一窝蜂"争抢下来,真正得到好处的经销商少之又少。聪明的经销商要学会"淘宝",发现有潜力的厂家、有潜力的产品、有潜力的下游客户甚至有潜力的人才。本篇是淘宝系列第一篇,经销商杨斌在一堆饼干厂里淘到了一个刚刚起步、经销条件不高但有无限市场潜力的厂家,他的慧眼和妙招从何而来呢?  相似文献   

12.
经销商由于受到厂家和终端的双重挤压,生存环境日益恶劣。随着厂家直营的开展,许多经销商遭到了厂家的离弃。终端费用的日益提高,也使经销商难以独自支撑针对终端的成本。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仍有经销商非常强势,游刃有余地应对厂家、终端和同行的竞争。他们的强势,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3.
高价产品是厂家和经销商的摇钱树,但很多高价产品尚未与消费者谋面,已被经销商以拒绝经销的方式残酷地封杀。是经销商故意跟厂家和自己的银子过不去吗?不是。经销商之所以觉得厂家的产品价格高并拒绝经销,一定是因为业务员的推销技巧有问题,没有让经销商觉得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如何打消经销商的顾虑,让其心甘情愿地与厂家共赴美好"钱"程呢?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实用性的技巧。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提起每月给厂家高层写报告,很多经销商老板难免会反问:厂家高层又不是我的上司,我报告什么?再说了,报告有什么好写的,市场还不就那点事?岂不知,"小"报告里有"大"文章。1.为什么要写报告对厂家而言,经销商作为厂家的客户、合作伙伴,厂家希望知道经销商的动向和市场操作情况,为下一步运作提供参考。对经销商而言,每月给厂家高层写报告,有利于整理自己的操作思路,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同时,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制造商时代,厂家控制渠道,经销商在厂家的呵护下得以成长,没有厂家支持,经销商就不知所措了,经销商过于依赖厂家,病根在于经销商独立经营能力较弱,这是制造商时代的后遗症。强势终端的崛起,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从挑战走向竞合,渠道扁平化的趋势逼迫经销商出局,经销商即将面临被抛弃的厄运。在夹缝中生存的新一代经销商应该保持有高度的合作性与独立性,一方面能高度灵活的随时与各种不同运营模式的厂家融合;另一方面,能够独自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 今夏空调的库存又是积压1000万! 尽管这库存有经销商的,但在经销方式下,经销商以一定的折扣从厂家拿货,残次品可以退回厂家,旺季过后的滞销机型也有机会获得厂家的再次打折或换货。而从根本上说,经销商销不了货,厂家也拿不到钱,因此,这库存中的一大部分仍可看做是厂家的。 本文以某著名空调企业R的数据来探讨销售预测问题。由于数据和资料有限,本文将不涉及过多的财务分析和生产管理分析。研究的重点将集中在营销思路和产销协调及与二者密不可分的销售预测。  相似文献   

17.
王荣耀 《糖烟酒周刊》2004,(41):i008-i009
今天,我们的经销商在非常辛苦地做市场。但是大家满意不满意呢?经销商不满意,经销商感到自己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没赚钱;厂家不满意,厂家觉得经销商跟不上厂家发展的步伐,经销商不能圆满执行厂家的营销策略,没有让厂家的产品在市场上做得更好。基于这种情况,经销商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满意、让厂家满意呢?  相似文献   

18.
明摆着的机会谁都会去抓,高明的人则是从看似没有机会的地方淘到机会。 大厂家,经销商一窝蜂抢;名牌产品,经销商一窝蜂上;下游大客户,经销商一窝蜂争……这样“一窝蜂”争抢下来,真正得到好处的经销商少之又少。聪明的经销商要学会“淘宝”,发现有潜力的厂家、有潜力的产品、有潜力的下游客户甚至有潜力的人才。 本篇是淘宝系列第一篇,经销商杨斌在一堆饼干厂里淘到了一个刚刚起步、经销条件不高但有无限市场潜力的厂家,他的慧眼和妙招从何而来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连锁与特许》2008,(5):81-81
“这个产品上的市场推广和经销商支持上的力度有多大?” 这似乎成了当前厂家招商时与经销商之间来往最多的一个话题了,从厂家的角度看来,经销商对力度问题看得非常,于是,厂家也就干脆投其所好,在这个力度的点上大做文章,  相似文献   

20.
怎么才能让经销商积极配合、支持厂家业务人员的工作,答案有很多说法,但从业务人员的角度看,核心其实很简单——让经销商喜欢你。喜欢你,他才会愿意听你的,支持你,帮你做业务。那么怎样才能让经销商喜欢你呢?厂家业务员要想让经销商喜欢自己,首先应该从经销商的角度考虑,他们喜欢的是什么样的业务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